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慕东,仇新明
(1.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2.淮阴师范学院 法政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工学结合是一种与传统学术学习或规范学习相联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与应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习者的核心目标是满足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需求。其内涵可凝练为“三化、四结合”,即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校企相结合,教学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角色与企业员工角色相结合,学习内容与岗位内容相结合。[1]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以实现企业的需求为基础。但大学受制于传统思想,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企业在人才流动与人才培养使用的制度安排上与大学冲突。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
企业的需求是驱动企业参与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动力。企业之所以在参与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投入各种资源,其目的是期望培养具有就业能力的人才,满足企业岗位工作的需求,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先前制定的战略目标实现。基于工学结合的企业需求,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实现与企业技术发展相关领域研究的进展,使企业能够在该领域获得领先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企业的产品市场;第二,快速应用高校管理技术,促进组织发展变化,提升组织发展质量;第三,侧重于实现知识在生产实践与技术开发中的运用,而非理论的研究,存储具有异质性特征的知识资本,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第四,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发展需求,满足企业发展中持续的人才需求,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2]
基于这些需求的驱动,大学采用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具有可行性。此外,工学结合课程设置的目标与工作任务要求相一致,能为学习者提供他们期望获得的结果的学习体验,使学习者与企业共同发展。同时,企业主期望学习者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明确理解新知识,而且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企业带来利益。
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新经济的要求。所以,基于传统的、以注重课堂教学、理论研究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面临诸多的挑战。
(1)学术研究的挑战。传统上,大学对教育的需求者来说,是一个提供教育服务的供给者的角色。“大学供给者的角色使投资者形成潜在的期望——供给者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3]因此,教育服务的购买方认为在制定课程或学习的过程中不必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事实上是,实践环境对于学习的效果非常重要。对学者来说,实现学术研究内容与工作场所活动一致性是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因为“不存在现有的知识地图,能够明确标出学术知识与工作知识的领域”。[4]
(2)课程设计的挑战。作为知识认证机构,大学在学习内容与类型上,一般表现出更具有权威性,而认证的结果显然符合学术标准,但却未必能满足企业与学习者的需求。而工学结合课程的设计应该更好地服务于大学、企业与学习者三方需求。但“摆脱与传统教学相关的意识形态或传统模式的束缚对很多大学来说是一个挑战”。[5]因为,学习的结果与企业的业务需求相一致,需要一种密切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的实现需要在学习者、学者、企业与大学管理者之间实现课程资源权力的重新分配。
(3)课程制定的困境。工学结合的课程需要工学双方联合设计。理想的课程设计的目标与合作伙伴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课程所选择的内容要经过工学双方共同审核,以确保大学教学标准与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教学的设计要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学习行为需与其工作角色的要求相一致,同时能够促进企业的相关战略目标的实现。这种基于工作环境设计的课程服务于这样的理念:学习者个人是在企业的引导下发展的。企业需要借助这种课程学习来促进其发展变化。因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个体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实现提升。
(4)实现高效学习的挑战。工学结合情境下,学生面临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单一的校园环境的学习情境,大学需要采用更主动、复杂的管理方法来实现高效学习的挑战,这种管理方法使知识真正与工作场所的生产实践实现整合。成功的工学结合需要在大学与工作场所的管理者、初学者之间建立伙伴关系,而发展和维护这样的伙伴关系需要时间和精力,这对从事传统的学术研究与课程教学的学者来说,需要涉猎其从未经历的行业实践领域,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组织,在人才与技术方面与大学的开放性不同,具有一定封闭性,在生产实践的制度安排上与大学的课程实施上也存在一定的冲突。
(1)人才、技术专有性与高等教育开放性冲突。工学结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与交流;二是技术研发的合作。在人才培养与交流方面,高等教育具有高度流动性特征,因为人才的流动为大学带来新的思想或技术,能够促进大学人才的培养与学术思想的交流。但企业在人才交流与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技术与人才是企业的专有性资产,是竞争实力的根本基石,人才流动与培养与企业知识产权息息相关。企业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的流出,易为竞争对手获取,威胁企业专有技术的优势。在技术研发面,产学之间存在目标差异。大学以论文的输出作为主要目标,而企业则以新知识、新技术产权的劳动保护寿命为目标,不被竞争对手超越,使之成为企业的专有性资产,为企业竞争赢得优势。此外,学习者知识产权意识的薄弱,也使企业与大学在人才、技术交流方面存在企业技术泄密风险,使企业在工学结合方面有所顾忌。
(2)课程实施与生产运营冲突。课程实施与生产运营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产学研之间在时间、空间、人员安排与资源配置方面的冲突。时间资源配置的冲突,企业主要表现为生产作息时间与学校实践教学时间的冲突;学研方主要表现为,在企业实践教学的时间与学校理论教学的时间、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时间与自身科研活动时间冲突。空间资源的配置冲突,企业主要表现为生产的车间与学生实践占用车间的冲突;学研方主要表现为企业技术研发与教学活动、科研活动所需要的实验空间冲突。在人力资源配置的冲突,企业主要表现为生产工作中技术工人的配置与学生的实践指导工作中技术人员的配置的冲突;学研方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的人员配置与企业技术研究的人员配置冲突。设备资源配置的冲突表现在学生工作学期,企业面临产品生产所需的资源与学生工作所需要的资源的冲突,若让学生承担正常岗位工作,必须予以专业的技术工人加以指导,使人力资源低效使用。
大学与企业在知识与技术研发领域具有优势互补的特征,能够促进工学结合的形成。在课程制定中,企业实践层面的专家能够预设工作场所环境中,可能出现各种错综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促进企业业务发展的建议;学者能够在工作场所不同的背景条件下,依赖工人的隐性知识,更好地在工作场所传授与工作实践相关的系统理论,使学习者将工学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这些可能的实现需要产学组织的员工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当下大学与企业伙伴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一是由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发展;二是合作关系与高层管理密切相关;三是企业与大学合作不再局限于某一问题解决的需要或技术需求,而是与企业战略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变化源于产学之间长期沟通与权力关系的重新分配,是基于开放的产学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形成的。
(1)建立开放的产学合作关系。第一,产学之间理解彼此合作的门槛与需求。参与合作的工学双方都有一定的门槛或边界,企业关注的焦点是知识应用,希望大学能够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大学强调理论知识,更期望实习学生能够在企业工作环境下运用理论知识,形成实践创新能力。合作双方需要理解彼此需求与意愿以及明确合作的边界,拓宽大学与企业利益的共同领域。第二,产学双方实施多元化教学。工学结合假设: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能够完全理解工作的本质,将操作技能与理解能力整合。但实际上学习者并不能完全从研究的领域获得一个学习的方法以回应工作中的问题。[6]只有通过持续的学习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者运用提问、批判性分析与反省性思维训练等方法,才能促进学习者获得回应工作中问题的方法。
(2)培养合作关系。第一,促进彼此对合作门槛认可。合作门槛的认可是通过合作伙伴之间直接、真诚的协商,明确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角色与对存在的风险的认同中形成的。[7]大学与企业的联络人共同准备内部讨论的相关内容的草案,承诺资源供给和减少合作运行中的约束条件与影响因素,包括向对方介绍组织文化、规程、体制和常用的“语言”,理解每个操作的约束和参数,并评估潜在的风险。第二,工学之间建立非正式制度。当企业与大学的员工通过彼此交流,获得对处理事务的规程与方式的较深的认识,能够缓解组织规程限制,增强彼此相互吸收额外知识的能力。[8]伙伴关系的形成是以行使嵌入于工学关系的复杂性与话语之中的权力为中心的。这样的权力需要被可感知的信任管理,而企业与经常互动的大学员工之间的信任,能很好地理解业务促进学者的科学研究。所以,需要存在一个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直到工学合作计划的完成。
学者需要从传统单一的“教、研”向“工作重心、工作目的和实践”的角色转变。这意味着学者身份的转变:即从学科专家向一个合作促进者转变。诺尔斯(Knowles)发现,给成人提出建议“帮助成人学习需要解放与管理背景环境相关的意识形态与在何时接受成人教育学的假设——学习者自己决定应该学习什么、应该如何学习、用什么证据表明学习已经发生”是一个难题。[9]
(1)由教学研究者向环境引导者转变。工学结合的伙伴关系意味着学者不再是教学行为主宰者。学者需要脱离长期主宰大学的知识,即一种显性的可编码的知识环境,进入一种无形的、非编码状态的职业知识环境,威胁现存的“知识—权力”的关系。学者参与工学结合,依照企业的要求制定学习单元,需要从一个以教学、研究为主导角色向创造有效学习环境的引导者身份转变。
(2)由学者向合作促进者转变。根据能力、态度与责任感选择合适的学者对工学结合合作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关键的。他需要理解如何实施奖励与课程内容服务于企业组织的需求;需要对工学结合的课程予以理解、接受,并提出课程实施的方法。“在动态工作环境中,开发隐性知识的技能,这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是不容易的”。[10]工学结合要求学者在战略规划方面拥有系统的知识基础,这能够很好地理解组织战略发展方向,明确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差异。
在工学课程设计实践中需要强调隐性知识开发、使用多元交流渠道、设计课程学习的有效方法、给予课程内容选择的弹性。
(1)强调隐性知识开发。隐性知识的开发为大学与企业建立学习伙伴关系提供了关键性的动力,其重要性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是促成工学结合制度安排的学者需要获得工作场所(也是学习场所)运行所需的隐性知识,这需要时间和持续的谈判,并需要通过学习者与管理人员获得验证;二是将学习者在学习场所获得领导与管理的知识,很好地转化为隐性知识。工学结合基于这样的假设:组织开发的新知识在本质上是隐性知识而不是显性知识。大学通常被认为是“显性知识产品”的销售者,工学结合使大学从以可编码的显性知识的形式,向帮助开发隐性知识提供服务的角色转变。服务的本质是促进那些能够带来重要收益、为工作场所的业务增值的隐性知识的开发。嵌入这些服务需要学者开发与企业业务相关的隐性知识,以促进那些具有职业性与社会意义知识的转移与构建。
(2)建立多元交流渠道。网络化理论认为,组织之间联系较弱更适合可编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而紧密联系则适宜引进不可编码的隐性知识。[8]紧密联系的渠道有通过技术媒介(如电子邮件、电话),实地调研、面对面对话等形式。而且,与一些企业网站和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也会增加学者的隐性知识。当多元化的交流渠道拓宽知识基础、加强合作伙伴关系时,学者应公开此前设计的工学结合课程,并使之简化,使学习者与企业的利用相关者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3)设计有效学习方法。大学与企业组织发展学习伙伴关系时,企业需要一个明确定义的战略目标去改变自身,期望获得新的学习。基于此,工学结合中的学习成为一个产品(获得知识或技能的项目)和过程。学生与企业清晰地知道这个产品(获得一个有结果的学习),但不太注意学习的过程,所以需要高效学习方法。Hager认为,“高效学习重新定义了现有的模式和规则,包括创建新的学习、重塑学习环境、学习者通过自学,实施组织和工作实践”。[11]实践学习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涉及社会、文化和个人身份的认同,是以整体性的、全人教育为中心的。所以,需要营造一个理解组织文化内部动态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在企业实践环境中有效获得知识与技能。
(4)弹性选择课程内容。大学经历了一个漫长学科认证的过程。这些学科以显性知识为基础,以至于他建构的学科内容能够被这个领域中的每个人理解。然而,在面对真实世界中实践学习的需求时,工学结合驱动课程教学与学习策略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虽然,大学所认可的学科领域的内容与组织期望的战略方向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仍然需要一定的改变,使其具有一定弹性以适应组织战略发展需求。为了满足个体与组织学习的需要,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学习过程的安排上需要有一定的弹性。管理与主管人员需要向学习者介绍他们的职责与机构,以实现优化学习。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做好实践学习的准备,希望学者能够帮助他们决策选择学习方法。所以,课程实施的弹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