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辉
文本从三个方面解读陆蠡的这一篇颇具代表性的散文,从文本意象出发捋顺作者对“绿意”的选择,探寻意象在文本生命中的变化轨迹,从意象本身的变化去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本文从“有意味的形式”入手,用对比法来解读抒情主人公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话语。从历史事件切入文本解读,搭建教学支架,丰富助读资料,把文本回归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挖掘文本的社会意义。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比兴》中,对“比”的释义为——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而这一释义的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就是关联了人的情感与外物。作为审美主体的“我”用自己的“神思”关照外物,故外物皆着“我”色。本篇文章我们可以从绿色的意蕴开始探寻,解开绿色语码背后我的情感踪迹。
绿色的意蕴:代表意义为清新、希望、安全、平静、舒适、生命、和平、宁静、自然、环保、成长、生机、青春、放松。绿色还有无公害,健康的意思。
在《囚绿记》中,除了环保、无公害、健康等意思,文中的“绿友”“绿影”“常春藤”在与“我”相处的不同时期,所代表的意义有一定的变化。起初的绿友以繁密的枝叶,透着生机的绿影让“我”喜悦。这时的它是宝贵的,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缓解“我”的疲惫和孤独,与“我”进行着无声的交流。“我”初与这片绿色相处时被“绿友”的自然与生机包围着。这期间的“绿友”,它伸开卷须,攀援向上,舒展枝叶,变换着色彩,书写着生命的开合。它的脉络,它的嫩芽,它的声音和它的摆舞都是那样地让人沉醉。
意象在转化中获得新生,在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旅程中,意象会生发出作者情绪的多个维度,在变化中把握新的情感的生发。在本文中,也许因为绿友长得太慢了,“我”太焦急了,本属于两个世界的“我”和“绿友”,在第七自然段开始连结。“我”把枝条浆液丰富的“绿友”引到了“我”的一方小世界,这里破旧、潮湿,仅有一上午的阳光。刚来时,绿友悬垂在案前,它依旧伸长、攀绿、舒展,并且比外边长得还快。渐渐地绿友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它的细叶、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它的枝叶柔弱垂在案前,后来绿友渐渐变色,变得细瘦、较弱,像病了的孩子。我计算着释放它的时日,最终绿友被释放,它带着枯叶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在行文中,绿友被囚前后,有着鲜明的变化,这种变化符合绿友的自然属性,它天然地爱着自然的氛围,偶到别处,也可以适宜生长,可是长此以往,必定是走向穷途末路。这像是来自大自然的启示,它提醒着人们,凡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最终都不能长久,绿友如此,万事万物亦然,也许在刚刚改变的初期,它可能完好无损,那也只因为它顽强的本性,可是过不了多久,它依旧向往它的来处,愿意靠近它本来的环境。在意象的内在与外延的变化中,贴近意象的变化,把握形象特点的舒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本的绿意。
英国美学家莱夫·贝尔将艺术之美定义为“有意味的形式”。作者创作时会依据他的创作背景进行表达方式的选择,这种表达方式的选择恰恰是他对作品和世界的独特的解读方式。这份匠心独具的“有意味的形式”,就是我们破解他情感的一把钥匙,这种“表达语码”渗透在文本的形式之美中,与作品内容紧密结合,对我们深入解读文本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对比法就是起着推动刻画作用的重要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单调的个体变得更为丰富饱满,并以一种超出预设的方式来点亮黑暗空间,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不禁慨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我自南方而来,对于北方的旧都,这里灰暗的都市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无不让我怀念着“绿色”,正如绿友的尖端,它的细叶、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一样,我们都渴求回到本属于我们的地方。这属于我们的地方,枝叶繁茂,茎叶丰沛,让我们可以更自由地生长。
可是绿友可以回去,“我”可以吗?芦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不仅改变了绿友的命运,更改变了“我”的命运,绿友以不屈服的状态重回常春藤的怀抱,那“我”又真的可以归于安宁的南方故土吗?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此等民族危亡的大事,“我”在这个世界上可有故乡?
绿友以一个永不屈服的囚人的形象挺到了自己最后的自由,也许这是对“我”的一点点的安慰,如果我们民族的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坚强、固执地向着阳光与希望,那我们也终将与胜利拥抱。
抒情主人公对自我形象的阐释便是一份来自孤独的游子的低唱,“我”怀着“喜悦”“满足”的心情占有这一抹绿影的安生之所。这里静谧的美好,让我瞥见了一个美丽的世界,这个世界仿佛是孤绝的,它带给“我”难得的两个月的美丽,也让“我”更贪恋这一份静谧的美好。于是“我”似乎怀着要保留这一份美好的执念开始了“我”的经营。
“我”因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有了一种自私的念头。“我”要囚住绿友让它为“我”歌唱,“我”被它顽强的“生的欢喜”蒙蔽了双眼,可是“我”终究是忘了,它曾和“我”家乡的那一抹野草一样,有它们的固执,“我”急于求成的愿望最终未能让“我”完成对它的救赎,反而害它更为枯黄,也许在“我”的个人成长历程中,“我”也曾这么偏执过,本以为会收获一份来自自我救赎下的繁盛,迷失本真的自我,最终以遗憾收场。这又是绿友和大自然给予“我”的点化,“我”要向这永不屈服的绿友一样,敢于冲破眼前的囚笼,重返美丽的大自然。
这里的“我”也有两重对比,曾经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形成鲜明对比,曾经的友人和现在的自己相互映衬,通过自我的插叙和眼前绿友的启示,一度“我”的内心是有所警示的,可最终,“我”在行动上还是没有改变,“我”带着担心和焦虑观察着事态的进展,最终当大事件爆发,“我”才终于改变自己对绿友的囚禁。“我”的行动与“我”的内心一直相悖,这种不和谐的状态也是“我”一直纠结与敏感的矛盾所在。
从历史事件切入,在助读资料的补充下,还原“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本文就诞生在这样的时代,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这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就扩大对华的攻击,在“东方会议”上对中国进行勾划,在1937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三个月内占领东北全境,第二年又发动“一·二八事变”,侵占我华北大片领土,在东北地区陆续搞分裂活动,在1937年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目的就是企图用武力消亡中国。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囚绿记》所创作的时代背景,是处于民族危亡的时刻,笼罩在“我”的世界之上的是整个民族的黑云重重的天空。
当面对国家危亡之际,“我”惊醒了,不能继续沉醉在自己曾有的这种美好、抑或是一度矛盾的状态之中,“我”要以自己曾有的果断的态度,如这永不屈服的绿友一般前行。
绿友在“我”和它之间是脆弱的,当然也是坚强的,是最终取得胜利的。它自在美好,无意间给他人带去很多美好,可就是这份无辜的美好,成为“我”对它囚禁的理由,“我”的囚禁并未改变它,但是“我”长久的禁锢让它开始憔悴,但最终它挺立到被释放的那一刻。
从卢沟桥看去,我们仿佛看到,这一抹柔弱又强大的绿友,它像是对我们华夏儿女的预示,只要我们执着不屈,坚持到底,终将走向胜利。
无论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家国的角度,本文都可以宕开一笔,意蕴绵密,在自我矛盾与救赎的过程中,绿友启迪“我”的智慧,在观察绿友的过程中,“我”收获过喜悦、甜蜜、宁静、美丽、焦急、焦虑、反驳、矛盾、担忧、期望等情绪,这即是绿友与“我”的对话,又是“我”与内心对话的过程,在自然中读出成长的规律,读出自然的顽强与伟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我们看到孤立的“我”,孤绝出来的绿都不足以更好地存活,“我”在朋友的斡旋下,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获得生机,绿友也一样,只有回归到更为绵密的枝脉中去,它才能更为旺盛地活,华夏儿女怀抱成一株参天的树,定能抵御外敌入侵,让华夏血脉枝繁叶茂。在人与家国的维度中,我们看到,我在这破旧阴暗的囚室中,像不见光的绿友一般,沉浸在个人的欢喜和忧愁之中,当家国大事袭来,个人的一点儿女情长、喜好得失都显得那么苍白,当我们走出这一方天地,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等待着“我”像绿友一般冲破一切的阻力,迎接新的生命。这种生的力量,更加磅礴,更有力量,我们的民族应像这一抹绿影一般,冲破黑暗,在苦难中去拥抱新生,“我期待着与它再次相见”,“我”对它的前途充满信心,这永不屈服的绿,是一股志气,是我们拥抱光明的民族品格的暗语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