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东,熊伶俐,赵娜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专业学位发展30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量德才兼备的创新型高层次应用人才,对国家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研究生教育已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并重的双向人才培养渠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其独特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高校如何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职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培养符合校情的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需进一步探索。
1990年开始,我国设立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并于1991年正式招生,标志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步发展。1997年,为服务市场经济发展,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培养一支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我国开始开展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2001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专业学位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是首个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专门文件。2009年开始,国家决定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改变了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局面,拓宽了研究生招生的渠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为研究生教育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下发《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和学术学位人才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方面,同时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要求和学位论文做出了具体要求。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专业学位应当建立以提升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注重产教融合进行人才培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等。2017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达到40.2万人,首次超过了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增大,并在后来几年一直呈增长态势。201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将原有的专业学位调整为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8个专业学位类别。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标志着我国开启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会后出台了系列文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为今后一个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总体规划,进一步指出发展专业学位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服务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改革重点,明确提出“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1]。我国专业学位发展至今,在人才目标定位、培养机制、管理方式、培养质量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1]。
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把培养科学教研人员作为目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生在行业产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各行各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专业学位成为和学术学位并重的研究生培养主要渠道。工程类专业学位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是其鲜明特征。与学术学位相比,专业学位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其类别设置具有鲜明的职业背景,与社会行业需求更加贴切,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既具备理论知识修养、又具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满足学生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与职业资格证书关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发展。
专业学位发展至今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一些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我国工程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还存在与行业发展契合度不够高,创新能力达不到行业发展需求的现象;在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和与学术学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专业实践质量和产教融合推进还有待提高;培养过程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还不够深入,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大量与学术学位同上、内容更新较慢,无法与行业发展相适应、重理论而轻实践;研究生在基层一线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等问题。
西南石油大学是一所省属能源类高校,自1997年获得授权并开展在职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工作以来,逐步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等专业学位授权并开展招生培养工作,在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调整后,我校现有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包括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翻译、工程管理、法律、社会工作、应用统计,2017年首批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在长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曾是全国“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教育部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学校更是不断进行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3]。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研究生教育中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是进行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机制建设和进行改革的出发点,工程类专业学位是基础理论素养、系统知识体系构建、解决实践问题能力三者的统一,而培养方案作为进行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是研究生培养单位人才培养理念的体现。2018年国家发布《关于制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对工程类专业学位指出,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需强调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同时需结合办学特色和优势。《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根据我校培养能源行业所需的拔尖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我校在修订培养方案之初,积极调研了同我校密切联系的行业企业,深入了解其对行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广泛参考兄弟高校的做法,根据企业反馈我校之前毕业生在企工作表现,了解到我校研究生一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形成了符合国家对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定位,同时具有我校特色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1年,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我校再次启动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工作。
课程体系是指某一专业或学科领域为了实现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而设置的课程的总体。这些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基础课程与后继课程的承上启下关系,理论课与实验课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等[2],研究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依托课程教学构建知识体系。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当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的三者有机结合,同时以行业前沿科技和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为启发点,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应当是以行业工程需求为导向,与职业发展相统一,根据学校背景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进行设置。为此,我校根据人才培养内在需求,必修课程设置专业核心基础,选修课程根据学科前沿、职业发展、工程问题、学生兴趣进行动态调整,基于明确分类要求体现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启发式教学。同时在课程中推进“案例教学+模拟实训”,邀请企业专家进行课程主讲、探讨课程大纲,更加强调研究生教学中的“职业导向”。在课堂上引入在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促使研究生主动思考、提高兴趣,激发学习内生动力。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方便学生灵活安排。在构筑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重视研究生人文素养,突出“五育并举”,增加具有石油特色的德育,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体育、美育课程,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相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是运用理论、加深课堂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对于专业学位,专业实践是区别于学术学位培养过程的核心所在,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研究生人数激增,伴随着出现了实践基地不足、实践考核流于形式化、管理人员配置不够、基地导师建设滞后、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西南石油大学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发布“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项目管理办法”进行实践推进的保障,明确项目实施的基本要求、过程管理、各方职责、导师选聘、基地建设要求和经费支持。为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推进实践基地建设。提出“双项目制”推进专业实践,第一个“项目制”根据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研究和生产实际问题进行项目的发布,导师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领域进行引导,最终由学生进行选题,即采取“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命题+导师引导+个人选择”的模式,导师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围绕学生学位论文写作、职业资格证书、产品设计进行指导;第二个“项目制”由学校发布、学院承接,通过对实践教学大纲、实践计划、项目申请、过程要求、基地建设全过程管理,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将科技前沿问题引入一线现场,将课堂理论知识进行落地。在实践结束后,采取交流会的形式,聘请校内外专家、实践单位负责人,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评定,避免简单地将实践考核变成写报告等形式化[3]。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结构不断进行调整,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融合能实现“产-学-研”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更加紧密结合高校对企业的按需人才输送,同时对高校加快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由于我校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特色,在产教融合方面,以油气行业需求为导向,立足行业产业的长远发展,面向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与骨干企业密切联系。同时依托“双一流”建设平台,进一步完善与各级政府的合作模式,促成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协议,以及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学校共建世界一流能源大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有效利用政府的政策、投资、项目等资源推进协同育人。依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与四川省政府共建学校协议、中石油-西南石油大学联合创新体等平台,针对油气行业重大生产需求和科技创新目标项目制展开联合攻关。同时,充分挖掘(石油)行业丰富资源和(西部)区位比较优势,依托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示范效应和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平台,目前学校已于30余家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为保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学生专业实践提供保障。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规范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职责,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人。在校内导师管理上,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行为,我校发布了“研究生与导师指导关系确认及变更管理办法”“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在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选聘中注重工程实践经验和工程应用能力,同时积极支持在岗教师参与人才工程建设项目和师资进修培训。校外导师要具体落实研究生实践内容,对研究生进行安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也要进行思政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提出意见建议。在校外导师的聘任上,一方面通过认真组织和严格审核,从油气行业工程实践基地遴选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将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选聘为研究生导师并与学校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将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融入研究生培养,提升校内导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定期选派资深教授到实践基地进行培训以提升企业导师的讲授能力,提高酬金和明确知识产权以激励企业导师积极参与招生、教学和论文写作等培养全过程。对于学科交叉培养,在明确第一导师职责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第二导师联合培养工作,通过不同学科导师交叉联合指导,既助力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又提升了导师把握学科发展和知识交叉应用的能力[4]。
为推进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广大教师积极编写教学案例、加强案例教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专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办理办法,将案例库建设形成常态化机制。通过案例库建设联系现实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以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经典案例教学资源共享。采用微课、慕课等教育方式,以及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案例库的建设范围主要包括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案例库建设以课程为单位,依托研究生教改教研项目和案例库项目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注重现实,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发现与分析问题。通过项目建设,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选择度,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研究生案例课程教学。
在教材建设方面,一是务实核心课程的教材建设,以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出发点,坚持“核心课程质量为先”的原则,着重建设符合国情行情、体现学科急需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建设,有序向其他类型课程教材延伸。倡导教材内容体现学科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强调内容前沿性和实践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工程实践典型案例进教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二是突出教材建设的特色营造,扶持反映行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体系或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方面内容的优秀教材,培育具有特色内容,尤其是适合我校课程教学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使用教材;支持国内外目前尚无课程配套教材,或国内外已有教材内容已滞后的新教材。经过多年实践,特色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学科竞赛方面,由研究生根据大赛要求,紧密围绕学科专业前沿热点、跨学科专业新兴领域等自拟项目主题,组织知识结构合理的项目团队,充分发挥研究生自主钻研、团队协作的能力;学科竞赛由学校统筹、学院/部门承办、项目推进、目标考核,资助范围广、力度大,对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水平赛事进行专项重点资助。
我校作为一所有着明显行业背景特色的高校,毕业的工程类研究生中大多数都在油气企业或者相关行业从事工作,岗位大多在艰苦地区,这就要求研究生具有甘于奉献、能源报国的理想信念。为此我校开展了系列活动,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计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铁人精神升华计划”等。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办学理念、融入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校园环境建设,不断强化阵地建设管理,强化师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文明修养[5]。
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探索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结合国家战略规划、行业发展趋势和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本文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促成了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校企协同培养拔尖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