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2-03-17 13:48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幼儿园姜志梅
天津教育 2022年25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幼儿园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幼儿园 姜志梅

当今社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力度逐渐加强,着重点主要是它对儿童成长所造成的影响。幼儿的身体、动作、语言、认知、情感、思维、身体机能、社会性等方面都处在发展阶段中。一般来说,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是比较弱的,很容易受到周围人或事的影响,变得激动易怒,情绪起伏很大。而4至6周岁,是儿童形成健全自主意识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其日后的成长与发展。所以,为了做好家庭教育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就要多加关注幼儿的心理问题。

一、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学龄前儿童心理和行为障碍的患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较为普遍的表现是:由于幼儿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稍有不顺就哭闹、发脾气;由于缺乏与人相处的技巧,时常会产生妒忌心理,出现胆小、退缩、精力无法集中、反应迟钝等现象,这种不良的行为现象不仅阻碍了幼儿身心成长和人格的建立,而且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人一生中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是幼儿期。如果可以把握住这个时期,那么对于儿童日后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积极主动地去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和良好性格。

所以,做好学龄前儿童的心理保健,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是教育工作者未来的工作重心。

二、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观念滞后,心理健康未能受到充分的关注

众所周知,我们不仅要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活动工作中,幼儿的心理健康却大都被忽略,没有得到该有的关注。家长在主观上十分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可是在具体落实中却只实现了他们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得以真正开展。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性地认为儿童之所以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都是因为他们的道德品质低下或者是个人不良习惯引起的。我们很少从心理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在以往的教育中,我们通常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而没有针对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引导。

(二)学龄前儿童心理保健师资不足

由于学前幼儿心理保健理论的欠缺,幼儿园缺乏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者,教师仅仅停留在一种较低层次的教育理论知识水平。因此,针对幼儿呈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常常不知所措,既无法及时对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加以纠正,又无法预见幼儿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而进行有效干预。

三、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儿童心理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是幼儿期。如何在能力范围之内解决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便成为实施教育的关键。

(一)营造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对于幼儿期的儿童,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很有必要的,这刚好符合了幼儿年龄小、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可塑性强的特点。此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所以说,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幼儿,最好的方式就是将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比如:在日常生活管理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分享、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等。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是幼儿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环境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

(二)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

作为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行,掌握必要的儿童心理学基础知识,并能自觉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幼儿的心理发展很容易受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教师的行为态度也是幼儿建立良好心理的重要基石,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与言行,才能够切实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培养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影响幼儿的健康性格。

学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向师性。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心理卫生保健,以保证自己的良好心理品质。另外,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认真思索、感受幼儿的内心世界。以坦诚、热情和关心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幼儿,要防止把个人的不良心态带入幼儿园,并拒绝有损于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另外,由于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复杂多变,有些是健康积极的,但也有些是不够端正的。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幼儿的这些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积极的进行表扬,对其错误的进行矫正。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了解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教师要努力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以增强对心理方面的了解,并把心理学专业知识积极运用于教学工作中。

2.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培养幼儿的健康心态。

现实生活里的一些小事对儿童的人格培养有重要作用。儿童也有自尊和被爱的需要,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儿童的这种需求,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拥抱都能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幸福。教师应及时把自己爱护幼儿的情感传递给他们,让他们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亲密感、依赖感。

(三)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素质教育和家庭是分不开的,在观念上一致,在教学行为上成为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很多家长并不十分了解对孩子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就需要幼儿园来发挥作用,要让家长了解到幼儿教育的专业方法,并且经常与家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需求,支持理解幼儿园工作。此外,要及时纠正一些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给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手段,以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帮助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家长要树立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理念,明确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关系是否融洽、和睦,对幼儿的性格培养和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在家庭中,父母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且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并配合幼儿园做好各项工作。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在多个方面给予理解、支持和帮助,通过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教育的效果才更加明显。幼儿园和家庭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四)注重个体差异,兼顾孩子的特性

儿童心理保健应该根据幼儿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征来实施。每一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心智发展也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都得到提高,并实现健康发展。

(五)培养和防治有效结合

对于儿童的发展心理问题,要重视加强对儿童发展心理素质的训练,以提高儿童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减少相应心理障碍的发生。除了要为儿童提供健全的心理发展环境外,要格外重视引导儿童参加不同的社会团体活动。受社会发展影响,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都是大人的心肝宝贝,倍受宠爱,他们很容易养成自私自我的性格。所以,当小朋友们步入幼儿园以后,教师就要指导他们参加不同的团体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帮助他人、尊重他人,也学会公正地对待他人,从而培育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并矫正不良习惯和错误心态,以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而一旦出现状况比较特别的孩子,如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单亲家庭或家庭关系存在矛盾,这一类家庭中的孩子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若教师不能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往往会产生自卑、懦弱、害怕的负面心态。所以,教师平常需要给予这类孩子更多的关心,要用爱温暖、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爱的缺失,同时避免他们出现心理问题。

健康的心态,对学前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学前幼儿的心理教育也不可忽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对幼儿的发展给予应有的关注,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谈话。重视幼儿的心理成长,不仅是幼儿成长的基本需求,而且是幼儿发展进程重要的推动力,可以培育幼儿积极情绪和乐观心态,使其身心快乐、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幼儿园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我爱幼儿园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