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辉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二中学 甘肃 定西 748200)
伴随着当今社会人才结构的转变,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需求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下,高中的育人模式也正面临着变革,长期的同质化发展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向多元化发展模式转变。在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课程是最基本的载体和突破口。在新课程实验和高中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从培育特色课程出发,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课程文化,彰显学校特色,成为很多高中学校发展的实践选择。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建设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因特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故当前特色课程建设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层面都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同时,在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项目实施中,也面临着对特色课程的了解不够、特色课程建设项目定位存在误差、建设方向错误、建设项目具有功利性与盲目性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应明晰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进而指出适应特色学校课程构建的具体途径,对于推动当前教育课程变革有着关键意义。
高中生处于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满足他们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而非局限于统一的课程中,是高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高中阶段是学生生涯的重要阶段,高中学生教育视为新时代重要的人才发展战略重点,欧洲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积极促进中小学的多元化发展,建立了特色学校的发展框架。我国学校特色化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总体起步探索较晚;二是以小学阶段最先开始探索,而高中阶段的学校特色化发展是近几年来才出现了发展的雏形。长期以来,我国高中的发展表现出“同质化”和“千校一面”的特点,各校因缺乏办学特色而区别不大。
然而,伴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要求,高中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全方位发展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话题。建设特色高中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如何将特色课程和基础课程形成系列性的结合点,通过一定数量的特色课程群将特色教育渗透其中,成为学校培育的内容之一。因此,如何设置特色课程的容量、课时、课型是高中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
高中阶段的国家课程占校内课程比重较大,因此如何有效地在学校课程总框架中设置特色课程的比例是一个重难点。一方面,特色课程虽然具有完整的独立性,但其必须与国家课程等一同形成课程体系的整体,与法定课程相整合;另一方面,高中校本课程的课时数在学校总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较低,特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核心,单纯依靠增加课时量无法解决当前问题。
如何将特色课程学习与高中学段的基础型课程形成学科联结,是高中在建设路径探索中需明确与解决的问题。在国家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特色课程的相关知识促进与支持本课程的学习,以设置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等形式穿插特色课程的知识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同时也促进了其特色素养的提升。特色课程的建设需以全局性的眼光对知识体系进行再发现与新整合,更好地实现特色点与基础型课程的融合。
在特色课程建设中,各学校应当根据新情况适度调整学校总体课程框架的基础,重新规划各种课程类别的设置。
首先,基础型课程多表现为国家课程,特色育人目标在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将特色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从教材实际出发,将特色教育的素材与精神融入学科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针对学科特点,寻求最佳结合点。文科学科教学中可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引导,促进学生对于知识与文化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理科学科教学中可结合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特点。
其次,拓展型课程注重学科的延伸与学生的个性培养,通过相关课程学习、系列活动参与、社团活动组织参与等一些形式开展,充分挖掘特色教育的主题资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最后,探究型课程是实现创新学习的最佳途径。全校教师要集思广益,发挥教师的学科专业优势与自身特点,立足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围绕特色教育的相关主题,逐步形成系统完整的研究选题库。在教学实施中通常以走班、选修课、社团、研究小组等形式进行。
每个学校所推进建设的特色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特色素养的提高。特色素养具有多维属性,既包含了专业素质的特征,亦含有通识能力的成分。专业素质即某项技能或能力具有专业化水平,能够在所属职业领域发挥作用;通识能力则指在不同领域中得以共通的知识与能力。由于特色素养的多重性,在学校的特色创建过程中,要明确专业素质和通识能力相协调的课程方向,正确选择特色课程的建设路径,以更好地协调学生专业素质与通识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无论学校的特色为哪一领域,学生的素质和水平都各具差异。从学生群体和个体出发,架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层次化培育模式,不仅有助于学校在培育中更明确地对学生专业素养属性和通识能力属性作区分,也有助于学生在其兴趣与能力范围内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特色素养。
由于不同学校面向的学生群体不同,其培养目标和育人要求亦各有差异。因此,选择学校特色的发展路径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立足于学校内部发展现状和因素,结合社会需求、社区资源等外部条件,合理推进本校特色课程建设。按高考内容作划分,当前高中的特色创建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考需考查内容,如外语、生命科学以及各类文理科特色;高考特长生需考查内容,如艺体、戏剧艺术、军事、飞行特色等;不参与高考内容,如环境素养、金融、政法特色等。明确学校的定位才能使得特色课程对学生素养的提升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的专业素质与通识能力发展相协调。
若学校的特色课程方向为高考内容领域,所面向的是全体普通学生群体,应主要培养学生在此领域中的通识能力,即所有学生都应选修该特色课程。理工科素养是国家课程的要求,那么作为特色高中特色的理工素养培育,就要超越传统理科范畴的理工知识与素养的内涵,建立理工知识与科研实践能力相融合的培育模式。
若学校的特色课程方向为高考特长生的考试内容,则应对所面向的学生群体有所区分。一种是面向全体学生。学校通过专业测试与中考的成绩择优录取三种艺术类别的学生,全体学生都需修习相应的艺术类专业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考取艺术类高校。另一种是分成普通班和特长班,对考取特色领域专门院校的学生和参与普通高考的学生做了区分培育,进行两种不同方向的特色教育。
立足纵向的学生群体,学校在特色课程的规划环节,应全面研判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发展情况,做出课程的纵向分层安排,促进学校特色育人工作目标更为明晰,效果更为显著。
立足于学生个体的横向发展,学校在特色课程之上应当多侧重点、多维度,对一个特色素质目标提出多种素养的要求,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特色素质。
特色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所不同,相对而言更具实践性和专业性,单纯依靠课堂的传授难以很好地实现学生特色素养培育的要求。将特色课程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特质相结合,一方面从课程自身建设而言,需注重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结,促进理论知识跨领域融合,另一方面应着眼于外部实践条件的拓展与开发。
除了跨学科的内容联结之外,特色教育还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体现在诸如行为习惯、文化陶冶、社会交往等日常生活各领域,同时着眼于当前的社会发展问题和特点,在特色教育中体现时代性。
学校可将新型网络文化、科技发明、创造创新等内容与特色教育相结合。
学校在建设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拓宽路径,寻求特色课程的多方合作共建。例如,实施校企联动的协同培育方式,与企业签署合作协定,将企业视为具有社会属性的实践基地,利用其各类资源丰富学校特色课程的实施模式。
在全国“推动高中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学校的特色课程内容与特色课程体系,有利于从内部入手推进高中特色课程的建设完善。从整体而言,除了校内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探索之外,还需各级政府的有力支持与指导,同时社区、高校、家庭等因素的全方位参与协助也不容忽视。随着社会各界对高中阶段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落地和内外部评估体制的完善成熟,未来我国高中的特色化课程建设会越来越规范,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有助于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真正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