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笑鹤
(株洲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0)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前网络已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各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院校作为思想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运用网络实施“互联网+大思政”教育模式是必然选择。近些年来,各大院校对“互联网+大思政”展开了深入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大学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彼此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思政教育效果,就需要针对具体类型的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积极创新育人方式方法,真正做到精准施教。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思政教育现状进行研究,探索出“互联网+大思政”教育体系的创新路径,这是现阶段高等院校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各大高等院校都构建了自身的网络思政育人平台,但基本是利用网络平台来讲解传统思政内容。网络思政育人平台的构建,充分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实时传播,大多数教师开始借助平台制作教学视频,上传课程内容,但却并未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逐渐对思政课程失去兴趣,没有发挥出网络教育平台的积极作用。以易班这种知名网络交流平台为例,虽然其与当代大学生日常网络习惯和现实需求相契合,能够促进师生互动,实际使用率并不高,大多数院校师生对这种网络平台的运用率都不高,不能借其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互联网拥有自由化、开放化、智能化等特征及特点,可以有效地提升资源的整合和传播质量。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高校思政教师却仅仅将互联网作为知识传播的平台,无论在方法还是在内容上,都没有革新和优化,无法切实地发挥互联网在思政教学中的优势和功能,难以真正地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党的思想基本理论学习制度有待完善。在出现了党的新思想、新方针和新理论后,高等院校根据相关要求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但由于理论学习常态化不足,许多教学活动不够集中,深层次与系统化的教学活动较少,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深度、效果及实践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其次,思政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无法在网络热门事件发生后及时向学生提供正确指引和解析。同时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相脱离,教师过于注重理论讲解,缺少针对性,对实践的导向性不强,无法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通过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内容的动力不足,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网络学习需求。
再次,思政育人方法单一。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方法依旧以理论灌输为主,而实践活动则重点围绕民主生活进行,并未与广大学生的兴趣相契合,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教师难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思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增强。
最后,师资团队缺少专业性。思政教育工作团队一般是由院校辅导人员与少数兼职教师共同组成,许多院校辅导人员因日常事务繁重而花费大量精力,兼职教师大部分精力主要花费在教学与教研工作上,这就导致思政教育在实际开展中缺少力度,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无法及时更新。而在信息技术层面,高校思政教师缺乏一定的信息素养,难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重构思政教学体系,革新思政教育方法,推动并促进“互联网+大思政”的落实和发展。
(1)构筑网络平台,加强舆论导向作用。构筑全面覆盖、形式多元、配合默契的矩阵式网络育人平台是建立“互联网+大思政”教育体系的前提基础。应加强传统网站的影响力和舆论导向力,充分发挥微信以及微博等新兴媒体的互动力和带动力,有效运用慕课和微课等先进手段,重视院校内部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间的紧密融合,从校园官方、各个部门、学生社团到若干个班级,构筑矩阵式的教育网,实现无死角思政育人。
(2)拓展平台内涵,切实满足大学生实际需求。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将思政教育以往存在的优势与先进技术进行融合,根据精细划分大学生日常网络生活方式,挖掘社区型网络监管。根据精细划分目标群体的实际需求,挖掘主题类教育板块。并基于此,全方位整合不同教育资源,围绕学生体验,建立集教学、互动、实践、学习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构成覆盖全校且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网络生活社区。
(3)注重资源优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网络教学资源是高校整合育人平台、拓展平台内涵、提升思政教学实效性的抓手。高校应结合网络思政教学的特征及特点,将社会新闻、时事政治、历史人文、马克思理论等知识,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网络思政资源更贴合学生生活和高校教学实际及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在资源建构和优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思政平台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1)鼓励全员参加,落实网络育人。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广大教师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的重大责任。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可以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可进一步彰显良好的育人效果。与此同时,应将思政育人团队进行全面整合,根据院校现实情况,建立一个口径宽广、基础夯实的思政教育网络,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网络融入的全员化。学校要大力倡导和引领教师努力顺应“互联网+大思政”发展形势,随着网络发展而发展,注重大学生群体网络生活总体趋势,提高网络服务意识。要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网络词汇、网络图像、网络音频等增强教师利用新媒体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并能和自身现实结合开展思政教育。提高师资团队思政素养与个人涵养,使之主动、积极弘扬正能量,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感染力、号召力、洞察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2)组建专门队伍,体现权威作用。专家类的网络意见领袖在互联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思政全员育人的过程中,还要组建一支多维度、能力强、全覆盖的意见领袖队伍,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思政话语权。由主要管理领导、院校官方媒体负责人、思政理论课程教师、骨干教师、学术代表及大学生辅导员等成员组成,同时根据广大学生在网络中寻找知识与答案的常态,培养有权威、有能力的专业成员进入网络中,将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一并带入网络。进而帮助学生在网络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引领、指导和帮助,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言行和思想,深化对思政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1)弘扬主旋律,构筑话语体系。要结合当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与要求,不断强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抢占高校网络教育阵地,提高网络育人意识,坚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中国梦,进一步夯实院校网络思政教育基础。
(2)创新网络内容,提高育人效果。立足教育与服务相契合这一目标,在广泛传播内容中重视零散化与扁平化,新兴网络用语在实际运用中要努力加强其感化力以及影响力,体现其对学生的共鸣和交流。在充分遵循共享与开放的基本传播原则下,将思政教育内容尽量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比如榜样示范、师生互动、文化体育活动、建议想法、育人资源、热议话题等,借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其踊跃参与到其中,积极鼓励广大学生进行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用真实情感说服学生、用模范力量激励学生,充分提高学校网络文化的思想性、教育性、导向性以及艺术性,从根本上提高隐性教育的实效性。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将针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普世价值观等思想的论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阐述西方不良思想和言论的“荒谬性”“错误性”及“落后性”,使学生在探索和分析西方不良思想的过程中,更坚定地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及立场。而在创新网络内容过程中,高校还需要确保网络内容的浅显化和接地气。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话语,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才能让网络内容在呈现过程中指引学生的行为和思想。
(1)构建保障机制,引领资源整合。设置专项资金、组建优质团队、健全机制保障、强化技术扶持、优化院校层面规划构思,以此来确保“互联网+大思政”教育体系的创新实践以及理论深层探究,重视全面、全程、全员育人,规避网络所带来的各种威胁,转变当前“大思政”的尴尬窘境。
(2)健全考核制度,加强团队建设。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总体要求下,依托全员育人,高等院校应将思政教育工作纳入考核评价体制中,重点考察网络思政教育。特别是对思政教师的考核与评价,要将网络思政教育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考核指标,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考核与奖励制度。将最终的考评结果与思政教师职称等级评选、评优等直接挂钩,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实施严格监管,可适当增加网络思政教师的薪资待遇。而在课堂思政教育层面,高校应考核思政教师“联系”网络思政教育的效率、水平及协同育人的效果,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考核普通思政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普通思政教师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视力度。
(3)严格落实监管制度,重视舆情把控。营造健康的网络思政育人环境需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和把控力度。面对各种网络问题及复杂网络社会情况,当代大学生往往会迷失自我,对此,学校应构建科学有效的网络免疫预防制度,健全免疫预防教学内容。具体包含基本的社会常识、价值观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并要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高度重视外部整体形势的研究判断和内部舆论的把控。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网络言论、网络行为及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进而在贯彻落实“大思政”理念的过程中,更好地调整思政教育的内容、方法及方向,使思政教育更切合社会发展实际、学生生活实际,让思政教育逐渐地贯穿并渗透到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进而为培养出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奠定基础,提供帮助。
大思政是当前高等院校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好地顺应思政教育新形势,许多院校通过三全育人来提高大思政的实效性,为构建与落实“互联网+大思政”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而高等院校想要建立切实可行的“互联网+大思政”教育体系,就要全面分析当前教育现状,依托互联网优势,通过针对性的举措优化和完善教育模式,以此来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思政”育人体系的积极作用,为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