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研究生人文素养提升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探究

2022-03-17 02:54吴剑飞刘春一李苗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科三全育人研究生

吴剑飞 刘春一 李苗苗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01620)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要“坚持育人为本,以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中心”,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健全‘三全育人’机制”。人文素养是以人为核心的思想精神,它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人文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修养气质和人文精神;它反映出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也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提升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具备深厚人文素养底蕴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是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前提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1 研究生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人文素养现状: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下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总体良好,普遍向善向上。多数研究生对自我、生命意义等终极问题有所思考,且每日均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比较看重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知识渊博”等,他们对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较为认可。从精神指向性来看,绝大多数研究生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与马克思经典表述基本一致,在看待人的价值、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人与人等之间的关系时,尊重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从行为指向性来看,绝大多数研究生每日均会阅读,但主要是为了提升专业素养,阅读类型包括学习或工作用的工具书以及休闲小说,另外还包括综合性图书、社会科学类图书、自然科学书籍或信息,相比较而言,对于哲学类著作和政治思想类原著阅读较少。从学科类别指向性来看,文科研究生相对于理科研究生而言有着更高的人文素养水平,其中,艺术与文科专业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最高,社科、理科和工科三个学科之间的差异不大。

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从课程设置来看,部分研究生认为思政课吸引力一般,有些认为“课程内容空洞乏味、缺乏创新”是当前思政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习主动性来看,主动学习思政知识在高等教育群体中占比较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表明媒体传播的力量在思政教育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课程内容来看,部分研究生表示思政课大多数都包含着提升人文素养的相关内容,说明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大都关注到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这一重要问题。

2 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意

2.1 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客观社会环境研究生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思想上的冲击。研究生群体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在当代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背景下,研究生人文素养培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人文素养教育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夯实研究生文化基础,拓展其知识结构和视野的重要抓手,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2.2 是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

新文科建设理念要求高等教育要突破传统文科模式,打破学科边界,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文化软实力,重新建立起交叉共融的全新的知识领域,实现文科与文科融合、文科与社会科学融合、文科与自然科学融合、文科与现代科技融合,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复合人才。对研究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正是积极响应了这一新兴的学科建设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是落实“三全育人”工作机制的重要手段。

2.3 是增强研究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气质修养,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人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增强文化底蕴和气质修养的重要途径。人文知识的水平影响着人文素养的水平,具备踏实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精神,个人气质的修炼、精神世界的充盈,需要将日常点滴所学、所思、所感积累沉淀,最终融进骨血、化无形于心中,成为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研究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效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有效增强研究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气质修养,在推动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的同时,由内而外散发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优秀的研究生具有更广阔的世界舞台,能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人。

3 “三全育人”视阈下研究生人文素养提升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

3.1 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人文素养,落实思政教育“全员性”

导师、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教育工作者,只有这些教育工作者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并落实在一言一行中,才能对研究生教育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提高研究生对于人文素养的认识程度,端正研究生的价值观,还可以通过实验、实践教学、职业生涯教育等手段,使研究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予以融合,从而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高校是协同育人的阵地,其他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三全育人”的意识,加强与思政课程教师的配合度,在日常工作建立有针对性的育人机制,不断提升个人人文素养,增强阅读,提升沟通能力,形成全员育人“共同体”,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

3.2 研究生人文素养提升嵌入思政教育各环节,落实思政教育“全过程性”

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紧跟时代发展和研究生群体特性,创新教育载体,创新课程内容,创新互动机制,重引导、少说教,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等价值理论通过创新的方式和新媒体手段说明白、讲清楚。二要注重社会实践。提升人文素养不是课堂任务,而是从立德树人的根本出发,让研究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提高思想境界,人生境界,用历史的眼观、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的发展,透过现象看本质,解决根本问题,学会合理沟通,疏解不良情绪,从而提升人生幸福感。三要加强人文经典的阅读。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每天都应固定时间阅读人文经典,而且要反复的读,深入的读。人文经典不同于畅销书,不是快餐式文化,它是历史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传承。深入的阅读,有利于帮助涉世未深的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白人生的价值,承受生活中的苦难,增强面对困境的勇气,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3 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落实思政教育“全方位性”

高校应以研究生不同专业背景为依托,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结合专业资源优势,精心设计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将人文素养的学习体现在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能够真正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耳濡目染,将人文素养教育切实贯穿于教育全过程。通过举办各类人文历史经典、中国传统思想智慧、哲学等系列讲座,发掘研究生兴趣的切入点;举办以人文素养教学内容为背景的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研究生专业背景,相关专业通力配合,将经典文学作品或优秀诗词中的人物、情节和场景搬上舞台,既能够以实践来检验人文学科课堂所学,又能够让学生在切身的实践创作中感悟经典作品的内涵和精神思想,强化学习效果,通过人文经典电影展播、经典戏剧的展演和举办主创人员座谈会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文学思想、文化底蕴,深度理解文学思想中深刻内涵、社会价值和影响。

猜你喜欢
文科三全育人研究生
豆文科作品
孙文科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