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土建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思考

2022-03-17 12:16逯云芳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学专业人才土建

逯云芳 ,洪 波

(1.合肥经济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601)

我国建筑市场经过多年的市场整顿和规范建设,土建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得到同步提升。当前,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各大高校以及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行产学合作视域下的人才培育工作。但就土建这一领域来看,具备理实一体化能力的土建人才依然非常缺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因此,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视角来研究和思考土建专业人才培育的新方向和新路径是当前摆在高校土建教育教学工作面前的一大课题,应得到高度重视。

1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土建专业人才培育的意义

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促使工程建筑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对土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视域探索土建专业人才培育改革的路径,对土建专业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对提升土建专业教师的基本能力,以及对提高高校土建专业教学质量都有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促进本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高校土建专业输送的人才虽然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但他们的综合素养与当前复杂环境下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匹配的问题,特别是土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缺乏、职业视野狭窄、职业理念缺乏创新性等方面无法满足新时代环境下对建筑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职业素养提出的实际需求[1]。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引入高校土建专业人才培育中,可最大程度上解决以上出现的难题,能够使高校土建专业学生在获取学校多年积累的优质教学资源、拥有扎实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又弥补了他们综合职业素养的短板问题,使其得以全面发展。当然,这对提升土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长期职业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1.2 有利于提升高校土建专业教学质量

单从高校土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来看是可观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对口工作,但从就业质量上看并不理想,很多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足且职业教育理念缺乏深耕,行业发展目光较为短视,对于复杂问题也缺乏研究精神,“留得住、用得上”的问题非常普遍。在土建专业教学改革中融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对高校土建专业转变育人理念,培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以及提升高校土建专业学生的应用型技能技术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利于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发展对建筑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需求,能有效解决建筑企业现有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2]。因此,立足产学合作协同发展视角探索土建专业人才培育改革策略对高校土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3 有利于增强高校土建教师的教学能力

近年来,土建行业的高速发展和日渐规范的矛盾使我国建筑市场出现了很大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这与高校土建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有密切关系。比如高校土建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较高,实操能力也不差,但是他们的理论和实操素养、教学视野、教学目标缺乏应有的更新,成为制约高校土建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来促进高校土建专业人才培育改革工作,能够使土建专业教师转变当前建筑行业长期固有的教学理念,认识到行业发展对自身教学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并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开始从新的角度去研究土建教学,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大幅度提升专业土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能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我国土建专业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应有支撑[3]。

2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土建专业人才培育的难题

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变化,对当代高校土建专业学生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基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进行土建专业人才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举措,也被各建筑类高校所高度认可。但是就具体推行情况来看,仍然有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难题需要克服。

2.1 各责任主体的参与意识不强

首先,高校教育工作者层面的工作不到位。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得到了高校的重视,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领导层面以扩大学校规模和提升学生就业率为重,专业教师则以校内教学和自身的职业发展为重,甚至部分教师将技能提升和职业精神培育完全依托于企业,对于行业最新动向和企业需求现状缺乏了解[4]。其次,高校土建专业大学生的自我转变意识薄弱。高校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有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就业方面也有更好的平台,因此造成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自我能力的提升缺乏应有的意识,特别是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影响我国土建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最后,相关社会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建筑行业要想向着更高、更远、更优秀发展,就必须要有具备专业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以及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为之奋斗,而当前各企业都只忙于眼前的利益,以现有专业人才的争夺为重点,在校企联合育人方面没有给予实质性的支撑,后备力量培育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土建专业的发展[5]。

2.2 土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欠缺

首先,土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不够。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将教师实践育人的部分责任转给了企业师傅,这样的做法使部分专业教师对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应有的实践能力不再重视,停滞不前的实践能力对教师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以及校企合作育人效果都有负面影响。其次,土建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与土建市场发展存在脱节。长期以来,我国土建专业在房地产行业的带动下飞速发展,各院校忙于人才数量的输出,而在质量提升和长远发展方面没有同步关注。当前土建专业教师多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但是其职业压力和后期持续性学习不足,与当前市场发展存在脱节问题。最后,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土建专业教学改革团队建设滞后[6]。校企合作最大的问题在于校企双方的责任分配和对接上,但是当前土建专业校企协作教学团队的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比如企业在选择校企协同育人的师傅上,因存在学生留不住或者因高素质员工负责校企工作而不能正常完成本职工作等问题而产生的顾虑。

2.3 土建课程教学资源挖掘不够

首先,土建专业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对外开放环境下,我国土建行业走出国门,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这对土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外,还必须要有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当前的土建教材更新缓慢,对教学资源的挖掘不足,特别是职业理念、职业精神培育内容较为缺失。其次,土建专业网络教学建设没有同步进行。“互联网+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新方向,在促进教育理念转变、拉近师生关系以及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7]。但土建专业在网络教学方面的开发力度不够,在线学习平台建设滞后,而且在平台建设中企业的参与度不够,甚至较为匮乏,影响土建专业教学长期发展。最后,土建专业校企合作实践资源挖掘不到位。高校为土建专业开设的校企合作项目重点就在于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体验到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并能体会到岗位职业精神和职业理念效果,但就实际情况看并没有达到预期,实践项目的开设和实践教师的配置都存在问题,实践资源开发利用的局限性强烈[8]。

2.4 土建产学合作机制创新不足

首先,校企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不灵活。高校和企业有各自的发展目标和各自的利益追求,因此在校企协作育人方面存在不可避免的衔接性问题。如企业阶段性生产状况与高校实习安排的冲突,企业师傅工作和参与高校教学之间的冲突以及教师参与大师工作室建设与职位晋升之间的冲突等,而当前过分规范化的制度使这些矛盾变得更加突出,影响了校企育人模式的顺利实施。其次,校企协同育人监督机制的作用不明显。科学的协作模式和制度要想取得成绩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监督制度,而当前土建专业校企协作缺乏过程性的监督体系,教师和企业师傅缺乏约束,从而会造成责任划分不明确,互相推诿的状况,而且也会使学生在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连接中缺乏应有的制度规范,从而无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全面的了解[9]。最后,校企合作育人的激励机制发挥的作用有限。制度的建立并不完全为了规范,更是为了起到激励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各参与主体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在意识到问题之后去自觉改变。但是当前的校企协作机制对于土建专业来说“刚性突出,柔性不足”,在制度中没有融入对教师和企业师傅的鼓励,也没有体现出对学生的肯定,对促进土建专业校企协作存在不良影响。

3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土建专业人才培育的思考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依然火热,但全国范围内房地产行业的退热、土建行业发展迎来低谷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该背景下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引入土建专业人才培育是提升土建人才培育质量、解决我国土建行业发展潜在难题的有效举措。

3.1 提升意识,激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院校和教师层面认知的转变。高校领导和教师层面必须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指导规划,同时也要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从而真正转变长期受市场经济影响产生的功利性办学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也要改变“动手等于应用型和能就业就是高质量教育”的错误认识,以思想认知的更新去激发土建人才培养活力。如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也可针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组织讨论会,通过这样互动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主动性。其次,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激发。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加速的人才淘汰机制,必须要有竞争意识,同时应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理念,学会利用现有资源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利用校企合作的机遇锻炼自己的实操能力,在体验企业氛围的过程中理解企业文化,了解市场发展的趋势,不断拓展专业视野[10]。最后,行业企业参与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行业企业要从长远发展的高度认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培养一批能够服务校企合作的“双师型”师傅,将高校科研教师和大学生人才吸引到企业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输出企业知识、技能和文化,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为土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为行业产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3.2 培育师资,增强土建教学的科学性

首先,土建教师必备基本能力的提升。广大高校土建教师要以行业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网络自学和高校常规培训为路径,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拓宽教学视野,特别是要关注除专业基础知识之外的其他综合性素养方面的知识,如职业精神、创新精神、思政素养等,从而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育人育才土建教师。其次,土建教师实践能力的增强。高校土建教师要走出校门,可以通过走进企业,走进行业进行创新创业辅导,也可采用参与逼真的网络实践课堂等方式,让教师更加了解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与现实企业需求以及行业发展之间的距离,并能在实践参与中不断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成长为时代所需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土建教师[11]。最后,土建教学专业的师资结构调整。采用更加柔性的外聘制度将优秀的行业从业专家和高校专业教学人才吸引到本校的土建专业师资队伍中,从科学顶层设计开始一直到具体教学环节逐层进行优化,这也有利于规避“双师型”教师培养所必须的漫长过程,当然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引入依然是土建专业项目教学有效推进的重要保障工作,不可放松[12]。

3.3 深挖资源,提升土建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整合。以土木专业人才培育定位为核心,以企业现实需求为指向,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整合,在保障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更新的同时加入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加大对实践课程和信息化、工业化、绿色建筑等新发展方向选修课程的占比,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为其就业面的拓宽提供必要支持。其次,实践基地的建立完善。土建类高校或者院系负责人要积极与各土建企业,尤其是区域性建筑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全过程化的特色实践项目,创设实践环境,强化对学生的技能培育,也要在实训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使土建专业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达到综合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同步提升,全面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教学质量[13]。最后,配套学习网站的开发完善。加大对网络土建课程的开发,以信息化技能为支撑,以真实性、探究性和综合性为原则,基于大学生的实际诉求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设置一些个性化的课程,并将重点放在健全能力拓展相关的模块课程上,打破传统课程壁垒,在校企协同育人视域下建立院校、企业为主体的线上线下融合育人路径,推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更具时代特色。

3.4 完善机制,加强土建人才培育的长效性

首先,引入土建大学生的竞赛机制。建筑类高校应向同类型高职学校学习,针对土建专业的特殊性建立竞赛机制,可以联合相关企业举办各种“技能竞赛”活动,竞赛活动可分成不同的模块进行,当然竞赛也不能局限于校内,高校要关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技能比赛,并选派专业学生去参与,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激发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以竞赛的方式打开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14]。其次,推行学生分类培养和评价机制。整合校内外的所有资源,针对不同层次和发展需求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培养方向,如建立高校校际访学或者工匠大师工作室等方式,为土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同时也要快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让所有土建专业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学习计划。最后,完善校企的产学协作机制。校企协作机制要向灵活性转变,加强沟通对话途径,同时要积极找到利益共同点以全面加强双方的多层次深度合作,比如确定校企合作的基本框架,建立校企协作工作研究室,能够针对突发的各种问题给予协商解决,也能为校企合作在课程和项目研发方面提供应有指导,以为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性指导[15]。

4 结语

为提升土建专业育人质量,解决就业难题和用工难题,高校应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进行土建专业人才培育,找准土建专业人才培育的方向,以提升学生专业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教师综合教学能力,从而促进高校土建专业教学发展和实现向土建专业行业输送更高质量专业人才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产学专业人才土建
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实施以及应用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桩基的土建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土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解析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探讨
贵州中小企业产学联合问题研究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优点和形式探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