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探析

2022-03-17 13:49黄静婧
昌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世界大学生

黄静婧

(广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网络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更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做好大学生网络交往中的思想引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巩固和完善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交往中的引领作用,解决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遇到的各种思想困惑和问题。

一、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困惑和问题

网络交往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常态,“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现象十分普遍。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也最集中体现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困惑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网络交往中的虚实混乱

由于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开放性、匿名性,大学生能在网络交往中体验到比现实交往更为自由的感觉。大学生可以在多个网络角色中自由穿梭,可以根据交往需求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想法,在网络交往中自主选择呈现给交往对象的面貌,自主塑造与现实自我不同的多个网络形象。由此,一些大学生中出现了现实角色与虚拟角色的混乱、多个虚拟角色之间的混乱等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在网络世界中,人可以根据自身的主观意愿去实现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事情,比如,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可以不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等等。

(二)网络交往中的价值迷失

当前,一些大学生对网络交往缺乏正确的认知,把网络交往当成是消磨时间的工具,而不是充实和发展自我的手段。他们沉溺于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购物等网络交往活动中不能自拔,出现网络成瘾。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滋长了享乐主义人生观,把人生追求仅仅看成是满足感官的快乐和享受,他们的人生理想和斗志丧失在网络交往的娱乐享受中,迷失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消解了理想的崇高性,更加丧失了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正确人生价值追求。

(三)网络交往中的国家意识淡化

大学生普遍爱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但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又很容易淡化自己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对我国民众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和平演变,在网络中散布“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想,在我国的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上恶意造谣、攻击和污蔑。在网络强权面前,一些大学生对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民族文化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受到严重削弱,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政治情感起伏不定。

(四)网络交往中的道德失范

道德是依靠主体内心自觉遵循的软约束,不具有强制性。在网络交往隐匿的环境下,遵循网络道德更需要主体的自律性。网络交往主体由于不需要完全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一些大学生会淡化、逃避道德规范的约束,为了自身利益明知故犯,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事情。比如,作为黑客破坏他人的计算机系统、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盗用他人的信息数据等等。一些大学生还会被反动分子诱骗和利用,从网络道德失范到网络犯罪,走上叛国投敌的道路。《环球时报》曾报道过境外间谍通过网络交往以金钱诱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参与情报搜集、分析和传递。[1]

(五)网络交往中的心理困扰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心理困扰主要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溺于网络交往,造成认知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等,在生理上表现为厌食、失眠、健忘、情感冷漠、孤僻、思维迟钝等,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此外,一些大学生由于网络交往削弱甚至忽视了现实交往,越来越丧失现实交往的感悟力和沟通力。网络交往的浅层性和碎片化不能真正给予大学生情感慰藉,而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的朋友愈来愈少,难免会出现精神空虚和心理焦虑。

二、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思想困惑和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出现的思想困惑和问题,不仅与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状况有关,而且与网络信息的形态、获取方式、传播方式以及网络交往的环境等相关。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可塑性和极易波动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成人感日益增强,自主意识日益强化,反思和批判的意识日益凸显。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社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们社会阅历不足,价值观念多元而多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惑。因此,在网络交往中,面对多元的海量信息和形形色色的交往对象,大学生很容易自我迷失。一方面,他们疑虑重重,不知道是真是假,是否该给予信任,不敢轻易做出行动抉择;另一方面,他们思想摇摆不定,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有些大学生的思想还会走向极端。

(二)海量碎片信息干扰认知判断

网络交往中充斥着海量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呈现“碎片化”形式,只言片语,缺乏具体语境和详细论证,极易误导涉世不深并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此外,网络交往中超媒体的信息组织方式把海量信息联结起来,大学生凭借熟练的信息检索技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往往是“碎片化”的,这种信息获取方法减弱了大学生对问题深度分析的能力,也很容易弱化他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

(三)网络交往环境中多元价值的冲击

网络交往环境中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不仅有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有西方的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以及享乐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价值观、悲观主义价值观等各种消极的价值观。西方的错误思潮和价值观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对网络环境中的大量反动庸俗的不良信息,一些大学生由于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社会阅历较浅、信息辨别能力较弱、政治定力不够等原因,很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甚至走上叛国投敌的道路。还有一些大学生受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失去了为国家奋斗和民族振兴的斗志和决心,丧失了艰苦奋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和精神,转而追求享乐,追求奢华的生活,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他们更偏向于个人利益,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四)网络交往信息传播模式导致责任弱化

网络交往中信息传播的多向性、及时性、裂变性等复杂的特点,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与现实交往截然不同的责任体验。比如一条虚假和错误的言论在网络匿名发布后,可以迅速在网上和网下实现交互传播,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由于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够成熟,对信息的真假对错感到迷茫和困惑,在从众心理、好奇心理、群体传染和暗示心理的作用下,盲目加入了网络谣言传播的队伍,做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违背良心和责任感的事情。另一方面,一些对社会某些现象不满的大学生趁机利用网络交往的匿名平台发泄情绪,发表一些不负责的言论。因此,网络交往中信息传播模式很容易使大学生出现责任弱化现象。

三、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成长成才

针对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出现的思想困惑和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拓展教育内容,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世界观教育、网络人生观教育、网络价值观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引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成长成才。

(一)网络世界观教育

网络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网络世界的总体的和根本的观点。它是人们对网络世界本质、人与网络世界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观点的总和。第一,网络世界观教育要使大学生科学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不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的两个世界,相反,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从网络世界的产生看,网络是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而出现的产物,人们有了网络才能进入网络世界。因此,网络世界的出现是现实世界发展到一定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结果,现实世界是网络世界的前提和基础。“网络不具有独立的存在……它必须与国家制度、文化及语言差异和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存。”[2]网络世界不能代替现实世界而存在,人们在网络世界的一切理想必须在现实世界中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网络世界也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社会,其良性运行也需要现实世界的法律、规范等进行约束。第二,网络世界观教育要使大学生科学认识人与网络世界的关系。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去除年龄、身份、地位、性别等限制,以虚拟的身份与他人进行平等地交往,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得到自由彰显,社会关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但是,人们在网络世界中不是拥有绝对的自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人们只有遵循网络法律和道德规范,才能维护网络世界的安定有序,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的正当合法利益也才能得到维护和实现。如果人们在网络世界违法犯罪,一样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网络人生观教育

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在网络交往实践中,大学生的身心获得愉悦,人生因为网络交往而变得丰富多彩。网络人生观教育要使大学生懂得:网络交往实践虽然拓展了大学生生存的空间和时间,使大学生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人生的真正意义在对社会和人民的服务中实现。大学生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贡献和索取的关系问题,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得与失、苦与乐,要使自己的人生道路与现实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联,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而网络交往应该成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利途径。

(三)网络价值观教育

有了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大学生才能确立正确的网络交往目的,才能在网络交往中进行自我约束和控制,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交往平台实现自身的价值。网络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解决网络对人的价值以及人在网络中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第一,网络价值观教育要使大学生懂得网络对于自身的双重影响。从积极影响上看,网络能够使大学生的自主性、自由性、创造性得到增强,实现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在精神需求上得到极大的满足;从消极影响上看,网络也很容易使大学生出现网络依赖或者网络沉迷,由此导致一系列身心问题。如果大学生在网络中不能很好地自我约束,也很容易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甚至是网络犯罪。网络是人类创造的工具和手段,大学生应该正确地驾驭网络,充分利用网络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不能沉溺于网络,变成被网络奴役的对象。第二,网络价值观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形成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网络交往中,大学生可以撇开现实中的“集体人”的身份,自主性地从事实践活动,人的独立性和独立意识得到提升。这会使一些大学生产生认识误区:个人可以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和发展。这些大学生由此产生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网上说话做事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以个人主观感受作为评价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网络价值观教育要纠正大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在网络交往中,集体主义价值观仍旧适用。网络空间是一个全球人类共建共享的虚拟空间,只有每个网民各尽所能地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每个网民才能够各取所需地得到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提供者的行为满足了他人信息获取的需求,为网络社会贡献了有益的信息,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和网络社会的好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为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统一,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同时,在网络空间中,只有每个人都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才能够使网络世界安定有序,每个人才能在网络空间中获得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

(四)网络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呈现复杂化、隐蔽化和激烈化的态势。在这种态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育。西方势力在网络上散布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历史虚无主义的目的是要搞乱人们的历史认知,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思想政治教育者尤其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要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了解近代以来我国无数仁人志士为改变旧中国的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程,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等等,用历史和现实教育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二,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时代并没有消除意识形态的差异性,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在较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旧存在。大学生不仅要有忧患意识和保卫国家安全的意识,在网络交往中也要注意维护国家的国防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等,更要加强自律,不做危害国家安全和扰乱社会秩序的事情。第三,民族振兴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个人只有在报效祖国和服务社会中才能够实现自我的最大价值。国家富强与我们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只有国家富强,我们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实现个人的美好梦想。

(五)网络道德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系统地传授网络道德规范,并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磨炼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志、外化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最终使大学生养成网络道德习惯的教育实践活动。网络道德教育就是要教育大学生成为文明有礼的网络人。网络文明主要包括网络语言文明和网络行为文明两个方面。在网络语言文明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网络语言,与人交往诚实友好,不辱骂他人,不使用粗俗化、低俗化、暴力化的语言,自觉保护网络语言的纯洁和健康。在网络行为文明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自觉维护网络的健康秩序,不做危害国家、集体正当合法利益的行为;不沉溺于网络,不随意约会网友,不浏览不良信息;讲究网络诚信,尊重他人的隐私,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制造和发布虚假信息,不搞网络欺诈。教育者应“着重引导学生增强自控力,使之能够正确辨别互联网环境下发生的道德冲突和违法行为,为维护互联网秩序作出积极贡献。”[3]

(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测评,建立健全网络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知识讲座、优秀心理电影的播放、优秀心理书籍的荐读等方式,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通过现实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网站、QQ、微信、E-mail、BBS等网络交往工具,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健康还必须坚持助人自助的基本原则,使学生成为自我成长的真正主体。”[4]

(七)网络法制教育

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是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防止大学生出现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上自觉“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4]高校要通过课堂教育、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向大学生普及我国的宪法和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大学生掌握公民在网络上应该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使大学生懂得在网络上违法犯罪一样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教育者要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有关互联网方面的新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避免大学生因为不知法而犯法;要教育大学生在网络交往实践中严格遵守法制,按照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不得做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同时也要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教育大学生明悉法律的地位至高无上,任何人都没有逾越法律的特权,大学生要维护法律的权威,要敢于和善于与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

猜你喜欢
价值观世界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