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瑾 闫 小 郝妮娜 彭紫新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 江苏·南京 211198)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既对新时期志愿服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PBL(基于项目的学习或项目学习)理论是一类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学、药学等实践性较强的高校,引入PBL理论,构建新型高校志愿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高校志愿服务水平,推动志愿服务长效化。
志愿服务在近40年的持续发展中,活动领域不断扩大,活动形式更加丰富,随着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服务动机不单纯:部分志愿者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利益倾向,严重降低了实践育人效果;招募体系不严格:招募途径单一,志愿者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共同目标;培训内容不系统:培训环节承接招募环节,普遍缺乏对志愿者的系统化培训以及对培训效果的维持;服务效果不显著:志愿者队伍不固定,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导致服务效果不佳;服务机制不完善:志愿活动后不能总结反馈,严重影响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志愿者的积极性也会遭受打击。因此针对高校志愿服务存在的以上问题,本文将探索出志愿服务可优化的路径,为高校探讨培育和弘扬志愿精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大学生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要切实把志愿服务精神转化为工作实际成效,本文深入分析统计数据,探索基于PBL理论的高校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以期提高高校志愿服务质量。
本次调查以中国药科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院系专业学生展开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涉及五个一级指标:当前志愿服务内容以及现存问题、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志愿服务宣传模式、志愿服务评价机制以及对PBL理论的认知,在一级指标下又细分为19个二级指标。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58份,回收有效问卷137份,问卷回收率86.66%。其中,95.93%的调查对象为志愿者,其中57.72%的数据显示调查对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30小时,因此问卷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3.1 建立学科化志愿项目有利于提升志愿服务长效化
对志愿服务涉及学科内容的调查中,调查结果显示58.39%的调查对象表示自己更愿意参加基于学科方向的志愿活动项目,其中77.5%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参加团体志愿活动项目。开展学科专业团体志愿活动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志愿活动的参与度,加强志愿者群体的向心力。
3.3.2 打造多元化团队角色有利于提升志愿服务长效化
对志愿服务活动角色担任意向的调查中,结果显示,73.72%的调查对象偏向于实干志愿者,18.25%的调查对象偏向于担任志愿者团队的管理者,8.03%的调查对象偏向于成为志愿活动项目的创新开拓者。综合数据分析,增加志愿者数量,扩大志愿者基数,形成金字塔型志愿服务团队,合理分配开拓者、管理者、实干者的比例和分工,可直接提升志愿活动的参与度。
3.3.3 组织合理化服务项目和频率有利于提升志愿服务长效化
对各类志愿项目意向的调查中,结果显示,46.72%的同学更愿意选择社会机构服务类项目,32.13%的同学愿意选择弱势群体关爱类项目,21.17%的同学愿意选择支教实践类项目。交叉分析各类志愿服务项目的服务频率倾向中,基于社会机构服务类项目、弱势群体关爱类项目、支教实践类项目的调查对象中,分别有 51.56%、45.45%、51.72%的同学均希望两周一次开展志愿活动。综上分析,开展两周一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调整现有的志愿项目,可以增加服务对象的体验感和志愿活动成效,进一步推动长效化志愿服务机制的建立。
3.3.4 开拓创新化宣传模式有利于提升志愿服务长效化
对志愿服务宣传模式的调查中,结果显示,81.02%的调查对象认为网络媒体平台,如QQ、微信等,以及学校志愿组织的招募双选会对志愿活动的宣传号召力有很大影响。结合数据立体化呈现,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网络媒体平台宣传和学校官方志愿组织招募双选会有强烈的认可度,因此可以将网络媒体作为宣传的主要维度,可增强志愿服务的号召力。
PBL理论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在教育等多个领域中实践推广。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基于PBL理论开展志愿服务模型设计,实现PBL理论在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化、常态化[1]。
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问题全面了解志愿服务目的意义,可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热情,实现自身价值。基于PBL理论的志愿服务设计,将志愿服务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项目为基础。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将志愿服务与学生所学、所长相结合,显著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参与度与成就感,从而实现长效化。如药学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学,定期在周围社区开展用药安全知识普及等专项活动,提高居民安全用药意识。在打造新型服务项目、丰富志愿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从发展需求出发,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保证志愿服务质量[2]。
以基地为平台。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结合信息化手段,开拓线上服务,探索开发“互联网+志愿服务”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服务。
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线上信息分享平台。通过新媒体在线对志愿服务进行记录和统计,形成学生独有的服务数据和志愿者库,用于志愿者的线上统一管理、宣传志愿服务资源、发布相关信息等,加强成果宣传,彰显新时期志愿者精神面貌,以扩大志愿服务育人效果。二是建设线下的志愿服务基地。高校应重视志愿服务基地建设。通过对政府部门、企业的深层次相互了解,分析其内在需求,共同打造大学生能够长期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大力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在持续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与服务部门的沟通交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加深行业了解,提升服务质量和参与热情。
以反馈为指标。为促进学生对项目形成持续性关注,需要完善评价反馈体系。每组志愿者定期填写志愿服务表,记录服务时长,汇报志愿服务项目进展,以志愿活动中的问题为讨论点,分析总结,更新改进,有助于下一次志愿活动的顺利开展,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机,激发潜能。同时可以有效锻炼志愿者表达能力,提升志愿服务效果。
本文PBL为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着手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健全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构造出富有多元创新力的志愿服务系统化工程,切实从根源上解决目前高校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校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