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雅玮
(盐城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最早倡导和建议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0世纪30年代,国内沈履、丁瓒等人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期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关注并迅速发展。通过文献查阅发现,40多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相对有限,其中对于两者结合及相互影响的研究分析中,偏向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其研究比较泛化难聚焦。因此,从认知、实践和价值维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有现实意义。
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发展三个阶段,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模式、实践操作和方法创新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结合社会现实发展及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教育意识淡薄,管理目标不清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教育知识体系难构建和心理咨询意识难自主两个方面。一般高校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主要是通过书本,获取知识途径是课堂和网络,相对单一的路径来源使大学生难以建立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不够,大学生对待心理咨询的态度不够积极主动,遇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一般认识是确定自己没有问题,即使有明确问题也不想让别人知道,认为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解决。对心理咨询的认识狭隘等同于有心理问题,所以在遇到正常的成长问题与心理困惑时,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或找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被动性,高校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度不够,发挥自我意识的全面性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动输入理论知识,缺乏对典型问题的积极预防和主动干预,在具体教育过程中,不但难以实现最大程度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也限制了教育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是教育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办学条件和资源有限,学校领导考虑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会向规模建设、生源扩招及科研管理机构发展投入倾斜,同时,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成果又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所以各高校实际投入自然难以达到优质配备要求。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量与质的现实差距,教育部指导文件对高校心理管理师资和课程安排有明确要求。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原则上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1]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强调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除课程学分、课时、师生比要求不变外,进一步要求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辅导员每3年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支持其攻读心理学相关专业学位。[2]近年来,国家和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逐渐重视,师资队伍规模得到不断扩大,“量”的问题得到解决,但离“质”的达标还相距甚远。
三是教育统筹不够,价值主线缺乏。教育部党组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管理措施等,但当前一些高校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顶层设计缺乏超前与全局的统筹谋划,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不够。指导纲要凸显了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取向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大学生因处于特定的成长时期和具有鲜明个性特点,诸多心理困扰问题的产生与个体价值标准迷失密切相关,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教育内容逻辑联系不紧密,教育目标价值主线不清晰,难以做到在统一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推动大学生用正确的价值观调适心理上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根本上解决心理迷茫和困惑问题,真正将系统化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其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滞后主要包括制度体系建设、责任义务明确、目标任务考核、解决方案完善、咨询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
四是教育对象复杂,心理需求多元。大学生虽然进入青年期,但是依然是“未完成的人”,面临着心理成长的发展任务。关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引领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社会转型加速、经济发展迅猛的进程中,大学生的心理生活不断拓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复杂性特征。大学生的情绪强烈而又多变,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择业求职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愿望,但是由于面对一定的压力,很容易表现出浮躁的心态。一些大学生心理需求过高,由于缺乏正确稳定的价值观,表现出道德品质偏低、社会支持不足、精神生活失衡、理想信念缺失等情形。毋庸讳言,文化生态多元开放、全球化经济发展浪潮等外部因素及青年自我同一性危机等内部因素共同作用,激化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混乱、物化和失范,引发大学生心理生活的失衡与失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体应遵循的主导价值规则和行为规范,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3]奥尔波特指出:“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4]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民众价值共识和聚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与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且重要。
价值观是个体深层的心理建构,是个性倾向性的核心,指导着个体的行为,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成分,与个体心理健康关联。大学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但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多元价值观念复杂、社会思潮并存的当今社会,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价值理念的不确定性使其出现质疑困惑的消极心理,遇事难以做出正确判断。不同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顺应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要求,符合中国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观念,在我国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引领并要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大学生作为现实的人,其教育思想来源必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既满足个体需求又符合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科学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健康理性积极进取的心理,从而实现心理的疾病防治、完善调节和促进发展的健康教育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5]我国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思想理论,表达了人们应当具备的价值理念和观点态度,规约人际交往和调节社会心态,是看待社会现象的评判标准和实践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的交流与意识的碰撞,在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把正确的思想理念传达给教育的对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包括专业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人员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实现三类群体的沟通协作,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职工作,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专业心理咨询师做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思想疏导,教育学生探索心理问题的价值根源;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人员做好信息的把握,第一时间与学生沟通协调并做好跟踪服务。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应坚持价值导向这一问题,在学术界始终观点不一。部分心理健康工作者受西方心理理论“价值中立”原则的影响,片面坚持“让学生成为自己”,对价值观教育和道德判断避而不谈。持这一观点的人,忽略了价值观生成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在影响,漠视了价值观引领对个体人格健全的深层塑造。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6]价值观坚定的大学生在面对义与利、群与己、成与败的发展议题时,能够有效避免判断偏差、取向模糊、观念错误的思想决策,从而很大程度上克服以紧张、焦虑、不安、自责、内疚为症状的心理冲突,久而久之,强化自尊感受,提升生命意义感,塑造健全人格。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和谐发展,必须要在思想上加深认识,把引导学生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自觉地、主动地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向引领,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自己、他人、国家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坚定信仰,勇于担当,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个体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发展,不能脱离主体对社会规则的尊重、 理解、认同和运用,而只关注“纯粹”的心理健康。[7]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应对消极因素对心理的影响,形成自我有效认知和调节机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发展。
马克思说:“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8]个体依托社会而存在,社会是个体复杂关联后的社会,因此人是社会的存在,个体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意识思维和社会关系等,人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产生心理意识状态的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和改造,同时构建行为心理意识。人和社会之间是相互影响互动的辩证关系,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个体的价值观形成于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影响个体价值观的形成,相近或共同的价值观念组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个体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拥有自我认知意志和自我调节并相对稳定性,个体通过稳定的价值观认识实践目标和价值追求。
个体价值观念引导人生态度和调控行为实践,从而会影响个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个体存在环境及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包含社会的内容,个体不仅应保持心理健康,而且还应该与社会共同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体在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中,通过自我实践认识自我和社会的综合评价标准,它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内部调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正确判断个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并实现自我调节,增强个体自我防控能力,有效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认知层面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其塑造健康心理人格的必要前提。
个体的需求决定了实践的目标,个体在自我需要满足的实践行为实施过程中形成心理人格。实践效果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判断标准,进而对个体心理人格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实践行为的目标确定性是个体行为的动力和内在特质,大学生因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社会经历和社会关系的差别,个体的意识存在千差万别,其中每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的心理健康。个体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其行为选择,大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自我发展取向在实践层面有确定的目标定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思想意识领域里的认知和判断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发挥也需要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体行为自主性和实践目标确定性的有机结合的产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对于增强行为自主性,强化实践目标确定性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大学生实践层面重视目标性与自主性的结合,充分发挥自主性实现其确定性的实践目标,因为实践是客观现实的能动性活动,个体实践效果好,个体行为能力就会得到肯定,个体心理自信度得到增强,而此时个体健康心理人格塑造能力会得到正强化,正向激励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的塑造。反之,在实践结果遭遇挫折的情况下,个体的行为能力可能会遭受质疑,这对个体健康心理会产生负面消极影响。
个体的存在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与统一。感性意识是个体对于客观存在的直观感受,理性是个体对于客观事物或自我行为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人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价值观层面理解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具有更高层次,人一旦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会对实践行为做出理性的认知和理性判断,价值观层面的理性和感性认知对于个体健康心理构建作用也很重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把握和理解大学生的感性意志,运用正确的理性认识调节情感,正确剖析人的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意志,找到将感性在理性基础上得以合理调节的方法和路径,提升感性认识并实现将感性认识转化成对个体心理调控的自我意志能力。一旦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并形成理性的情感意志,大学生便形成了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实现了对心理人格的自我调控。在价值观层面协调和统一大学生群体的理性与感性意识,缓和理性与感性的对立。具备健康心理的大学生成为感性与理性协调统一的共同体,不但有效把握了自我心理动向,而且能够增强理性认识能力,引导其正确选择行为趋向,达到理性认识能力和情感调节能力的价值实现。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优势。[9]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实现协同推进。
从内部看,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论述,要充分关注个体的心理需求。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是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心理素质是大学生个体素质中重要的环节,包括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人的需要”,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等联系在一起。马恩对人的心理需要的相关论述,为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学前提。从外部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且为其发展提供了科学保障与政策支持。一方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和主力军。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都挂靠在党委学工部门,绝大多数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学科背景,而绝大多数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是学校的党政领导和一线辅导员,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提供了明确的方法论原则,对个人实践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和系统总结,为解决问题提供一般性的原则理论体系,对于个体在社会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他人、社会和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大学生能够更积极地适应和相信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他们易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接纳,并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10]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有具体体现。一方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通过培养大学生对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价值认同提升其心理健康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人格、政治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健康。另一方面,我国在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从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教育部专项文件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发挥提供了政策保障。通过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主流思想意识,而且有助于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教育的推进。
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11]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具有鲜明的群体特点和时代特征,需要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统一的社会意识,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他们需要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对待工作和实践人生,准确甄别善恶美丑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时代发展和个体需求,通过教育内化并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实践,促进个体心理人格朝着积极正向发展。作为个体价值判断标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提供了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践行个体行为提出规范性的原则,大学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要求,规范个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努力增强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传递正确的科学理论与理想信念,把思想规范要求转化为行为评价机制,从而实现正确评价和引导个人价值观念与实践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协调心理和行为并做出准确评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的过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可以形成和谐的心理动机以及积极的行为趋向,在此过程中达到心理与行为相互协调,使个体实践行为符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