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现状、特点及维护

2022-03-17 13:30:40潘凤丽方翰青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个体心理教育

潘凤丽,方翰青

(1.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2.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引言

未成年人心理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具有感受性强、适应性弱的特征,其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自我意识也正在形成之中。未成年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对其心理安全会产生影响,如父母、教师不良的教育方式,与同伴不良的人际关系,校园霸凌等现象都会使未成年人心理处于不安全的状态。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所有的战略、所有的规划都必须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要经常主动去‘排雷’,看一看教育领域在安全方面还有什么盲点”。教育部印发的《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中也提到,“为进一步防范和遏制中小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切实保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努力把校园打造成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这都明确指出,要重视方方面面的安全工作,尤其是注重校园安全。校园安全不仅包括物理环境的安全,还包括心理环境的安全。目前,我国普遍重视未成年人生命安全保障,然而对其心理安全的保障则显得比较薄弱。要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除了要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还应保障其心理安全。因此,对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研究具有必要性。本研究拟在梳理心理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将之与心理健康、生命安全加以比较,深入分析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现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心理安全概念辨析与界定

对“心理安全”概念的研究,最早源于国外的组织行为学。Kahn对心理安全概念的解释被国外学者普遍认同,他认为心理安全是一种能够表现和展示自我,并且不担心对自我形象、地位和职业造成消极影响的感觉[1]。而沈贵鹏认为心理安全是个体或群体在心理上所具有的一种不受威胁的现实状态,即主体的内在感受及体验与对外在情景的感受及体验的差别决定了个体的心理安全状态[2]。很明显,两位学者对心理安全概念的界定产生了分歧,kahn认同外在环境对心理安全的影响,沈贵鹏认同心理安全是一种心理状态。

为了更好地理解心理安全的内涵与外延,本研究将对心理安全与心理健康、生命安全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根据林崇德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作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3]。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更强调个体主动与环境进行积极互动,而心理安全强调个体对环境安全的感知。生命安全主要强调个体身体不受到威胁及伤害的状态。由此可知,生命安全更加强调个体周围环境的安全措施,并以此保证个体生命不受到伤害;而心理安全强调个体心理的安全,保证个体对环境由内而外的安全感知。本研究认为,心理健康注重个体主动对环境进行积极的反应,心理安全注重对环境安全的感知,生命安全则注重物理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心理安全定义为个体通过对环境安全的感知,呈现出一定的情绪情感状态,并且有信心使自己从危险状态下脱离出来的心理感受。

二、未成年人心理安全问题具体表现及基本特征

(一)未成年人心理安全问题具体表现

在各个学段未成年人中,幼儿通常会因缺乏心理安全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也会出现退缩、停止探索等行为现象,最终形成胆小的性格甚至会出现反社会行为[4-5]。博尔诺夫在研究孤儿院幼儿时,也发现他们会因心理安全的缺失,身心发展大大落后于同龄儿童,以致这些儿童拒绝与外界交往,反应迟钝,其死亡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儿童的平均数[6]。小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冲动易怒、任性、厌学、不听话等行为,通常他们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非常懦弱、胆小,不喜欢积极主动地参加任何班集体活动[7-8]。初中生因刚步入青春期阶段,身心急剧变化,因而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未成年人的行为。他们常常会出现自闭、叛逆、情绪失控等行为,心理安全的缺乏会对他们产生精神伤害,轻者会时刻感到自己被抛弃,重者可能产生轻生念头,或对社会产生误读、错判与偏见,甚至仇恨[9-11]。高中生的心理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畏难、自我同一性混乱、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较大以及道德健康缺失等[12]。中职生相对于高中生来说,面对的压力更大,既有学习方面的压力,也有就业方面的压力,他们不仅心理安全得分普遍比高中生低,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自卑心理以及暴力心理等[13]。因此,未成年人心理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对不同学段未成年人心理安全问题的梳理,可以发现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特点主要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心理安全感水平下降[14]65;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心理安全感低下,被欺凌儿童心理安全感明显不足[15];独生子女心理安全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儿童心理安全感显著高于农村儿童,完整家庭儿童心理安全感显著高于离异等不完整家庭儿童[16];自我评价低的儿童心理安全感明显低下;人际关系敏感与紧张的儿童心理安全感明显不足;经常更换抚养者的儿童心理安全感明显缺失;学业成绩差对儿童心理安全感可能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情绪管理能力不够强的儿童心理安全感显著低下;等等。

(二)未成年人心理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

心理安全作为人身安全的一部分,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心理安全问题常常是隐性的,容易被人们忽略。但心理安全水平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密切关联。因此,对未成年人心理安全问题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隐秘性

身体安全问题常常以显性的方式表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危害身体安全的因素,如校园欺凌导致被欺凌者身体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不安全的基础设施可能导致学生生命安全事故等。当然这些危害身体安全的显性因素也会导致心理安全问题的发生。需指出的是,在看似安全的社会氛围、教养方式等因素的背后,常常隐藏着导致未成年人产生心理安全问题的隐患。这也使得未成年人心理安全问题表现出曲折迂回、藏而不露的特点,难以被学校及家长发现。

2.弥漫性

心理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安全状态,还会造成一系列身心连锁反应。例如,心理处于不安全状态的未成年人容易焦虑和出现攻击性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不利于个体的心理成长与发展。同时,个体心理不安全状态也会加剧家庭关系及社会关系的不和谐。

3.持久性

与身体安全问题相比,心理安全问题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更为持久的影响。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童年多次重复性的创伤体验,会对个体造成持久性的心理创伤,并带来长期的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心理安全问题对个体的身心影响是持久的,会随着个体的成长逐渐彰显出来。这也提醒广大的心理工作者,要重视各种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因素,尤其是之前被低估的心理安全问题。

4.迁延性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是人基本需要的第二层,即无论是从未成年人身体发育,还是心理发展来说,心理安全在其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身心安全的个体,身体会按照自然成熟的节奏发育,顺利实现认知和人格的成长以及个体的社会化等等。同时,未成年人的心理安全问题也会导致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如焦虑、恐惧、退缩、冷漠以及道德感缺失等等。这说明心理安全涉及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与心理健康有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因此,为了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应先保障未成年人的心理安全。

三、未成年人心理安全问题原因探析

(一)社会心理安全氛围不够浓厚

社会文化主要通过宗教、文化风俗、教育等方式影响着未成年人的人格特质及行为方式。社会舆论倾向于宣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有利于维护和促进未成年人的心理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媒对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影响如同一把双刃剑,可能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未成年人通过各种传媒丰富知识,发展技能,由此获得内心的充实感和安全感。如果社会传媒传达的更多的是消极信息,将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维护与发展。有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犯罪与媒体暴力、黄色传媒甚至犯罪新闻的报道都密切相关[17]。同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及自然灾害也会对未成年人心理安全产生较大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不仅改变了人们惯常的生活方式,也考验着人们的心理应急能力及心理韧性水平,同时也使人们的身心随时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下,从而导致一部分人出现心理安全问题[18]。

(二)学校心理安全教育有待健全

在学校环境中,未成年人心理安全主要受到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因素影响。物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设施环境等。杂乱无章、混乱的校园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安全状态。马斯洛提出在有序的、可预测的环境下生活,个体心理安全感能得到充分满足。就目前而言,学校对其物理环境的重视程度比心理环境高。然而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具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心理环境包括人际环境、情感环境等。其中,学校消极、负向的办学理念,会让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会经常出现悲观、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陷入不安全的心理状态;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较低,心理教育能力不足,是影响学生心理安全的关键因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不够和谐的学生,心理安全感普遍较低[19]。

(三)家庭教育生态环境亟待优化

家庭心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孩子平时的处事风格、行为习惯及心理安全状态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其影响最为直接而长期。因此,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相应的心理行为习惯。家庭环境的生态性问题也会对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状态造成一定影响,如单亲家庭、消极生活方式、家庭内部冲突等等。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家庭生活方式,手机、电脑逐渐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伙伴角色,从而导致亲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变少,甚至导致亲子关系危机的产生。家庭教养方式也是影响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因素之一。父母对孩子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有所不同,过度溺爱或疏忽孩子,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0]。

(四)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够成熟

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也会对其心理安全状态造成一定影响。研究者在调查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特点时发现,男生在总体心理安全感、一般心理安全感和社会心理安全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14]66。此外,个体差异会导致未成年人的生理成熟时期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而这种状况将会使未成年人心理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因为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情绪控制及意志行为正处于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看待问题具有片面性、冲动性、脆弱性等特点,所以未成年人容易出现自卑心理、焦虑烦躁的情绪、攻击性行为等。凡此种种,都会使得未成年人心理处于不安全状态。

四、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维护与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1.工作过程:全员化与全程化

未成年人心理安全工作要面向全体未成年人,围绕全员化着力,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全社会都要形成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风气,营造全面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氛围,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针对少数有极端心理安全问题的未成年人开展补救性或矫正性工作。未成年人心理安全工作要切实做到全程化,应全面建立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全社会高效协调的工作体系,为未成年人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职校)的心理安全服务。

2.技术保障:网络化与信息化

未成年人心理安全问题具有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多路径开展心理安全服务工作。在未成年人心理安全信息收集、隐私保护、相关资源整合及分享等方面,“互联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互联网+”环境下,心理安全维护及教育信息极其丰富,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覆盖面宽广,未成年人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有选择地听取专业性建议,这充分体现了未成年心理安全维护中自我教育与积极求助的特点。

3.服务资源:综合化与整合化

未成年人心理安全服务资源的综合化与整合化是指各种心理教育、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机构深化业务联系,强化资源整合,优化信息共享。一方面,不同类别机构加强合作,有效地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维护及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综合性、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机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维护及教育工作,同时为政府相关部门及时获取相关的综合性真实信息提供便利。

4.队伍建设:专业化与专职化

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维护及教育服务需要一支专业化与专职化的稳定的工作队伍。心理安全维护与教育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它以行为科学为核心,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生理学等科学为基础。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维护与教育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伦理等方面的培训。因此,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维护及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是重中之重。在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维护过程中,教育者要开展心理安全评估、辅导、干预、宣传、管理等专业性工作,需要专职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因此,专业化和专职化队伍建设是切实保证未成年人心理安全工作质量的关键一环。

(二)全面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操作性策略

1.政府: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机制保障者

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安全工作模式的构建,加强未成年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各个省、市、县(市、区)、学校(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维护体系,形成未成年人心理安全工作“一张网”,为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素质筑牢基础阵地。首先,发挥省、市、县三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的职能,各级文明办与教育、团委、妇联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和组织加强协商,构建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未成年人心理安全工作机制。其次,政府以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儿童形成完善积极的自我认同和健康向上的价值认同;加强网络内容监管,净化网络空间,研发未成年人专用网络终端,对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长和内容进行监控;加大力度整顿社会治安,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再次,政府要引导各类媒体向中小学生及家长、教师等传播心理安全知识,帮助全社会树立“身心同安全”意识,掌握应对心理安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安全合理使用电脑和智能终端设备,预防网络沉迷和游戏障碍。最后,各级文明办应加强引导,让专业志愿者、家长委员会、新闻媒体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力量参与进来,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安全服务。

2.学校: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主导引领者

学校是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将未成年人心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首先,各中小学校应建好、用好心理咨询室,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引导,并把心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效果考评体系,列为“文明校园”考核内容。其次,依托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和组织“家长进校园”“教子经验交流”“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推动学校和家庭间未成年人心理安全教育实现无缝链接。再次,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实施民主化管理,消除可能对学生身心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最后,教师在维护学生心理安全工作中起着重要性作用。因此教师应主动提升自我核心教育素养,包括思想品德品质、教育教学技能、心理教育技能等等;在课堂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适时开展正向评价;注重将心理安全教育与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增加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心理安全教育可以采取实际体验、角色扮演等形式开展,让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加深对心理安全的认识,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家长: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关键责任者

家长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自身家庭心理教育的能力,主动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基本知识,对孩子在不同年龄、不同学校可能面临的心理安全问题有所了解并给予重视,运用合适的方式,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鼓励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安全问题,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应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有关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社区: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资源协调者

社区应积极引导家长传承良好家风,关注自身和子女心理安全状况,依法履行监护责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同时,着力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如丰富社区资源,建设公园、图书馆、博物馆、户外活动景观[21]等公共场所;开展社区活动,如“邻里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等活动,促进社区人员的和谐相处。

5.个体:维护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主体落实者

未成年人应逐步知晓、懂得、掌握心理安全核心知识,进行心理安全自我维护,可通过使用“心灵小册子”[22]消减外在不良环境的影响,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未成年人应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对自己的情绪及行为负责,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困境。鼓励未成年人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体系,学会悦纳自己,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无法改变的。引导未成年人培养兴趣爱好,注重自我修养,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社会、学校、社区、家庭等应尽可能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未成年人心理安全的影响,让他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心理安全,在学习生活中进行创造性活动,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个体心理教育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