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轩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基于国内外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为处理好新时代的民族关系、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民族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而今,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社会环境形势更加复杂,这也使得各族人民的意识产生差异,民族关系出现新情况。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些反华势力伺机利用民族问题,妄图破坏我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大好局面,企图分裂我国,干扰我国的民族复兴进程。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加强思想教育宣传,用正确的历史观解决各族人民思想意识差异,使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共同体意识;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情怀,使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下好“全国一盘棋”,全面布局,协调发展[2]的历史实践,使各族人民深切感受到“上下一条心”、团结一致的真切实惠,进而夯实各族人民思想根基,使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各族人民心中盛开[3];从而成为激发各族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动力因素。
历史是连接过去、当下和未来的钥匙,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历史、把握当下和指引未来。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全面系统地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理论政策衍变的历史脉络,明晰我们党民族工作实践的发展进程,总结我们党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经验,得出对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现实启示,对持续深化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确认识、赓续中国共产党的优良政治传统,推动全面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证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进而到自强的历史选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党的百年民族工作理论政策和实践经验的继承发展。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各族人民不懈奋进、不断探索的道路上,进行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的历史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产生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组织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投身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主张各民族平等联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摸索和实践民族平等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各族人民生死与共的爱国情感得到了极大地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积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启了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出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政策,开展了民族识别,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以宪法形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建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实行了保障民族地区发展权、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政策,我国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条件的变化在民族工作实践和民族理论政策创新中不断迈出重大步伐,实现重大突破。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各民族地域上交互错杂、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文化上兼收并蓄、命运上休戚与共的视域,突出点明了处理好中华民族“一”和“多”关系的主线,把对中华民族聚为多元一体的把握提到了新高度。
我们党民族观不断丰富和成熟,民族理论得到创新性发展,这是我们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创新的实践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近代得以凝聚,并在新时代得以进一步确认和发展,进而促进中华民族走向新征程的理论基石。
“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理论一经人民群众掌握便会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面对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下,各族儿女团结抗争、共赴国难,共同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蒙汉抗日游击队、小塘子游击队、抗日回民支队等由各族人民组成的抗日游击队积极奋战在抗日前线,后方各族人民主动募集物资全力支援抗战。可以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全民族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在百废待兴之际还是在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考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发愤图强、共同奋斗,决不让一个民族掉队,实现了从一贫如洗到全面迈进小康的亘古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走来的历程可以发现,无论中华民族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坎坷,我们党始终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中华各民族始终心心相印、团结一致、守望相助,并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6]民族工作作为“国之大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变量。同时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一方面,虽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地区在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区域发展绝对差距仍然较大,这种差距容易使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民众产生“弱势心理”,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在暗地里扶持极端、分裂势力,并挑唆他们破坏社会秩序、扰乱民族政策贯彻执行。在这种情况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全国各地区、各族儿女必须同心同德,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一同努力,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共筑千秋伟业。
“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7]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广大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征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用历史经验和成果引领和团结人民。
百年民族工作经验与智慧是新时代贯彻落实民族理论政策的对照之镜、行动之规、执纪之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通过对过去我们党的民族工作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2021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早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要通过重点学习党史,不断提高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8]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明确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战略部署和要求,全社会应当共同努力,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完成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这一主线。
有必要回眸历史,用中国共产党在与各族人民一道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和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新征程中形成的民族工作经验,继续推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夯实治理民族地区的经济、制度和社会根基,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9],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根基,从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真正凝聚成一个整体,为应对世界大舞台上的风谲云诡,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振兴、14亿中国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便深深浸润在中华各族人民的血脉基因之中,但由于人民群众有自身的思想局限性,需要强有力的政党对其进行引导和组织,才能调动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华民族的精神合力。“卢沟桥事变”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也激发中华民族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面对内忧外患的现实,在中华民族处于最黑暗、最危亡之时,中国共产党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同时,中国共产党经过一次次革命实践的淬炼,也深刻认识到团结各族人民群众,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对于革命形势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走向至关重要。因此,为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引导、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御外侮、赴国难,投身于救亡图存运动。中国共产党通过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举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汇演、加强新闻出版等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和抗日动员,激发各族人民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进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抗日救亡任务的完成。在地处西北的新疆,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话剧、新疆曲子戏等生动形象的文艺形式动员各族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战大后方建设、“抗日募捐活动”,呈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团结抗战的新局面。仅1937年9月到1940年5月,新疆各族民众共计捐款折合现大洋322万余元,一些少数民族同胞还把赖以生存的牛羊、毛驴、大米等捐出来。在西北抗战大后方,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创办延安民族学院,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文化知识,培养了大批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他们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更好地开展抗日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内蒙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建了蒙古抗日游击队,在战斗中蒙汉人民亲密团结,与日伪势力开展了殊死搏斗。在1941年10月18日,蒙古游击队在万家沟小火烧游击队营地与日伪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但因寡不敌众,队长高凤英和中国绥察区党委社会部部长王聚德等12人全部壮烈牺牲。为保卫共有家园,无数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群众抛洒了热血和汗水,共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抵御外侮、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壮丽诗篇。在抗日救国运动和捍卫中华民族领土完整、抵抗侵略的斗争中,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和共同体意识。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美帝国主义的霸权、强权政治,中国共产党通过广播电台、标语口号、集会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持久地爱国政治动员,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在人民群众中掀起,在参军参战的热潮中,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冲在前列。据统计,仅1950年,东北地区就有近4000名朝鲜族、满族青壮年参战。除了积极参战以支持抗美援朝运动的少数民族同胞,还有由各族同胞组成的志愿搬运队、修建队、医疗队等亦为抗美援朝运动的最终胜利贡献了力量。正是因为党中央统揽全局,实施有力的战争动员,具有强烈爱国热情和浓郁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民实现了广泛的民族团结,凝聚了万众一心的向心力,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家卫国的人民运动,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
在2020年全国爆发新冠疫情的特殊年份,中国共产党通过健全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强调党员先锋模范和骨干作用。祖国各个地区、不同民族的党员干部不因灾祸而避之,身先士卒投身于抗疫阻击战中。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张文宏喊出了“共产党员先上”的口号,他每周去病房查房,并将科室的所有共产党员换到疫情第一线。海门市土家族党员教师彭涛说,“我是南通市人大代表,是海门市政协委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当社会需要我时,我理应承担责任!”在疫情防控期间,他每天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成都市满蒙学委会族胞、满族党员干部傅红焰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指挥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在这次抗疫大战中,中华儿女于磨难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共同谱写了新时代疫情防控的壮丽篇章。这些共同经历的磨难和逆境,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的实现程度是衡量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标志,贯彻落实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和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必然选择。回溯历史,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历史上延续到今天。为使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等民族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各族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主张,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这是民族区域自治这一理论和制度的最早探索地、实践地,也为之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树立了榜样,并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断唤醒各民族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实现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历史与现实,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道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建设。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10]另外,党中央不断强调和推动在民族地区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策,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定、落实,维护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权利,也促进了少数民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的推行增加了各族人民顺利沟通交流的可能性,民汉合校、混合编班、互嵌式社会结构扩宽了各族人民交往交融的渠道。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加了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的机会,封闭是产生误解和隔阂的重要原因,各族人民的了解和接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包容和理解。[11]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奋斗史。物质生活需要得以保障是人民幸福的基石,维护好、保障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满足好各族人民共同的生存发展需要,让各族人民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各项方针政策的认同。
百年来,我们党制定和实施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不胜枚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进行土地改革,在云南率先提出与实践“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少数民族贫苦人民群众无偿获得了剥削阶级长期霸占的生产生活资料,贫苦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这也加强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认同。[1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重大措施,繁荣民族经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发生历史性变化。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西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帮扶,2015年至2020年,西藏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第1位;2021年,实现了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多民族聚居的新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认识和总结治疆规律,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通过大力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开展对口援疆工作,推行访惠聚政策,精准脱贫攻坚等各项决策部署推进惠民工程,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极大地改变了天山南北的发展面貌。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56个民族一起奔入了小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13]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昭示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定传承、发展者,始终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并作出了一系列指导和部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各民族共同革命的时代主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采取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创办民族学校,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相关措施。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博大精深、包容并蓄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财富,是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源泉。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如,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重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民族文化工作队伍,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保障;加大了文化财政拨款,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搜集、翻译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资料和古籍;加强了民族文物保护,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大力修缮;大力挖掘民族文化的价值,在多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区、保护村和保护点,并将其作为民族风情旅游地,传播民族文化;继而以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心骨和核心力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不论从近代推动中华民族从“一盘散沙”凝聚成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命运的根本性扭转,还是当代实现中华民族的迅速崛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亿万不同民族的中华儿女之所以能凝心聚力为中华民族的革命、建设、改革而抛头颅、洒热血、共奋斗,其中起到关键性、决定性力量的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时代,凝聚、发展和繁荣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遵循的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扎扎实实抓好党员干部的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学习、坚持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创新发展新时代民族工作,推动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推进。当前,网络空间已是国家安全的“第五疆域”[14],网络空间成为各方势力话语权博弈的最前沿阵地。新时代增强各族人民的“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需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要将互联网丰富、生动、形象的影视、音频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广泛建立图文并茂、与时俱进、内容丰富的党史教育学习网站,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解释好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制度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15]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做好民族工作,顺应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准则。各民族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具有不同风俗人情,但这种差异是次要的,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是主要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平衡了聚居民族和散居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维护了区域内各族人民的权益。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要更加强调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性政策。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要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和现实情况,实现民族地区内部城乡之间、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法治保障各族人民的合理权益,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培养各族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引导各族人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16]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回望党的百年风雨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党领导人民栉风沐雨、不畏困难、砥砺前行,走过了不平凡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走向了新时代,取得了百年辉煌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创造了中国奇迹。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作顶层设计不仅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而且大大激发了各族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民族关系总体和谐,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渐深厚。要在全社会讲述好百年来党为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与幸福,如何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进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让我们的国家从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成长为如今超百万亿元规模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缔造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的历史事实,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各族人民群众从真实可信的光辉历史事实中感受到大国的崛起,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坚定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以经济发展中各族人民群众的合作精神、担当精神、奋斗精神,最充分地调动各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为实现复兴伟业奋勇拼搏。要继续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中央、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积极性,立足于当地特色资源、发展条件、民族特点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着力发展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各地区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成果,让各族人民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7]从古至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的中华文化基因根植于各族人民心中,体现于中华各族儿女的生活和历史中。
展开历史画卷,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主干上枝繁叶茂的分支,如,藏族的《格萨尔王》、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江格尔》这三大中国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见证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颂扬了少数民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原则,在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实现各民族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百花齐放、繁荣发展,进而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丰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了当代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对中华民族有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1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精髓和思想精华,如,振兴中华、以人为本、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家国一体、亲仁善邻等理念。大力弘扬土尔扈特万里东归、锡伯族万里戍边、彝海结盟等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创造的历史佳话。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用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将中华文化的根深植于各族人民心中,让红色信仰注入各族人民灵魂,进而引导既包括少数民族,又包括汉族的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19],将“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书写悠久历史、创造灿烂文化、培养伟大精神”[20]的观念浸润在各族人民心中,促进各族人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百年风雨历程,百年沧桑巨变。我们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此之近,各民族是否凝心聚力是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核心因素之一。各民族的凝心聚力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具有内在逻辑的高度契合性,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用双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制定的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使得各族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极大激发了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成为唤醒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催化剂”。各民族的凝心聚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支撑。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全面深刻总结、赓续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的民族工作经验和智慧,进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