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标下利用信息化技术培养中职卫校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2022-03-17 02:54丁维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运算中职素养

丁维敏

(桂林市卫生学校 广西·桂林 541002)

2009年,教育部先后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等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对我国的中职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对象的发展,原有的教学大纲理念、知识体系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已经适应不了现在中职学生的学情,很多内容也相对陈旧,满足不了当前实际。新《数学课标》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目前的发展需要确定了课程核心素养以及课程目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为提高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中职卫校医学专业中涉及不少数学运算,不论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或是溶液浓度百分比、常用单位换算、输液速度计算等,这些内容都离不开运算。所以说,中职阶段的职业学习,对医学专业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仍然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新《数学课标》明确指出:“使学生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继续学习和在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明确提出了一个概念“核心素养”!下面笔者将从这里切入,联系13年来的一线教育经验提出一些见解。

1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学生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系统构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围绕数学运算、直观现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6个学科核心素养确定目标、内容,划分学业水平,明确教学要求。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让中职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学会由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1]数学运算、逻辑推理代表数学的严谨性;直观想象代表数学的一般性;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作为数学语言代表了数学的广泛性。

2 数学运算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数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算”,不少中职学生“恐”数,“畏”数,就是败在了“算”上,不会算,算不对,这是绝大部分中职学生面对的问题。虽然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不以选拔为目的,但是运算仍然是数学学习和其他专业学科学习的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数学运算能力,相关涉及到计算的专业技术内容,如药物分析、一定浓度药剂配置、输液速度与时间等,都会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数学运算能力是每一位中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针对目前中职卫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运算本身了解不够,习惯性的盲目套用公式,运算过程缺乏合理性和严谨性,导致错误率高等现象。教师应该更加重视解题过程方法和思路的引导,关注运算能力的合理和简洁,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 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3.1 利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对运算过程的理解

目前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借助现代科技的东风,学生的课程学习迎来了全新的面貌,学习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将现代科技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极大加快了数学教学的创新改革步伐。中职卫校学生思维活跃、但是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传统的课堂讲授对于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数学运算来说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经常出现在数学教师面前的就是“睡倒一片”的景象。

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板书相比有着诸多优势,可以将原来复杂、抽象的运算过程,用图像、文字和声音等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获取到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料。其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实现了人机互动,让学生从学习的旁观者转化成参与者。利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微课、慕课、希沃白板、问卷星等方式,让学生从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学习到课后的巩固,都能高效积极地参与其中,同时教师可随时获得反馈。这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式方法。

3.2 运用在线题库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

数学是数字的游戏,解题是数学学习的重中之重,只说不练或多说少练,都会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目前中职数学教学时长相比普通中学减少很多,加上电子设备的广泛运用,本来计算能力就薄弱的中职生完全没有办法和以前相比,可以说学生的动笔计算能力在急速退化。既然学生对智能手机的运用比较有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网络教学形式。如学习通、希沃白板、微课等,在线布置课前、课中及课后作业,利用在线题库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即时反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加强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训练。同时教师也能第一时间收到学习反馈,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手段。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在线学习资源的认同度较高,认为题目内容新颖、贴近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在线答题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提交以后可以立即批改形成成绩,有助于知识的查缺补漏。

中职学校的学习带有色彩浓厚的职业特色,但是我们使用的数学教材是面向全体职业教育的,在专业特色上体现不足。教师可以利用在线题库,将教材之外、和学生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衔接融合,体现为专业服务的职业教育特色。我校作为一所卫生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医药卫生类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经常会碰见需要用数学解决的问题,如“地西泮针剂规格为每支10mg/2ml,若注射量中含地西泮为4mg,则抽取该规格的地西泮溶液的注射量为多少?”这就涉及到数学的比例关系。加入带有专业色彩、甚至职业考试的真题(如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学生在情感上更加有认同感,明确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坚定学习的态度。

3.3 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影响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习惯,包括书写格式、打草稿的习惯、数学符号的习惯等。[2]中职学生很多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会读题和分析题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带着学生一起读题,划出重点数据,集中注意力,锻炼自己的笔算和心算能力。不能过于依赖计算器等辅助工具,因为在对口招生考试和其他升学考试中也是不允许使用计算机的。在做题时,特别是专业计算题时,首先将每个数据标上对应的数学符号,然后调取该题涉及到的数学公式并默写下来,再依次将标记的数据带入公式。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很熟悉所学知识了,所以会盲目自信地直接把数据带入公式,这样会导致很多低级错误的发生。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时,笔者就会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在题目上圈画出首项,计算出公差。这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关键数据,题目的任何要求都是围绕这两个展开的。当遇到公差是负数时,如果没有先将公式默写下来再代入的话,可能就会遗漏掉负号。

习惯的培养是长期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多练。虽然老师在讲台上绘声绘色、激情澎湃地讲着花了很多精力准备的课,但是不少学生在课桌下十分的悠闲,甚至书都没有翻开,或者只是等着老师一步一步地把解题过程完整的展现出来,看最后的结论,认为“看得懂”就意味着“做得出”,却不会实际操作。通过补差、课上、课中、课后的训练和指导工作,过程中不断地肯定和鼓励,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而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随着社会对医药卫生职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为了满足学生自我职业发展的需求,掌握必备和基础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中职数学教学中的重点。运算能力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各项资源,特别是信息化资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猜你喜欢
运算中职素养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有趣的运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