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堂下的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教学思考

2022-03-17 02:14李玉舟
今天 2022年2期
关键词:正方体动手多媒体

李玉舟

(甘肃省徽县银杏中心小学 甘肃 徽县 742300)

电子投影仪、希沃白板及交互式一体机等多媒体设备不断的应用于教学当中,这不仅为教学提供了便利,而且强有力的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新型教学模式所代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但多媒体教学设备也为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惑,特别是实践训练性较强的数学学科,过度的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忽视了教师的实践动手操作,也让学生习惯性的等待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结果成为了必然。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当前,如何把握好多媒体的应用程度,实现课堂教师动手操作、学生扎实训练的有效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下面笔者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就多媒体课堂下的动手操作有效性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让动手操作具有引导意义

数学课堂中的动手操作,绝非在黑板上简单的写个课题,写几个数学公式那么简单,在开展任何动手操作之前,必须明确开展这一步动手操作的目的和意义,多媒体本已经呈现出来的结果,再进行动手操作,无疑是一种“炒冷饭”的做法。如三角形的平移问题中,本来通过多媒体演示稿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平移的具体要素,如果再到黑板上动手操作演示就显得多此一举了;又如分数的乘除法中,仅仅依靠多媒体的演示,学生是无法完全掌握分数乘除的重难点的,这时就需要在教师开展动手操作演示之前,明确动手操作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解析引导学生掌握分数乘除的算法,这种教师的动手操作引导,也为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形成数学思维提供了实践基础。在教学设计时要组织学生将开展操作训练的作用以课堂教学预期目标实现的形式罗列出来,并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动手演示,进一步体现出动手操作的意义和作用所在,如坐标轴当中某一个点的移动,并不是随意就可以任意的移动,要按照点的移动步骤,并参照移动的要求,在教师从黑板上演示操作之前,要启发学生知道移动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标,达到怎样的要求,只有这样有计划、有步骤、有过程、有目的的动手操作,才能进一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实践训练活动的课堂目标。

2.抓住最佳操作演示时机,让动手操作作用最大化

动手操作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是否抓住了最佳操作演示的时机,如果学生完全能够通过多媒体掌握的内容,就没必要再进行详细的动手操作训练,这种动手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视为是无效的,但当学生都为某一个知识点而困惑时,利用这个有利时机进行动手操作演示,则会出现点石成金的功效。因为这种动手操作取得的过程性效果是多媒体教学设备无法达到的。四年级下册第三节运算定律当中,学生对于加法交换律的理解,如果仅依靠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理解起来不会太透彻,当学生对于加法交换律陷入思考的氛围时,教师完全可以动手列一些特殊的加法算式,让学生动脑进行计算,这样不但抓住了演示时机,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思考与动手计算能力。

3.突出动手操作的实效性,在动手操作中巩固知识点

动手操作无论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学生而言,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课堂知识点,达到教学的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内容时,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个面的特征,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动手操作,学生永远想象不来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只有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动手操作,分别将长方形的六个面和正方形的六个面展开时,学生才能发现面的特点及表面积的大小。同样将分别能构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应的六个平面分别给出长度时,再动手操作完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学生就会牢固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就如“顺藤摸瓜”了。这种由拆分到合成的动手操作过程,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联系,更巩固了有关的知识点,动手实践得出结论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了。

4.通过操作演示找规律,发挥动手操作的解题功能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中,找规律是常见的一种方法,特别是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类题型,教师只有通过有效开展动手操作,学生才能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看出其中的规律端详。如小学三年级的分数应用题解析当中,虽然许多题目貌似相同,但解法却大相径庭,学生往往一遇到此类应用题,便茫然无助,束手无策。其实,分数应用题也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繁杂,只要认真分析,挖掘思路,探求规律,便可迅速、准确地解答出来,这个分析和找规律的过程,恰恰需要教师摆脱多媒体课件,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找准题目中的单位“1”,找出单位“1”之后,就要看另外一个数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了。一般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对未知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已做了明确界定,而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学生也能很快算出它是单位“1”的“1+几分之几”或“1-几分之几”。根据这条规律,学生便可轻松理清思路,教师动手操作的目的达到了,学生解题训练的结果也达成了,这本身就是一种“双赢。

5.培养学生善于动手操作的课堂实践意识。

学生有一个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对于教师来说是值得一件欣喜的事,所以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一个感受就是学生太“懒”,“不动手、怕思考、等答案”的现象极为普遍,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逼着学生进行训练,课后不主动练习几乎成了小学数学课堂常有的状态,要彻底改变这种数学课堂当中学生的“陋习”,必须在培养学生善于动手操作的课堂实践训练意识上着手。首先要以动手促进学生动脑,好多意识的形成就在于动手的一刹那间,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当中,完全可以抛开多媒体演示稿的干扰,让每位学生课前准备不同类型的纸质平行四边形模板,然后在课堂上动手剪平行四边形,并出示问题,怎么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开始动手剪,有的学生剪出来了两个直角梯形,有的学生剪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梯形,还有的学生剪的“四不像”,还有的学生剪出来的两个直角梯形可以完全重合,还有的学生剪出来两个图形拼在一起成了长方形……一时间学生的兴趣高涨了起来,这时教师将主题放在了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方法,不用多说,这种计算方法的掌握完全来源于在学生动手操作中不断动脑思考所得;其次要在动脑中付诸于动手操作的行动,手脑并用是所有学科学习中学生必备的素养和能力,学生大脑思考再灵活,动手操作的意识跟不上,课堂实践环节也就会随之脱节,如在初步认识概率的数学广角活动中,投掷硬币理论上基本有两种可能,但并不排除硬币垂直于桌面的可能性,如果只给学生分析投掷的结果,学生则会很大意的将认为投掷硬币的结果当中,花朝上与字朝上的可能性各占50%,而当学生动手操作投掷硬币试验后,才知道投掷10次,20次,甚至更多次的结果统计中,并非各占50%那样简单,正是由于这种受投掷次数影响而产生的结果统计数据有变化的动手操作实践,才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到有可能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科学性。

6.形成对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评价的有效机制。

无论是学生针对回答问题的结果,还是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取得的效果,都需要合理的评价才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如果说多媒体PPT演示的结果是对数学问题具体步骤的过程展示,那么数学教师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评价,才是学生真正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获得。笔者在参与的学校组织的数学听评课教研活动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虽然进行了动手操作的演示,但教师并未及时给出评价的现象,甚至让原本动手操作展示比较成功的学生一脸疑惑,如在一次数学课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讲授的是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图形的运动(三)》,在教师将等腰直角三角板给学生通过PPT按照题目要求顺时针旋转90°之后,得出了如例题展示的结果,在练习做一做环节,教师并没有按照练习题要求去设置问题,而是顺着刚刚例题中顺时针旋转90°的做法,让学生继续顺时针旋转90°之后再观察图形的变化,学生们马上按照教师布置的做法,动手操作进行了旋转,有在练习本上画图形的,有直接拿着直角三角板在桌子上旋转的,通过动手操作,学生都发现了其中的共同点,后面教师在检验学生动手操作练习环节时,让学生主动起来回答问题,大分部学生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三角板的直角点在旋转当中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和移动,而两条直角边通过两次旋转,都相应的旋转了180°,一位非常机灵的学生通过旋转之后发现图形与未旋转时恰好形成了轴对称图形,而教师对这位学生的回答并没有在意,也未能给出及时的评价,或者是因为这位老师忽略了该同学的看法,但也恰恰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缺乏评价机制。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动手操作的知识点获得,并抓住时机对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结论及时进行有效评价,形成终结性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数学知识点联系和体系建构,进一步激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数学知识点的欲望。

总之,实践操作性本身就很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合理运用好动手操作这个教学主要手段,才能为学生的思考和理解架桥铺路,才能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的活跃有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创造性的开展动手操作实践,更要引导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发挥数学学科实践性的特征,让数学学科培养学生实践思维的功能更具可操作性。

猜你喜欢
正方体动手多媒体
我也来动手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数小正方体
动手画一画
拼正方体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