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馨,游波,施式亮,鲁义,李润求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人民的期望、历史的使命,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人才[1-2]。因此,阐释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举措,对培育和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开展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研究,不但能促进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使命感;同时,加快“人人担责”的社会风貌的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3-4]。
近年来,随着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思政教育改革的推进,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许多学者就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进行了广泛讨论,其中较多的是针对高校的类型对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然而,由于不同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不同,对人才模式的形成和改革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观点,而且理论探讨较多,结合实际不够。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形成共识,以使得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更加有的放矢,更加贴近人才培养的实际,也更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思政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思政教育人才质量的把关离不开教学与科研两个关键环节协调作用的发挥,但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人才培养中所显现出的重科研轻教学倾向,使得教学在思政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有意无意地遭到了忽视。思政教育的科研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难以真正通过教学得到涵盖,培养教学与科研之间出现环节断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政教育教学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基本建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培养类型多样的思政教育体系[5-6]。但从总体上看,随着思政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思政教育资源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思政教育需求,思政教育选拔方式不够灵活,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思政教育培养定位区分不够,思政教育教学内容与导师科研方向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逐渐显现,致使思政教育生源质量不高,思政教育培养特色不鲜明,科研创新能力缺乏,培养质量出现下滑。如何逐步提高思政教育培养质量,保证学位授予水平,实现思政教育教学规模、质量、效益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高校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坚持内涵式发展方式,系统深入地实施思政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是不断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和世界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则是知识的竞争,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将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硕士思政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构建思政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保障思政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认识责任、履行责任的态度这一过程的衔接形成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留下的产物就是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忠心祖国、奉献社会、完善自我的良好品行。具体可表现为对祖国和民族的真诚、对社会和环境的维护、对家庭和邻里的热情、对自身负责的态度和担当精神。为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现状,分析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不足的原因,以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为研究对象,探索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揭示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基本理论问题,把握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现状,提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培育的路径,为当前培育大学生为国担当、为民担当的精神提供借鉴和参考。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现状,即回答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怎么样,将抽象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量化成可观测的指标体系。探寻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培育的方案,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措施建议。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个体认识责任、履行责任的态度。社会责任意识与担当教育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大学生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邻里、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以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为研究对象,考察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现状,分析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不足的原因,探索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培育的路径。
1.内涵:担当精神就是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包括:想要肩负责任的动机,即担当的意识;敢于承担的魄力,即担当的勇气;能够承担责任的本领,即担当的能力。
2.分类:从领域上可划分为政治担当、经济担当、文化担当、社会担当、生态担当。从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可划分为国家担当、集体担当、家庭担当、自我担当。从强制程度上可划分为道德担当和法律担当。
3.构成要素:主要有担当认知、担当情感、担当意志和担当行为。新时代与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关系。一是新时代可以成就大学生,新时代绘制的雄图伟业为大学生实现担当精神提供平台和机遇。新时代为大学生绘制了雄图伟业和提供了大学生实现担当精神的广大平台。二是大学生推动新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可为新时代的发展创造新的里程碑,也是新时代使命的肩负者。三是新时代与大学生同向同行,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与使命担当在新时代中同频共振。
重点关注担当认知、担当情感、担当意志、担当行为等指标,把握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担当、家庭担当、他人担当、社会担当、国家担当、人类共同利益担当的情况。通过归纳演绎和综合分析,揭示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的现状。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不足的原因。从大学生自身看,主要有:担当意识淡漠、担当实践缺乏、担当勇气不足、担当能力不强等。外部原因主要有:
①文化思潮多样化且价值取向多元化。②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消解。③体制机制不健全且追责和激励不到位。④培育理念欠科学,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⑤培育内容少且缺乏时代感。⑥培育方式方法片面单一,重“灌输”,轻“引导”;重“显性”教育,轻“隐性”润化;重“政治”宣传,轻“生活化”。
1.宏观目标,大学生能够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履行国家责任和社会义务,担当起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
2.中观目标,大学生能够树立为集体、家庭和他人尽责的意识,担当起集体责任、家庭责任和人际关系责任。
3.微观目标,大学生能够树立自我负责的意识,担当起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责任。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原则。理论认知与实践参与相结合;政治宣讲与文化养成相结合,外在激励与内在驱动相结合,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
以高校、家庭、大众媒介和大学生本身为主体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精神。高校是主要的培育主体,大学生既是培育对象又是培育主体,家庭、和大众媒介也是培育主体之一。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主体的角色定位。家庭和大众媒介扮演参与者、推动者、监督者的角色;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提高担当素养[7]。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强化担当意识;发奋学习,努力提高担当能力;锻造坚强意志,塑造担当品格。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担当教育网络;在思政课教学中增设以国家担当、民族担当、人类共同利益担当为主要内容的担当精神理论专题;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担当精神的挖掘,丰富培育内容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内、校外担当文化氛围,特别是发挥媒体的宣传激励作用,构建“人人负责,个个担当”的社会风尚。构建权、责、利相统一的社会担当制度体系。构建行为机制为原动力的个体建构机制和以外生性为动力的社会生成机制。前者包含价值整合的心理机制、个体内外完善机制、个体自我教育与管理机制等;后者包括分工明确的协调机制、多方监督的监管机制、物质与精神并用的激励机制等。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担当精神网上、网下培育的方法;通过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体验担当情感,锤炼担当本领;鼓励创新,让大学生始终保持求新求变、昂扬向上的朝气。
分析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现状,即回答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怎么样,如何将抽象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量化成可观测的指标体系,是目前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培育的举措,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
围绕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定义,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现状,如何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思路展开,以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现状为研究重点,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对策等问题,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提供有力支撑和政策建议。
1.文献研究法。收集、研读经典著作中关于担当的文献;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全面搜集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2.试验研究法。拟选取来自10所不同高校的学生约300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填写问卷、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分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实际情况。运用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主题模型等前沿大数据分析方法,全面分析调研结果,进而探索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路径等。
3.跨学科研究法。借鉴哲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系统动力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理论基础、现状等问题进行研究。
学界大部分学者都将研究担当精神的视角聚焦在党员干部身上,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培育途径,视角较为新颖。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现状的实证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培育的主体及途径等内容是以往研究尚未涉足或涉足很少的领域。
1.通过调查获取的有关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真实情况以及得出的相应研究结论等,可为党和政府制定教育政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高质量地实现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助力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本文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将丰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培育工作的科学内涵,是一个理论的创新和方式的革新。本文的实践成果,对高校如何开展主题鲜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参考价值,有望被其他高校借鉴、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