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以Unit 6 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为例

2022-03-17 09:29
英语教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鱼翅鲨鱼语篇

李 昀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主题语境列为英语课程内容的六大要素之一,并明确指出“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即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教育部 2020)。

由于《课程标准》的引领及其本身所蕴含的较强实践指导意义,我国高中英语教师和相关专家学者,就主题意义和单元整体设计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程晓堂(2018)提出应围绕主题和语境设计教学目标,围绕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以主题和内容为主线、以语言为暗线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将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情感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合理安排主题意义探究与聚焦语言知识的学习活动。

一、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

本堂课是阅读课,文本内容是新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6的核心阅读语篇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该文本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主题群为“自然生态”,子主题语境是“人与动植物”。文本通过一部著名的电影《大白鲨》引入话题,描述了鲨鱼被人类认知为危险动物,以及人类吃鱼翅的习俗,从而导致鲨鱼被大量捕杀的客观情况。从单个语篇来看,文章主要陈述鲨鱼所遭受的伤害;从单元主题来看,其深层次意义是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因此,通过语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态度,以及带着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

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语言素养普遍较好,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关注度较高,但部分学生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便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本单元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学生对鲨鱼相关话题也储备了一定的知识。在本堂课授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Starting out内容。通过预习单元词汇,对有关词汇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学生对说明文结构有一定的背景知识,虽然可以运用已有语言知识完成课堂活动,但是进行更高层次思维活动仍需要教师的指导。

二、教学设计思路

(一)把握教学核心内容

在备课阶段,教师深入研读语篇,对文本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在主驱动任务的牵引下,分析题目《鲨鱼是危险的动物还是濒危动物?》所蕴含的意义;梳理文章主线,分析语篇类型;作者在文中从两个层面分析题目,由于电影《大白鲨》的影响及媒体的宣传,人们过去认为鲨鱼是危险的动物,而随着人们对鲨鱼恐惧感的与日俱增,以及人们吃鱼翅的习俗,大量的鲨鱼被捕杀,它们又成为濒危动物。文末,作者进行总结——在众多鲨鱼保护者的努力下,人们对鲨鱼保护的观念日益增强。文本主要结合真实情境,深入分析鲨鱼濒危的深层次社会原因。

(二)培养思维品质

结合文本特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思维品质的发展。在阅读过程中,在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对人与鲨鱼的关系、吃鱼翅的习俗,以及鲨鱼保护等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以逻辑为起点、批判性为过渡、创新性为重点的三维立体化思维品质提升训练模式。

(三)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本堂课围绕“人与自然”主题语境,结合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借助填空、问答、选择、观点表达等任务引领,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尤其在迁移创新方面,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把课文内容与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起紧密联系,实现英语学习活动的高效性。在整个课题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对信息的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内化与运用、归纳与提炼,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

围绕单元主题语境,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教师要进行单元整合设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一)语言能力目标

借助语篇知识,理解文本话题、分析作者写作目的、梳理语篇结构。

(二)文化意识目标

通过学习文本,形成保护自然的观念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成为保护鲨鱼的一员。

(三)思维品质目标

应用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电影《大白鲨》和人类吃鱼翅的行为对鲨鱼造成的伤害,并通过思考如何保护鲨鱼锻炼创新性思维。

(四)学习能力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优化英语学习策略,增强阅读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并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拓展学习资源。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理解类活动

Step 1:创设情境,唤起旧知

(1)导入话题。

教师展示和家人去青岛极地海洋世界游览的照片,并展示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部分动物的照片。通过生活化的真实情境导入话题,然后提出问题:“Among all the animals,which one is impressive to you?Why?”

【设计说明】通过生活化的真实场景激活学生已有语言知识和学习兴趣,储备相关词汇,为引出主题作准备,也为接下来的梳理文本结构作准备。

(2)分析题目。

在阅读前,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语篇题目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的含义,并提出问题:“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题目的含义,通过题目信息推测文章内容。哪个词说明鲨鱼的情况更恰当呢?到底是危险的动物,还是濒危动物呢?以此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Step 2:梳理、概括,整合信息

(1)让学生速读课文,分析、总结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章的结构类型。

任务 1:Choose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A.To criticize Peter Benchley’s misleading description of sharks in his book and advocate the protection of sharks.

B.To explain people’s misunderstanding of sharks and raise awareness of shark protection.

C.To inform people about sharks and recommend the film and the book to them.

任务 2:Fill in the blanks(见下页表).

Passage Structure Passage genre Sharks:dangerous or endangered? raise a question Part 1 Para.____Sharks are dangerous.Part 2 Para._____Sharks are endangered.analyze the problem Part 3 Para._________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__________________.make a conclusion The passage is a/an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读全文,教师通过问题引领他们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类型,将文本分为三个部分:part 1:提出问题;part 2&3:分析问题;part 4&5:得出结论。学生从框架入手,通篇理解文章,保证了阅读的完整性。

(2)让学生再读课文,梳理细化语篇细节内容。

通过一系列英语学习活动,启发学生思考并探索鲨鱼成为濒危动物的原因及过程。

任务1:提出问题:“After seeing the film,what did people think about sharks?”让学生通过锁定细节,总结、分析电影《大白鲨》使人们对鲨鱼产生敌意。

任务2:让学生选择正确的陈述。

A.People were frightened of sharks.

B.People were friendly to sharks.

C.Many people regarded sharks as dangerous animals.

D.No people swam in the sea because of sharks.

E.People fished more sharks to kill them.

F.Killing sharks became people’s consensus.

任务3:学生通过完成流程图(见下图)总结捕鲨鱼的过程。

任务4:学生回答问题串。

1.What caused a deep change in Peter Benchley?

2.What did Peter do from that day on?

3.How do you understand“Sharks don’t target human”?

【设计说明】教师设置问题,引领学生深层次阅读文章,使他们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学习语言,锻炼批判性思维。在《大白鲨》上映后,人们对鲨鱼产生严重的敌对态度,从而导致大量捕杀鲨鱼的情况发生。加之人类割鱼鳍的行为,导致鲨鱼的数量急剧减少。《大白鲨》原著的作者意外看到渔民捕杀鲨鱼的场景,进行了反思,转变了态度。在学生阅读的同时,通过短视频的视觉冲击,让他们深刻领悟人类捕鲨鱼、割鱼翅等行为的残忍,从而惊醒人们拒绝吃鱼翅,完成“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中“人与动物”这一子语境的认知,从而提升其思维品质。

(二)应用实践类活动

Step 3:内化课文内容,基于话题与内容表达观点

Task:Take down reasons why we should not eat shark fins.

【设计说明】本环节旨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人们不能吃鱼翅的原因,引导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正确看待人类吃鱼翅这一行为。同时,让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内化所学内容,完成输出任务,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

(三)迁移创新类活动

Step 4:课后作业

Task:Suppose you are Li Hua,your foreign friend Emily invites you to eat shark fins.Write an email to refuse the invitation and tell her the reasons,using expressions we’ve learned today.(About 80—100 words)

【设计说明】本环节旨在把课本上的阅读内容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运用课上所讨论的及所学习内容,进一步深化对主题语境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通过对具体语篇意义的解读和表述实现的,是课程内容的主体,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梅德明、王蔷2018)。教学目标是防止教学偏离主题意义的最重要的“指挥棒”。

课文围绕“鲨鱼是危险动物还是濒危动物”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引发思考。主题意义是保护海洋动物,保护大自然。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整合课程六要素,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将语言知识学习、文化内涵理解、语言技能发展和学习策略运用融合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类相互关联的语言与思维活动中。任务设置从易到难,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探究答案。

教师在研读语篇的基础上,围绕“鲨鱼是危险动物还是濒危动物”这个主题,设计了如下学习活动:首先,让学生置身于“海洋动物”这一主题语境中,思考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海洋动物;其次,让学生依托语篇,了解鲨鱼从人类所认知的危险动物变成濒危动物的客观情况。学生通过通读课文和细化文章内容,了解鲨鱼濒危的客观原因,为进一步讨论主题意义奠定了语言、文化和认知的基础。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学生结合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吃鱼翅的情况,借助多元辨析与批判性思维,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题目内容和文章细节信息,教师运用相关设备、技术和网络软件,包括电脑、卡西欧电子词典、投影、网络平台等,搭建移动学习平台,扩大了课堂空间,丰富了学习资源,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实现了大容量的课堂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多元化和高效化。另外,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阅读活动层层深入,从整体阅读到细节阅读、再到批判性阅读;思维活动步步展开:通过阅读课文获得作者观点,通过课堂活动获得他人观点,客观、理性地分析问题并表达个人观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形成了保护自然、爱护动物的认知。

猜你喜欢
鱼翅鲨鱼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鲨鱼
鲨鱼来袭
鲨鱼之最
背负恶名的鲨鱼
名人吃喝那些事儿
鱼翅到底什么味
朱德巧设“鱼翅宴”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