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东娟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云南 丽江 674100)
写作能力是外语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的一个重要技能,笔者多年从事日语写作课程的教学,发现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停留在词法、句法层面,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没有语法错误的文章即是一篇优秀文章,导致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出现不通顺、不连贯、不紧凑、思路跳跃性大、逻辑混乱等问题,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篇章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缺乏衔接性和连贯性的认识,学习者过分关注词法、句法等语言层面的问题,而忽视了语篇层面的问题。实际上,每一次写作课都是在进行语篇教学,好的文章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精准方面,还体现在形式和意义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方面。具备衔接性和连贯性的文章才能够体现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衔接自然、表达流畅等特点。因此,写作课堂应充分重视语篇特征分析,教授学习者运用指示、词汇和逻辑连接等衔接手段写出具备衔接性和连贯性的文章。
语篇通常指由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可长可短,形式多样,语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须合乎语法,语义连贯,包括与外界在语义和语用上的连贯,也包括语篇内部在语言上的连贯。语篇分析通常指的是对比句子及话段更大的语言单位所作的语言分析,目的在于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的语篇。语篇分析早在50 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哈里斯和米切尔是英美国家最早进行语篇分析的学者,韩礼德等著名语言学家在早期论著中都提到应该探讨语言与语言本身之间、语言与语境之间的联系问题,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篇分析研究,为今天的语篇分析奠定了基础。语篇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衔接就是语篇特征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语篇衔接机制是语篇分析的基本内容,语篇的衔接手段多种多样,归纳起来,重要的包括语法手段(如指示等)、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等)和逻辑连接手段(如转折、因果等)和语用上与语义上的意涵等。现从语法、词汇、逻辑三个角度讨论一下语篇的衔接机制。
语法手段在语篇中的有效利用可以起到连句成篇的作用,语法手段包括指称、照应、替代、省略、时和体形式的配合和排比结构等。指示衔接是日语句子的常见连接方式,本文主要讨论指示衔接手段。指示衔接指用指示词来连接句子的方法,日语中指示词主要包括“こそあど”系列词和具有指示功能的名词,如“前者、後者、以上、以下”等。例如:N 病院でまた手術ミスがあった。看護師が手術を受ける患者のカルテを間違えて担当医師に渡してしまったらしい。この病院は設備にかけては一流で、特に心臓外科では評判の高い病院だ。しかしこういうミスが続いてはたまらない。
这段短文使用了两个指示代词:“この”指代的内容是“N 病院”,“こういう”指代的内容是“看護師が手術を受ける患者のカルテを間違えて担当医師に渡してしまった”。通过指示词的使用,使得语篇衔接合理、语义连贯。
词汇手段指通过词的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互补、整体与部分等关系来达到衔接与连贯的目的。例如:昔々、あるところにおじいさんとおばあさんがありました。おじいさんは山へ柴かりに、おばあさんは川へ洗濯に行きました。
“おじいさん”和“おばあさん”属同一词语反复出现。
私はむしろ、人間は自然を壊せば壊すほど花を愛するようになったのではないかと考えているのです。
“壊す”和“愛する”属反义词语。
逻辑连接手段指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逻辑连接主要通过连接性词语来实现,连接性词语可以表示很多种不同的语义关系,如添加、转折、因果等。连接性词语既包括接续词、接续助词,也包括具有接续作用的词或词组。例如:大昔の人々は、花に囲まれていました。だから、花をわざわざ表現しようと思わなかったのです。ところが、人間は文明を発達させるにつれて、自然を壊していきます。そして、自然を壊せば壊すほど、人は花を表現するようになった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此段短文中“だから”表示因果关系,解释以前的人为什么不会把花围起来。“ところが”表示转折关系,将话题自然过渡到现代人破坏自然这一现象。“そして”表示并列关系,由此接续词可以预见后句继续在讨论现代人破坏自然,从而愈发想要把花展现出来。
语法学关注词的形式、用法和句子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安排的规律。篇章语言学关注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即语篇中句子排列与衔接和连贯。日语写作课程通常会涉及范文分析,在进行范文分析时,应注意将语法学和篇章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同时利用起来。范文分析不仅要关注句子,更要从宏观上把握语篇。基于语篇衔接机制对范文进行解析,从而培养学习者合理利用各种衔接手段谋篇布局的能力,最终实现文章衔接性和连贯性。
第二节中分别探讨了语法手段(指示衔接手段)、词汇手段和逻辑连接手段等三种语篇衔接手段,实际上,这三种衔接手段在语篇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时存在相互作用,从而使整个语篇十分紧凑。以下,笔者以《新时代日语基础写作》教材中的一篇例文为例,基于语篇衔接机制,从指示衔接手段、词汇手段、逻辑连接手段对该文进行分析,探索其语篇特征。
该教材中例文的选定方面,主要以原汁原味的日语范文为主,作为各类型文章写作方法的参考和学生写作时的模仿范本,具有较高的分析价值。该文属记叙文,记叙文是日语学习者需掌握的重要语篇体裁。所选语篇如下:
①今年の夏、私は友達と初めて神戸へ行った。
②神戸駅について、まず北野へ行った。③そこには外国人が昔住んでいた大きく、きれいな家がたくさんあった。④私たちは家の中を見学したり、写真を撮ったりした。⑤次に、六甲山へ行った。⑥六甲山はとてもきれいで、山の上から神戸の町や海がよく見えた。⑦それから、港の近くにあるハーバーランドへ行った。⑧ハーバーランドはいろいろな店や素敵なレストランがたくさんあるところだ。⑨私たちはそこで海を見ながら晩御飯を食べた。⑩次の日の朝、新幹線で東京へ行った。
⑪とても短い旅行だったが、山も海もきれいだったし、おいしい料理も食べられたし、ぜひもう一度神戸へ行きたいと思う。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神戸への旅行”,全文共3 个段落,11 个句子。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们对此文的语篇衔接机制分析如下:
指示衔接方面:句③和句⑨使用了“こそあど”系列词,句③中“そこ”指代前一句中出现的“北野”,句⑨中“そこ”指代前一句中出现的“ハーバーランド”。句⑩使用了具有指示功能的名词“次”,预示神户之行结束或进入一个新阶段。
词汇衔接方面:第一段的句①“神戸”和第三段的句⑪“神戸”属同一词汇反复出现,通过重复关系使整篇文章首尾呼应,衔接连贯。第二段的句②“神戸駅”“北野”、句⑤“六甲山”、句⑦“ハーバーランド”与“神戸”属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此可知,作者的神户之行游玩了北野、六甲山、ハーバーランド三个地方,整个第二段记述了在这三个地方游玩的过程,作者利用词汇的整体与部分关系使得文章紧紧围绕主题展开,第二段和第一段紧密衔接。第三段的句⑪“山”“海”“食べられた”和第二段的句⑥“山”“海”,句⑨“食べた”是同一词汇,属重复关系,“料理”和第二段的句⑨“晩御飯”属上下义关系。第三段运用词汇的此种重复、上下义关系实现了与第二段的高度衔接性。从整个语篇来看,3 个段落衔接紧凑,段落之间紧扣话题展开,写作架构反映出总分总的层级关系,具备连贯的语篇所应有的整体性特征。
再单独来看第二段内容,句③和句④中的“家”是同一词汇,句⑤中的“六甲山”和句⑥中的“六甲山”是同一词汇,而和句⑥中的“山”属上下义关系。句⑦和句⑧中的“ハーバーランド”是同一词汇,句⑥和句⑨中的“海”是同一词汇。整个第二段频繁利用词汇衔接手段,前一个句子中的某个词语被后一个句子重复使用,体现出句子之间的重复关系,形成一组具备逻辑句法规则的超句统一体,句际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得以保证,同时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逻辑衔接方面:先看第二段,句②使用了“まず”,句⑤使用了“次に”,句⑦使用了“それから”,“まず、次に、それから”这一序列逻辑连接词可以表达先后关系,从逻辑意义上看,句际之间形成顺序关系,反映出作者神户之行先游玩了北野,然后去了六甲山,最后一站是ハーバーランド,神户之行的旅程顺序一目了然,逻辑连接词的使用清晰地勾勒出作者的写作思路,使得语篇的顺序关系结构更为明显,此种方法适用于记述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一类的记叙文。再看第三段,句⑪中使用了接续助词“が”,前后小句之间形成转折关系,表达出作者对于此次旅行的负面和正面评价,负面评价是“短い”,正面评价是“山も海もきれいだった”“おいしい料理も食べられた”。而在进行正面评价时,使用了助词“し”,前后小句则形成并列关系,正面评价有两项,多于负面评价,总体来看,作者此次旅行非常愉快,并期待再次去神户。整个段落从逻辑上和语义上都连贯一体。
综上所述,语篇衔接机制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实现文章结构上的衔接性和语义上的连贯性,编织起文章的有形网络。在日语写作课堂上分析范例时,基于语篇衔接机制从指示衔接手段、词汇衔接手段和逻辑衔接手段等角度出发,从整个语篇的高度进行分析,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谋篇布局、连贯表达等高层次能力。好的日语写作应根据体裁、话题的需要合理利用有效的衔接手段,以便加强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避免出现思路跳跃性大或者逻辑混乱的现象,最终达到文章衔接性和连贯性俱佳的效果。
衔接不是连贯的唯一条件,语篇连贯研究的成果众多。本文仅从衔接机制角度进行语篇分析,今后将尝试从主述位、语篇结构等角度把握语篇特征,进而探究日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