初中历史德育教学价值与策略

2022-03-17 14:11江苏省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刘霞洁
天津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德育历史

■江苏省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 刘霞洁

历史属于基础类学科,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系,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其中蕴涵着德育知识,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应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挖掘德育知识,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现阶段,历史德育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德育与历史知识未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导致德育效果不理想,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存在的问题,对教育策略进行创新。

一、强化历史德育的可行性

历史现象能反映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因素,其中有很多正面典例,教师应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学生进行讲授,通过其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历史事件与社会活动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凝聚着中外人类的优秀品质,不论是革命斗争,还是科技发展,都体现了人民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揭示了人类的精神品质。在历史教材中,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能展现当代社会的道德规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展开历史教学活动。如牛顿苹果树下的思考、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等,这些历史流传下来的故事对学生有正确引导的作用,具有示范力量。在历史现象中,存在着许多的风俗习惯以及人文精神,教师应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价值,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的价值

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后,开始强调道德方面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开始关注德育,进行道德素养建设。新时代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发密切,外来文化开始走进我国,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判断能力低下,在三观塑造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良文化的诱惑,走向错误的发展道路。开展素质教育,向学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正在成长的学生正确的指导,纠正其错误,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从教育历史出发,能了解到德育贯穿整个教育。但因为我国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一直不被重视,在德育教学中,教师未能从其根源进行探究,必须认识到其价值,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在课堂开始前做好德育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初中阶段纠正学生的思想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系统地在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进行思想引导,发挥德育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提高德育有效性,更易于学生接受德育知识。初中历史和其他学科相比,本身就含有丰富的德育知识,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看到历史事件、人物中包含的德育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满足教学需求。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现状分析

(一)不注重德育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历史成绩,忽略了德育的作用,将学生的德育交给了思想政治课程,对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德育内容并未讲解。当前,有很多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时,没有对德育内容进行设计备课,认为这不是考试重点,只需简单陈述就可以。还有一种情况,是将德育知识与历史文化牵强地联系在一起,全程都在说教,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课堂教学。

(二)历史教学脱离学生实际

初中生的知识体系还未完善,最熟悉的就是自己的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开展德育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很难在课堂上找到德育教学的切入点,盲目地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忽略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生价值观培养极其不利,和学生实际脱离严重。教师必须特别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将德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为学生讲解德育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教学目标偏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德育教学都是在思想品德课堂进行,这种思想过于狭隘,初中历史教材中蕴涵着许多德育,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但是有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在历史课堂上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培养,这种教学目标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提出的要求,很难实现个性化发展目标。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保证其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德育教学开展的策略

(一)挖掘课本资源,开展德育

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重要的教学工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历史教材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更具趣味性、生动性,有着较高的人文价值。初中历史教学课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德育知识,给学生提供情感体验,能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教材中的历史事件与人物都蕴涵德育素材,教师要深入挖掘,将德育内容与历史知识点有机融合在一起。比如,在学习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时,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宋元时期取得的成就,了解指南针、印刷术等科学技术。在了解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后,将其作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历史爱国教育。分析宋元时期能获得成就的原因,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德育效果。

(二)借助历史人物,树立榜样作用

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有很多杰出人物,有着高尚的精神品质,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历史人物向学生传递优秀品质,为学生讲解历史事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学习历史事件著名事件时,先让学生了解战争给我国带来的危害,如鸦片战争,通过多媒体展示当时的情况,再进一步讲解虎门销烟的内容,向学生介绍广东虎门的真实事件,林则徐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权益而进行销烟,这种反抗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一笔。教师应在讲解历史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了解国际禁毒日的由来,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这种精神品质,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牢记鸦片的教训,警戒学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德育情感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明确提出过,初中历史教师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扩充教学内容,为学生直观地呈现相关的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其进行理解。在德育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历史事迹,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为其呈现真实的情境,感受历史背后的含义,体验其中的情感,达到德育的目的。比如,在学习文艺复兴运动这一课程时,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歌曲《我的太阳》,为学生衔接《拉奥孔》的雕塑照片,组织学生对其内容进行思考,了解文艺复兴运行的核心思想,为其展示相关的文学成就,明确文艺复兴运动的意义。通过观察视频和图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好地发展。

(四)开展德育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谨记历史,培养爱国情感,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初中历史德育中,教师可以开展各种节日活动,如国庆节等,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竞赛,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祖国得到爱国。在国庆节组织歌唱祖国的活动,在公祭日组织故事会,认识我国的革命伟人,长期受历史熏陶,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其约束自己的言行,将其落实到实际中。

(五)知识教学和德育教学相辅相成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初中历史在德育方面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历史事迹,是德育的范本,其中蕴涵了优秀的精神,可以陶冶学生的品德。历史教材中有记录各种历史伟人及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历史知识与德育知识结合在一起。通过历史人物传递优秀的精神,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故事有很大的兴趣,教师可以为其描述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如司马迁撰写史记等精神,完善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塑造人格,这对学生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六)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道德思想构建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德育方面,借助初中历史知识,开展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重塑自我,积极探索更多的历史思想。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行翻阅资料,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在收集资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各类信息,能拓宽其知识面,在潜移默化下影响学生的思维。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对著名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建议,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了解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比如,在为学生讲解“戊戌变法”这一课程时,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历史事件的影响力,通过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戊戌变法的理解回答。教师要做好课前导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历史视频,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从中衍生历史使命感。在这种氛围下,作为中国的新力量,学生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积累知识力量,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在历史课堂上,科学合理的渗透德育,根据教学大纲确定德育教学目标,安排德育计划,教师可以结合参考书上的意见,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这要求教师加大对教材的研究,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德育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越发多样化,教师应积极引进有效的教学手段,通过其增强教学效果。枯燥的课堂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乡土历史,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对本乡本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延伸课堂内容,利用这一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达到预期的德育教学效果。

五、初中历史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养成

(一)道德情感的培养

人在具备良好品德修养后,才能对社会起到帮助作用,教师应提高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视程度,在历史课堂上融入道德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人物特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历史课堂上,为学生讲述历史人物的经典故事与名言,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教授核心思想。在讲解名言名句时,先描述文化背景,再进行情感理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学生的理解,得到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道德知识的教育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历史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书中的人物形象,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其道德修养,初中历史教师应当主动承担起这一重任,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课堂上,借助历史教材中的道德形象,实施教育,教师不能单纯对人物形象概括,应深入了解,进行知识传授。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人物形象的了解,进行道德判断,形成道德标准,在社会上尽到自己的责任。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具有优秀品质,通过其学习,可以为学生奠定道德品行基础,促进现代社会和谐发展。

(三)爱国主义精神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思想,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学习民族团结这一课程时,通过理论知识传递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民族团结意识。除了爱国精神渗透以外,还需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将这种精神渗透入学生的思想,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有着对祖国历史文化较深的理解,才能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以学生的特点为主,探寻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历史意识。

(四)正确历史观的树立

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行知识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为目标。例如,组织班级学生开展辩论会,为学生播放相关影片音乐,通过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在观赏后再开展辩论会,对历史文化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站在不同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

六、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历史观念的培养,做到尊重历史,尊重革命伟人,牢记历史事迹,引以为戒。在历史课堂上引入德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挖掘德育素材,通过历史事迹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发学生对其的情感共鸣,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提高历史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教师应德育历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