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时仪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市 200234)
《朱子语类》是朱熹与其门人讲学问答的实录,也是文人口语的实录,既有讲学时引经注的雅言旧词与朱熹解说所用白话口语的历时层次差异和历代记录修订的差异,也包含有不同地域不同阶层门生弟子各自习用方俗词语的差异,具有各种性质和各种层次的言语成分,反映了朱熹的思想演变脉络和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语言的使用状况和古今汉语文白演变的概貌。下文拟就其中“黑腰子”“没口匏”“无心、有心”“无意、有意”“心不在焉、心不在此、心不在躯壳里、心不在壳子里面、心不在壳子里”“心在、在心”“用心、著/着心、下心、用心著力、专一用心、著心费力、注心著力”“无所用心、心无所用”“心上、心中、意中、上心”及相关词语略作探讨。
“黑”有“黑色”义。如:
谓如五色,若顿在黑多处,便都黑了;入在红多处,便都红了。(4.64)①本文所据为王星贤点校本,中华书局1986 年版。括号内为卷和页。下同。
又有“黑暗”义。如:
夜亦不举烛,只黑地,主祭一人自去烧香祷祝了。(90.2321)
由“黑暗”引申有“迷惑,不清晰明白”义。如:
若非刘质夫、谢上蔡、侯师圣之徒记得如此分晓,则切要处都黑了。(27.699)
尧舜三王治天下,只是理会这个。千百年来无人晓得,后都黑了。到程先生后,说得方分明。(61.1464)
“黑”还含有“遮蔽隐晦”义。如:
某尝说,陆子静说道理,有个黑腰子。其初说得澜翻,极是好听,少间到那紧处时,又却藏了不说,又别寻一个头绪澜翻起来,所以人都捉他那紧处不着。(64.1586)
此例为朱熹评说陆九渊讲学特点,黄义刚录。黄义刚为抚州临川(江西)人,“黑腰子”似为当时俗语。①如清吕留良《四书讲义》卷二十一《论语·子罕》:“其所为博者不过鱼筌兽蹄,其所为约者亦禅氏干屎橛、江西黑腰子而已,岂颜子择中勿失之学哉。”卷二十七《论语·卫灵公》:“时文讲一以贯之句都在云雾中过去,才稍稍诠发,又看作江西黑腰子,直是无可如何也。”“腰子”是肾脏的俗称,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黑腰子”似以“黑”的“遮蔽隐晦”义修饰“腰子”来表达“遮蔽的紧要部位”义。②现有辞书未收释。
检其他文献用例如下:
清吕留良《四书讲义》卷二《大学》:“仁敬慈信即是至善。或云若作至善看可胜鹘突,是将至善另作一物看,为陆子静黑腰子也。止于仁尚非至善则亦不可名仁矣。此说能误人,故正之。”
清唐鉴《学案小识》卷十一《待访录·濮川陈先生》:“天生子静于南渡以黑腰子乱学术,则必生朱子以接孔孟之传。天生阳明于明季以满街圣人混儒释,则必生杨园以续程朱之统。”
清朱轼《驳吕留良四书讲义》:“湛若水教人随处体认天理,亦近似好话,然其所指之天理乃子静之黑腰子也。”
诸例中都涉及陆九渊的黑腰子,然皆未作解释。又如:
清王云翔修、李曰瑚纂《(乾隆)重修蒲圻县志》卷十一《人物志》载:李康秦,“于书观大意而已,自谓有得于性命之旨,参之二氏家吉亦无不合。然观其所著撰,大都以习静为宗,迹良知家半夜黑腰子耳。下笔颇兀奡不羁,惜未能绳于法要”。
例中说李康秦所著撰追迹黑腰子。再如:
清陆陇其《松阳钞存》卷上:“庐陵王勉轩见而极取之,批曰:戒惧中本包有格致工夫,异端之所以借口者皆举《中庸》首章不用格致工夫为词,此金溪黑腰子所由来也。揭出此条快极,快极,有功后学不小。按勉轩不免过誉,然似与先生此条有发明处,故附于此。”
例中指出陆九渊的黑腰子所由来。考明陈建《学蔀通辨》前编卷下:“朱子谓他说到那险处又却不说破,却又将那虚处说起来。象山一生讲学是用此术,《象山文集》篇篇是此弊。朱子又尝谓子静说道理有个黑腰子,常是两头明中间暗,即此也。此象山遮掩禅机,被朱子晚年看破。”陈建指出黑腰子常是两头明中间暗,认为这是陆九渊遮掩禅机。又考清李绂《陆子学谱》:“黑腰子三字乃禅家不通鄙语,朱子偶然称引,门人遂笔之于书,可谓无识,吾辈复何为数举之耶。”李绂指出此为禅家不通鄙语。
综考以上诸例,“黑腰子”似有“遮蔽隐晦的紧要部位”义,意谓卖关子,故意含隐不说破关键内容。
匏是葫芦的一种③即瓠。《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毛传:“匏谓之瓠。”,亦作“瓠”“瓠”“瓠蘆”,果实老熟后小的可作玩具,大的可剖制成容器盛水或酒,还可作乐器。葫芦口指主体上部与藤蔓相连接的细长部位,相对下面膨大的主体好似向外突出的嘴。“没口匏”即“没口的葫芦”。如:
《谈苑》说李文靖没口匏事,极好,可谓镇浮。(129.3086)
例中“没口匏”喻沉默寡言或很少说话。李文靖即李沆,北宋名相,以清静无为治国,辅助真宗“咸平之治”。据《朱子语类》载,“李文靖重厚沉默,尝寓京师,亦少出入。”(129.3086)“李文靖为相,严毅端重,每见人不交一谈。或有谏之者,公曰:‘吾见豪俊跅弛之士,其议论尚不足以起发人意。今所谓通家子弟,每见我,语言进退之间,尚周章失措。此等有何识见,而足与语,徒乱人意耳!’”(72.1817)考元脱脱《宋史·李沆传》云:“荐绅如李宗谔、赵安仁,皆时之英秀,与之谈,犹不能启发吾意;自余通籍之子,坐起拜揖,尚周章失次,即席必自论功最,以希宠奖,此有何策而与之接语哉?”元脱脱《宋史·李沆传》所说与《朱子语类》文意相同,且提及通家子弟们“即席必自论功最,以希宠奖”,表现出一种言谈举止茫然不知所从的失态义,故李沆感到无法且不愿与之交谈。
其他文献也有用例。如:
清陆元《阅枫窗小牍得诗八首》:“将顺真同没口匏,北山猨鹤任相嘲。”
清沈德潜《春莫集桥西草堂十二韵》:“宁为没口匏,诛心霜共凛。”
又作“无口匏”。如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李相简穆公沆,尝被同年马亮责之曰:‘外议以兄为无口匏。’公笑曰:‘吾居政府,然无长才,但中外所陈利害,一切报罢,聊以此补国尔。’”元脱脱《宋史·李沆传》:“沆为相,接宾客,常寡言。马亮与沆同年生,又与其弟维善,语维曰:‘外议以大兄为无口匏。’维乘间达亮语,沆曰:‘吾非不知也。’”
“无口匏”似早于“没口匏”,大约在唐宋口语中“无”为“没”替换,文言用“无”,白话用“没”。“无”的白读音[mu]和“没”音相似①详参拙文《否定词“没”“没有”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 年第1 期。。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一文已指出:“古轻唇音皆为重唇,故‘无’字读如ma 如mu。今俗语犹谓‘无’为mu 或转曰mau,而变其字为‘没’为‘毛’,‘没’‘毛’即‘无’字之本音也。”②汪荣宝《歌戈鱼虞模古读考》,《国学季刊》1923 年1 卷2 期第262 页。“随着北方入声开始消亡,‘无’和‘没’的语音差异趋向于模糊。《中原音韵》里‘无模没’三字同属‘鱼模’韵,据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三个字的韵母都是[u]。”③参俞光中、植田均《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 年版第325 页。据此可见“无”与“没”的替换在唐时已露端倪,“没”由“沉入水中”引申的“消失”“失去”义融入了“无”的“亡”义而产生“没有”义④汉语词义的演变往往不仅与语音有关,有时也涉及到语义、语用及方言影响等诸方面因素,尤其是一些常用词在词义的演变或更替上往往彼此有更多的关联。“没”的“消失”“失去”义与“无”的词义有相通之处,似亦不失为我们从语义角度来探讨“没”的来源的一个关联线索。,“没”韵的舒声化与“无”的文白异读使得“没”的读音与“无”的白读音[mu]趋于相似,进而逐渐形成了“没”取代“无”的语义和语音条件⑤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中国语文》2002 年第4 期)一文指出上古的“无”在虚化过程中语音发生促化变成了“没”。“不”从尤韵读入虞韵,“无”也是虞韵。“不”在北方促声化以后,进一步失去介音,读入没韵,与“没”同韵,其语音和语义关系是完全平行的。。宋时“无”与“没” 往往并用,《朱子语类》 也有用例。如:“如此讲书,如此听人说话,全不是自做工夫,全无巴鼻。”(116.2791)“人生都是天理,人欲却是后来没巴鼻生病。”(13.224)例中“无巴鼻”即“没巴鼻”,意谓“没来由、无根据”。又作“没巴没鼻”。如“或有看不得底,少间遇着别事没巴没鼻,也会自然触发,盖为天下只是一个道理。”(120.2892)
“没口匏”又作“没嘴葫芦”,喻不爱说话或不善于说话,也指因某种原因一时说不出话来。如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王小二,你这没嘴葫芦,倒会贴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及至他们见了官,亦变成了没嘴葫芦。”口语中又作“没嘴的葫芦”。如元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第二折:“浑身是口怎支吾,恰似个没嘴的葫芦。”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并无一个人知道,可端的谁告与,你则一声问的我似没嘴的葫芦。”《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还有作“没口的闷葫芦”“锯了嘴的葫芦”。如《雍熙乐府》卷十三:“那能言快语似喷珠噀玉,今日个做了个没口的闷葫芦。”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卷五十二:“他见了丈人一半是害怕,一半是羞愧,赛如锯了嘴的葫芦一般,不问不敢张嘴。”
《汉语大词典》收“无口匏”,释为“没口葫芦。宋贤相李沆素寡言,时称之‘无口匏’”。引宋文莹《续湘山野录》和《宋史·李沆传》为证。收“没嘴葫芦”,释为“比喻哑口无言或不大说话的人”,首证引元无名氏《百花亭》。①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收释“没嘴葫芦”,猜测“语或本张继先《点绛唇》(《全宋词》755 上):‘小小葫芦,生来不大身材矮,子儿在内,无口如何怪?’”开明出版社2009 年版第779 页。似可据《朱子语类》酌收“没口匏”。②本文所据如未特别注明皆为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初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年版。
“无心”有“没有意识,没有主宰”义。如:
乾坤者,一气运于无心,不能无过不及之差。(67.1648)
乾坤只是理。理本无心,自人而观,犹必待乾之成象,而后坤能效法。(74.1902)
“有心”有“有意识,主宰”义。③朱子认为“心具众理”,如《孟子集注》中所说:“心者,人之神明,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如:
圣人虽有心,也自是不欺诳,不妄诞,我所不欲底事,也自是不去做。(27.685)
天下之物,至微至细者,亦皆有心,只是有无知觉处尔。(4.60)
“无心”“有心”往往在有无意识上对举。如:
万物生长,是天地无心时;枯槁欲生,是天地有心时。(1.5)
今须要知得他有心处,又要见得他无心处,只恁定说不得。(1.5)
“无心”又有“不化精力,不留意”义。如:
今则不胜其多,为宰相者每日只了得应接,更无心理会国事。(72.1819)
“有心”也有“化精力,留意”义。“无心”“有心”往往在化不化精力,留不留意上对举。如:
且如读书,一遍至三遍无心读,四遍至七遍方有心读,八遍又无心,则是三遍以上与八遍,如不曾读相似。(64.1578)
“无心”“有心”还可在看不看得出化精力上对举。如:
韩千变万化,无心变;欧有心变。《杜祈公墓志》说一件未了,又说一件。韩《董晋行状》尚稍长。权德舆作宰相神道碑,只一板许,欧苏便长了。(139.3306)
例中《杜祁公墓志》指欧阳修为杜衍所撰《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杜衍曾做过百日宰相,一生事迹不胜枚举,欧阳修行文字斟句酌,精到编排,布局严谨,明显可见所化精力,可谓有心。韩愈为权德舆所撰《唐故相权公墓碑》,叙权德舆功绩,行文简练,突出重点,看似随意实则下了工夫。朱熹所说无心变和有心变,体现了韩文笔走龙蛇,变化莫测,看似无心,却不显露化精力的轨迹;欧文亦求变化,然讲究文从字顺,明白晓畅,未免化精力的轨迹。
“无心”又引申有“无意,没有打算”义。如:
如霸者,以私心感人,便要人应。自然往来,如王者,我感之也,无心而感;其应我也,无心而应,周遍公溥,无所私系。(72.1816)
大凡事付之无心,因其所犯,考其实情,轻重厚薄付之当然,可也。(106.2657)
“有心”也引申有“有意,想要,故意”义。①《汉语大词典》引《二刻拍案惊奇》为首证,偏晚。如:
如有心于好名,遇着近名底事,便愈好之;如有心于为利,遇着近利底事,便贪欲。(16.346)
若学者有心要收束,则入于严厉;有心要舒泰,则入于放肆。(34.861)
考宋代还产生“有心人”一词,指怀有某种意愿或关注某事的人。如宋赵长卿《临江仙·杨柳》词:“还将无意眼,识遍有心人。”习语俗谚又有“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明凌蒙初《拍案惊奇》卷十九:“齐公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此妇坚忍之性,数年以来老僧颇识之,彼是不肯作浪语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悟空道:‘这个却难,却难。’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②《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有心人】有某种志愿,肯动脑筋的人。商务印书馆2016 年版第1591 页。
“有心人”又可指有情人。如宋阮阅《诗话总龟》卷二十三:“有大桐叶飘然而坠,上有诗云:‘拭翠敛双蛾,为郁心中事。搦管下庭除,书成相思字。此字不书石,此字不书纸。书向秋叶上,愿逐秋风起。天下有心人,尽解相思死。天下负心人,不识相思意。有心与负心,不知落何地。’”③《汉语大词典》收释此义,引例为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情歌》:“男有心,女有心,何怕山高水又深;约定夕阳西下处,有心人会有心人。”似可酌补《诗话总龟》,提前书证年代。
“无心人”“有心人”还可在关注不关注某事的人上对举。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从来俗话说的再不错,道是无心人说话,只怕有心人来听,何况是两个有心的装作个无心的,彼此一答一合说话,傍边听话的又本是个有心人,从无心中听得心里的一句话,凭他怎的聪明有个不落圈套的么?”
“无心”在“没有意念”“没有打算”义上与“无意”同。如:
今之为县,真有爱民之心者十人,则十人以经界为利;无意于民者十人,则十人以经界为害。(106.2652)
“有心”在“有意图”“有想法”义上与“有意”同。如:
而今人心才不静时,虽有意去安顿那物事,自是不安。(14.274)
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10.170)
“无意”“有意”往往在有无意图想法上对举。如:
蔡云:“如先生做《通鉴纲目》,是有意?是无意?须是有去取。如《春秋》,圣人岂无意?”曰:“圣人虽有意,今亦不可知,却妄为之说,不得。”(125.2994)
叔器云:“如约法三章,为义帝发丧之类,做得也似好。”曰:“这个是它有意无意?”叔器曰:“有意。”曰:“既是有意,便不是王。”(135.3228)
“有意”后又引申指男女间有爱恋的情意。如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我意欲就此看个中意的人家子弟,替他寻下一头亲事,成就他终身结果,也是好事。所以一时不辞他去,原非我自家有意也。”①《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有意】①有做某事的愿望。②指男女间有爱慕之心。商务印书馆2016 年版第1591 页。“有意思”后也凝固成词指有爱恋的情意。②《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有意思】③指男女间有爱慕之心。商务印书馆2016 年版第1592 页。
《朱子语类》中“无”与“心”的组合46 例,“有”与“心”的组合66 例;“无”与“意”的组合70 例,“有”与“意”的组合118 例。其中有些已成词,如上所举例。
“无/有”与“心”“意”等语义近乎相同的成分组合而成的结构,虽然理性意义相同,语义句法关系也相同,但有一些已成词,有一些是短语,有一些尚介于短语凝固成词之间。检《朱子语类》“无”与“理”的组合54 例,“有”与“理”的组合109 例。如:
至杀萧铣,则大无理。(136.3245)
例中“无理”意谓没有道理。
事事物物各自有理,如何硬要揑合得!(18.396)
例中“有理”意谓有道理。
《汉语大词典》收“无理”,释为“没有道理”,引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为证;收“有理”,释为“有道理”,引《五灯会元·开福宁禅师法嗣·大沩善果禅师》为证。
“无”与“情”的组合18 例,“有”与“情”的组合7 例。③另有“有情理”2 例:“凡说文字,须有情理方是。‘用九’当如欧公说,方有情理。”(68.1697)。如:
故张文潜说老子惟静故能知变,然其势必至于忍心无情,视天下之人皆如土偶尔。(125.2998)
例中“无情”意谓没有情义;没有感情。后引申有“不留情”“无意”义。
曰:“此以感应之理言之,非有情者。”云:“‘有动皆为感’,似以有情者言。”(72.1813)
例中“有情”,意谓有情感。后引申有“有交情;有情义”“男女间互相有爱恋之情”“有情致”等义。
“无”与“力”的组合16 例,“有”与“力”的组合52 例。如:
如今人要做好事,都自无力。(16.326)
例中“无力”意谓没有力气;没有力量。引申有“没有能力;无能为力”义。
韩元吉虽只是胡说,然有力。(139.3316)
例中“有力”意谓有力气;有力量。引申有“有功劳”“有权势或有财力”“以力,用力,使力”义。
“无力”“有力”往往在有无力气上对举。如:
凡字有训义一般,而声响顿异,便见得有力无力之分,如“克”之与“能”是也。(17.385-386)
“无”与“礼”的组合40 例,“有”与“礼”的组合49 例。如:
申公时为枢密,其人带吏直入枢府,令申公供文字之类,甚无礼。(130.3105)
古之战也,两军相对,甚有礼。(132.3166)④《汉语大词典》收释“无礼”有“不循礼法;没有礼貌”义,不收“有礼”。
“无”与“义”的组合47 例,“有”与“义”的组合86 例。如:
嫂已去而无义,亦不祀其嫂之主。(90.2320)
因其恻隐,知其有仁;因其羞恶,知其有义。(6.109)
“无义”“有义”往往在有无义上对举。如:
圭峰云:“作有义事,是省悟心;作无义事,是狂乱心。”(126.3029)①《汉语大词典》收释“无义”有“没有公理正道;不讲正义”和“没有情谊,不讲情谊”义,不收“有义”。
“无”与“气”的组合30 例,“有”与“气”的组合64 例。如: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1.2)
有气便有性,有性便有气。(59.1388)②《汉语大词典》收释“有气”有“神气饱满”和“生气,心中不快”义,不收“有气”。
“无”与“性”的组合3 例,“有”与“性”的组合20 例。如:
天下无无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无此物,则无此性。(4.56)
盖心之所以具是理者,以有性故也。(5.89)
“无性”“有性”似尚未成词。
“无”与“欲”的组合44 例,“无”与“慾”的组合1 例;“有”与“欲”的组合26 例,“有”与“慾”的组合1 例。如:
然这话头高,卒急难凑泊。寻常人如何便得无欲!(12.209)
淳录作:“无慾便是刚,真难得。”(28.722)
人只为有欲,此心便千头万绪。(94.2406)
慾与刚正相反。最怕有慾!(28.722)
“无欲”“无慾”“有欲”“有慾”似尚未成词,《汉语大词典》未收。
“无/有~”句法关系相同,语义透明度是影响其构词能力的重要因素,即整体的意义是否可以从组成成分推知。若组成成分的组合语义是透明的,显而易见的,该组合成为词库成员的能力则弱;反之,语义具有不易显现的特异性,该组合成为词库成员的能力则强。③词库(lexicon)是一个语言中具有特异性(idiosyncrasy)的词汇单位的总体,存储在语言使用者的头脑中,又称心理词库。参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9-10 页。“无~”相较“有~”易凝固成词,似因否定形式大多数情况是更具凸显特征的有标记模式,更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识解。④张娟《构词的影响因素及因素影响力的等级序列——以动词“有”“无”“没”构词为例》,《辞书研究》2020 年第1 期。上举“无心”“有心”“无意”“有意”“无理”“有理”“无情”“有情”“无力”“有力”“无礼”“无义”“有礼”较“有义”“无性”“有性”“无欲/慾”“有欲/慾”的语义更具整个构式的融合特异性,容易被整体识解并为人们接受成为心理词库的一部分。
“心不在焉”,形容思想不集中。《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朱子语类》有14 例。如:
若下一句心不在焉,便是不诚,便无物也。(11.191)
若心不在焉,则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以枉为直,以直为枉矣!(24.592-593)
例中“焉”是代词,相当于“之”“此”。《朱子语类》承古用“焉”,也用“此”,又作“心不在此”,有如下2 例:
如读书,自家心不在此,便是没这书。(21.504)
又问:“若如此,则恐有身在此而心不在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有此等患。”(15.288)
例中“此”,指代心所在的地方。《朱子语类》还有不作指代而直白表达心所在的地方的“心不在躯壳里”“心不在壳子里面”“心不在壳子里”,各1 例如下:
人心不在躯壳里,如何读得圣人之书。(11.177)
人精神飞扬,心不在壳子里面,便害事。(12.199)
世人心不在壳子里,如发狂相似,只是自不觉。(94.2410)
例中“躯壳里”“壳子里面”“壳子里”是当时的口语。“心不在焉”“心不在此”“心不在躯壳里”“心不在壳子里面”“心不在壳子里”表达的都是“心思不在这里”义,朱熹讲学还说“心不在”“心不在上面”。如:
学者读书,多缘心不在,故不见道理。(11.177)
若心不在上面,书自是书,人自是人,如何看得出!(104.2623)
“心不在”的肯定形式为“心在”。如:
即求者便是贤心也。知求,则心在矣。(59.1407)
朱熹讲学时肯定否定两种形式并用。如:
且如读书十遍,初四遍心在,后六遍心不在,只是口头读过,便只第一遍至第四遍是始是终。第六遍后,便只似不曾读一般,便无物也。(21.504)
且如看文字,须要此心在上面。若心不在上面,便是不曾看相似,所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只是“心不在焉”耳。(121.2948)
“在心”是“心在”的同素异序词,有“使用智力,放在脑中”义。《汉语大词典》释为“留心;操心”,首证引元人编刊《七国春秋平话》卷中:“孙子告曰:‘我王放心莫忧。臣论文可降乐毅,论武袁达可捉石丙。’言未讫,有人报曰:‘乐毅搦战,要孙子出阵。’王曰:‘先生在心用意。’”考“在心”由“放在心上”的词组义凝固成词。《朱子语类》有用例。如:
须是心心念念在上,便记不得细注字,也须时时提起经正文在心,也争事。(121.2922)
学习,须是只管在心,常常习。(20.448)
前一例中“在心”似尚介于词组义凝固成词的过渡阶段,后一例已趋于成词。
《朱子语类》中表达“使用智力,放在脑中”义的还有“用心”“著/着心”“下心”“用心著力”“专一用心”“著心费力”“注心著力”等。
其中“用心”74 例。①又有词组形式“用心力”。如:先儒讲解,失圣人意处多。待用心力去求,是费多少时光!(115.2778)否定形式为“不用心力”。如:这个实理,自然经纶大经,立大本,知化育,更不用心力。(64.1597)否定形式还有“无所用心”,《汉语大词典》释为“不动脑,什么都不关心、不思考”。如《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朱子语类》2 例。如:今学者只是悠悠地无所用心,所以两年、三年、五年、七年相别,及再相见,只是如此。(121.2923)又作“心无所用”,2 例。如:既不主静,又不穷理,便是心无所用,闲坐而已。(121.2935)如:
然而能用心于学问底,便会长进。(139.3301)
“著/着心”29 例。如:
有事著心做,不易其心而为之,是敬。(6.122)
舜只是不得似众人恁地着心,自是操。(79.2029)
“下心”有如下1 例:
而今人多是闲时不吃紧理会,及到临事时,又不肯下心推究道理,只说且放过一次亦不妨。(15.308)①《汉语大词典》初版收【下2 心】的“屈意从人”义,未收此义。第二版补收此义,引《坛经·忏悔品》《朱子语类》此例和《醋葫芦》为证。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 年版第375 页。
“专一用心”2 例。如:
然又觉精神元自荒迷,更专一用心去考索制度名物,愈觉枯燥。(89.2279-2280)
“用心著力”“著心费力”“注心著力”各1 例:
又曰:“理离气不得。而今讲学用心著力,却是用这气去寻个道理。”(4.72)
如今礼乐法度都一齐乱散,不可稽考,若著心费力在上面,少间弄得都困了。(120.2896)
博学是都要理会过,近思是注心著力处。(49.1204)
“在心”“用心”“著/着心”“下心”是动宾结构,“心在”是主谓结构。“心在”还介于词组向词的凝固过程,尚未成词。从结构上看,偏正式和动宾式复合词结构定型性较强,主谓式复合词定型性较弱。《朱子语类》中“~心”和“心~”皆已成词的如:
爱心、心爱
惟高明而疏,故必用敬;惟依本做,故必用有爱心。(23.565)
且如心爱做个好事,又被一个意道不须恁地做也得。(16.342)
正心、心正
正心是就心上说,修身是就应事接物上说。那事不自心做出来!(15.307)
圣贤直是真个去做,说正心,直要心正。(8.133)
病心、心病
人有病心者,乃其舍不宁也。(5.87)
好画,见挂画轴,便须要识美恶,这都是欲,这皆足以为心病。(61.1476)
精心、心精
先生曰:“此事本无峣崎,只读圣贤书,精心细求,当自得之。”(115.2778)
只专心去玩味义理,便会心精;心精,便会熟。(10.164)
专心、心专
古时无多书,人只是专心暗诵。(14.253)
小儿读书记得,大人多记不得者,只为小儿心专。(10.165)
细心、心细
圣贤之书,非细心研究不足以见之。(130.3111)
想得圣人心细,虽以鸟兽羽毛之微,也尽察得有阴阳。(76.1943)
粗心、心粗
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10.172)
不见理,只缘是心粗。(9.157)
虚心、心虚
凡人读书,须虚心入里玩味道理,不可只说得皮肤上。(120.2896)
盖静则心虚,道理方看得出。(11.198)
平心、心平
观书,当平心以观之。(11.180)
大凡气俗不必问,心平则气自和。(12.205)
动心、心动
然商之遗民及与纣同事之臣,一旦见故主遭人杀戮,宗社为墟,宁不动心!(83.2053)
心动便是惧处。(140.3327)
《朱子语类》中“~心”已成词而“心~”尚未成词的如:
大心,小心、心大,心小
盖君子心大则是天心,心小则文王之翼翼,皆为好也;小人心大则放肆,心小则是褊隘私吝,皆不好也。(95.2447-2448)
人之智识不可以不高明,而行之在乎小心。(87.2226)
例中“心大”“心小”尚是词组,《汉语大词典》收“大心”“小心”。
公心、心公
且封建自古便有,圣人但因自然之理势而封之,乃见圣人之公心。(139.3303)
心公则能进贤退不肖,眼明则能识得那个是贤,那个是不肖。(72.1817)
例中“心公”是词组,《汉语大词典》收“公心”。
存心、心存
君子存心广大,己有所得,足以及人。(20.451)
敬则心存,心存,则理具于此而得失可验,故曰:“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18.402)
例中“存心”有“心里怀有的意念”义,“心存”尚是词组,《汉语大词典》收“存心”。
从以上诸例可见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中偏正和动宾结构较易凝固成词。
“心上”与“心下”“心中”“心里”皆有“内心;脑中”义①《汉语大词典》收“心上”和“心下”,释为“心里,心中”;收“心中”,释为“心里”;收“心里”,释为“思想里;头脑里”“犹心中”。,有的学者认为“心上”的“上”已经虚化,不再指具体的方位②王希杰《“心”和方位词语——说“心上、心下、心中、心里、心头、内心”等》(《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第1 期)一文认为“心上”等于“心下”,“如果依然从方位词的角度来看,那就是非常荒谬的”,“从哲学的高度来说,语言的世界中不存在没有规则的现象,只有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其规则的东西”。“心上”的“上”,“其实并不再指具体的方位,已经虚化了”。“虚化之后所表示的就是这个器官的本身”,“也许多少有一些儿强调意味,可能这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运动过程中的所谓双音节化的一个产物”。。考“心上”本为词组,约在宋代凝固成词。《汉语大词典》收释“心上”,引如下三例:
宋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词:“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行修触着‘稠桑’二字,心上想道:‘莫不是王老就在此处?’”
清李渔《奈何天·分扰》:“各人自用兵机,且看谁人得胜。先入京师者,就做皇帝,你心上如何?”
三例中“心上”的“上”似并未虚化。检《朱子语类》“心上”有100 例,如:
仁是性,恻隐是情,须从心上发出来。(5.93)
要之,千头万绪,皆是从心上来。(5.97)
例中“心上”的“上”似亦未虚化。
考元代还产生“心上人”一词,指心里爱慕的异性;意中人①《汉语大词典》释为“心里的人,心爱的人”,首证引关汉卿《谢天香》。《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心上人】指心里爱慕的异性;意中人。商务印书馆2016 年版第1456 页。。如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你情知谢氏是我的心上人,我看你怎么相见?”元施惠《月亭记·兰连思忆》第三十七折:“放不落心上人,撇不下心上人。”例中“心上人”的“上”似皆有方位义。元以后沿用。如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你向来有了心上人,把我冷落了多时。”检明笑笑生《金瓶梅》第六十七回:“金莲道:‘只怕你一时想起甚心上人来是的。’西门庆道:‘没的胡说,有甚心上人、心下人?’金莲道:‘李瓶儿是心上的,奶子是心下的,俺每是心外的人,入不上数。’”例中金莲所说“心上人”是不好拆分的词,西门庆所说“心上人、心下人”似可拆分为“心上的人、心下的人”,故下文金莲进一步分为“心上的”“心下的”“心外的”,其中“上”与“下”具有方位义。
“心上”与“心中”义同,《朱子语类》“心中”有99 例②“心中人”的记载早于“心上人”。如东汉徐干《杂诗》其五:“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唐韦应物《答崔都水》:“亭亭心中人,迢迢居秦关。”。如:
大凡人心中皆有仁义礼智,然元只是一物,发用出来,自然成四派。(6.113)
口中读,则心中闲,而义理自出。(11.179)
“意中”也有“心里,心中”义,与“心上”“心中”义同③《汉语大词典》收释“意中”,引例如:唐白居易《寄题周至厅前双松》诗:“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里面一个老婆婆,开出来看了一看,意中甚是惶惧。”。《朱子语类》“意中”有6 例。如:
意中见得了了,及至笔下依旧不分明。(63.1526)
伊川以为此说出文王意中事。(79.2037)
文献中又有“意中人”,表“心意中的人”“中自己心意的人”义。如宋程垓《四代好》:“春好尚恐阑珊,花好又怕,飘零难保。直饶酒好,未扺意中人好。”宋柳永《少年游》其四:“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④《汉语大词典》收释“意中人”,引例如:宋晏殊《踏莎行》词:“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元佚名《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想俺这意中人,心上有,争奈眼前无。”
还有“中意人”。如清黄周星《补张灵崔莹台传》:“灵既年长,不娶。六如试叩之。灵笑曰:‘君岂有中意人足当吾耦者耶?’六如曰:‘无之,但自古才子宜配佳人,吾聊以此探君耳。’”⑤“中意”有“合心,满意”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我意欲就此看个中意的人家子弟,替他寻下一头亲事,成就他终身结果,也是好事。所以一时不辞他去,原非我自家有意也。”《汉语大词典》收释“中意”,引例如:《史记·温舒传》:“议有不中意者。”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三:“雪儿,李密之爱姬,能歌舞。每见宾僚文章有奇丽中意者,即付雪儿叶音律以歌之。”
上所举例中“意中人”“中意人”皆有自己看中的“心上人”义,“中意人”似尚未凝固成词,《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皆收释“意中人”和“心上人”⑥《汉语大词典》收【意中人】,释为“心中所眷恋或属意的人”“专指心里爱慕的异性”。《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意中人】心里爱慕的异性。商务印书馆2016 年版第1557 页。。考“心上人”又作“上心人”。如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二折:“非是区区懒就亲,心中自有上心人。有缘若得重相见,须比灵丹胜几分。”例中“上心人”与“心上人”义同。“心上”与“上心”同素异序,“上心”有“放在心上;用心”义。《朱子语类》有如下1 例:
盖是早间未有一事上心,所以记得。(16.349)
《朱子全书》中也有1 例:
朱熹《答张元德书》:“人固有偏好一物者,然此一物未上心时,安得不谓之未发之中乎?”
两例中“上心”皆有“放在心上”义。“心上人”“上心人”的“心上”“上心”似亦皆有“放在心上”义,我们推测“心上人”“上心人”似由“放在心上的人”凝固成词。检北京大学CCL 语料库“意中人”古代汉语有80 例,现代汉语303 例;“心上人”古代汉语有72 例,现代汉语331 例。古代汉语中“意中人”略多于“心上人”,现代汉语中“心上人”略多于“意中人”。就词义而言,“心上”较“意中”似更凸显“用心放在心上”。《汉语大词典》收“心上人”,释为“心里的人,心爱的人”,收“意中人”,释为“心中所眷恋或属意的人”和“专指心里爱慕的异性”,就其古今兼收源流并重而言,似还可酌收“上心人”①《汉语大词典》初版收【上2 心】,释为“放在心上;用心”,首证引《朱子全书·中庸一》。第二版增有“中意;看中”义,首证引元无名氏《碧桃花》。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 年版第322 页。。
汉语的词与语是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一个双向连续统,词与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二者相辅相成,人们交际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同一概念的意义②详参拙文《习语俗谚的演变及词语连续统探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8 年第5 期。。上文探讨的“黑”与“黑腰子”、“没口匏”与“无口匏”、“无心”“有心”与“无心人”“有心人”、“心不在焉”与“心不在此”“心不在躯壳里”“心不在壳子里面”“心不在壳子里”、“心在”“在心”“用心”“著/着心”“下心” 与“用心著力”“专一用心”“著心费力”“注心著力”“无所用心”“心无所用”、“心上”“心中”“意中”“上心”与“心上人”“意中人”“上心人”等皆涉及词与语的关联,反映了“言语意义←→语言意义”间互动交融的转化,从中不仅可略窥《朱子语类》文白杂糅的语料特征,而且尚可藉以进一步考探汉语古今文白雅俗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