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预警机制构建研究

2022-03-17 02:54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预警应用型毕业生

成 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00)

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大循环,从专业录取、过程培养到学生就业,每一个环节都能成为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会成为影响学校办学效果和衡量办学质量的核心因素。目前,国内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问题和研究成果,大多从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探讨,较少在机制的构建和技术路线上进行研究。文章结合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重点从招什么样的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以及社会需求反馈四个方面,谈如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预警,从而进一步明确预警机制作用和具体实施路径。

1 预警机制的概念

预警机制,本义上是指预先发布警告的制度,通过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超前反馈,为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奠定基础。

预警,即为预先告知可能发生的危险。预警机制是一种科学的监督管理方式,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分析,有效地评估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避免产生不良的问题。在高等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机制中,需要对学生培养质量进行监测和监控,通过学生培养质量评价,反馈高校专业课程建设和学生成长管理评价,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降低高校与社会之间的磨合成本,达到人才培养效益的最大化。

2 构建预警机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2.1 招什么样的学生:解决人的问题

当前,国家新高考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其最终指向是为了破解一考定终身的问题,使录取机制更加合理、科学。面对这场高考大改革,高校更要审时度势,加强研判。要更加关注对本地经济与自身优势学科的研究,分析潜在生源特点,加强与生源地的合作,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学校办学特色以及专业特点。高校应结合往年学生报考情况,从地域、学生关注度、学校影响力、志愿报考情况多维度进行全面分析。尽可能地增强宣传效果,招到意向性强烈、志愿方向明确、符合相关专业培养的学生。解决好生源质量问题,也就为学生后续培养打下了基础,实现招生工作的前置化。

2.2 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解决目标导向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就是学校办学特色具体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是要培养能够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把办学思路定位于地方,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打造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通过目标导向能够更好地将人才培养与市场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预测能力,增强办学灵活度。

2.3 怎样培养学生:解决培养过程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发展,一切办学要体现“育人”的本质。育人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个人价值追求,包括学业价值、成长价值、社会价值等,以实现学生长远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绝非让学生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而已,更多的还要帮助学生找到自我发展路径,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培养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目标是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赋予更多的价值和作用,以育人为根本着力点,培养有价值追求的高素质人才。

2.4 人才培养质量如何:解决市场需求问题

专业建设的动力是社会需求,社会既需要学术型人才、职业技术型人才,又需要应用型人才。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有落脚点。如在企业招聘中,会有研发人员、开发人员、技术支撑人员、安装、调试、维护人员等。在这些人才中,研发、开发人员,属学术型人才,主要由学术型大学培养;安装、调试、维护人员属职业技术人才,主要由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支撑人员属应用型人才,主要由应用型高校培养。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具体分析,反观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校的专业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改革,达到更加的具体化和精准化,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参考。

3 预警机制的构建和思考

通过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过程培养、结果反馈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人才培养的大循环中,预警机制起到了前瞻性和预判性的作用,可以对学校办学和决策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构建人才培养预警机制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

3.1 专业预警

专业预警就是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优势和行业特点,通过对专业发展、行业信息、就业市场及所培养人才对于行业的适应情况等信息的收集整理,掌握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动态,针对当前的行业特色对培养情况做出预判。专业预警是对社会人才需求的直接反应,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需要考虑什么样的专业。

专业预警的核心指标主要体现在毕业生在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和适应性。相关度高说明该专业符合市场需求,相关度底说明该专业存在与社会脱节问题。参考指标有:在相关行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率)、毕业生在该领域3-5年的发展情况(中长期发展)、毕业生对相关行业的影响程度(社会效应)、毕业生专业成就感(专业认可度)、毕业生在专业相关领域就职的稳定性、毕业生在相关专业领域就业的层次和类型、毕业生从事专业领域相关工作的占比等。

3.2 学业预警

学业预警就是针对本专业学生个体的具体学习过程,在学生学业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就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方法等具体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发现和识别学生的学业问题,并给以紧急提示和相应帮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学业预警及时反馈学生过程培养质量问题,做到及时反馈及时处理,避免过程性培养脱节和质量降低的问题。

学业预警的核心指标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业达成度方面。达成度高,说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合理,对学生管理到位,能够保证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达成度底,说明学校管理仍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参考指标有:学生对专业的认可程度(专业兴趣)、学生是否能完成既定学习目标(学习效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学习成就感)、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运用(学习实践)、学生实习见习的表现(学业表现)、学生在校期间的自我塑造(价值观、情感)、学生对问题的处理等。

3.3 社会预警

社会预警就是综合社会对学校办学的集中反馈,衡量办学是否符合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是否达到社会期望。社会预警需要高度关注高校与企业融合程度,毕业生受社会欢迎程度,社会对学校和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反映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问题。通过社会预警及时为学校办学决策提供客观、全面的参考,使学校办学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社会预警的核心指标主要体现在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和学生的认可程度以及与学校办学合作的效果上。认可度高,说明学校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认可度底,说明学校或专业没有达到社会用人要求,存在专业脱节或培养质量未达标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参考指标有:用人单位对学校和专业的评价(认可程度)、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社会组织与学校的产教融合程度(合作程度)、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反馈、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等。

以上三项指标可以为“招生—培养—就业”的闭环起到预警作用,学校可以根据三项指标不同的反馈,及时修正和调整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状况,起到及时预警,及时反馈,及时调整的作用。当然预警机制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不能从任一单方面得出结论,要综合各方面因素,通过关联性指标和量化评估,才能最终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才能为决策者起到预警作用。

猜你喜欢
预警应用型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