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域下基于产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设计与实施
——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

2022-03-17 01:40张丽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师范类英美师范生

张丽娜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宁夏·固原 756000)

0 引言

为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不断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教育部采取顶层设计的方式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并首先在江苏、河南、广西等试行。随后于2017年10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全面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自此,师范类专业认证成为师范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师范教育走向专业认证时代。

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要求师范类专业立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对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更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聚焦师范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情况,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建立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和课程教学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进而重塑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其中,课程教学是落实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的着力点,是构建产出导向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面对时代对于师范专业发展提出的全新要求,作为师范院校老牌专业之一的英语师范专业更是要通过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落实专业认证理念,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科平台课程英美文学为例,探索基于产出导向理念的英语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思路。

1 设计与实施思路

1.1 紧扣英语专业毕业要求,合理设计课程目标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及提升文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标师范类专业中学二级认证标准,英美文学课程主要对毕业要求中的学科素养、学会反思进行强支撑,对师德规范进行中支撑。基于此,英美文学课程目标在设置时应包括知识、能力、素养和思政目标,综合文学知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价值引领四个方面。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目标1:能概述英美文学基本概念,归纳总结主要文学流派的核心观点,解释重要文学现象及思潮,描述主要代表作家的创作生涯和写作风格。目标2:能基本理解英文史料及原著,梳理概括主要内容或情节;辨认小说、诗歌、戏剧及散文等文学体裁,并能结合作品选读描述其要素与特征。目标3:能识别文学作品与社会时代背景等外部经验世界之间的内在关联,能从中推理各种不同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文学批评基本方法分析评价文学作品,形成独立思想,并能通过简单的求证手段,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地阐释个人观点。目标4:与作品互动,与人物共情,培养人文情怀,塑造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述课程目标的设置旨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进而支撑毕业要求中学科素养、学会反思和师德师风的培养。

1.2 以师范生为中心,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学生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堂和实施教学。鉴于此,英美文学课程可从有益于师范生成长和发展应有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品格出发,突破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以教材编排为中心、缺少课程体系与高阶教学资源设计的现状。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分别开设在大三学年的上、下学期,传统教学分别以两国文学史发展脉络为线索开展教学,作品处理侧重介绍故事梗概和普及主流评论,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而且作品介绍面面俱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评论方法或视角的重复,这不利于系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可以将两门课程作为整体从教内容上进行规划,在以文学简史为主线的同时,以作品体裁要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复线。英国文学通常开设在第五学期,是低段向高段学习过渡的学期,因此课程设计可侧重文学基础知识梳理,思辨能力培养以提取、概括、推断等低阶能力训练为主;而美国文学开设在第六学期,为毕业论文设计和教学实践做铺垫,课程设计可注重突出基于作品要素分析的文本赏析活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迁移创新的高阶思维能力。此外,课程教学还应从文学作品入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形成一套隐性的课程目标体系,引导学生在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审视思考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话题,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涵养社会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1.3 以产出任务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产出导向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落实到具体课程教学当中,课程教学活动应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都应紧紧围绕学生需求分析和促成学生发展进行设计。英美文学课程应打破课程学习以课堂为中心、缺少与课下自主学习有效联动的状态;改变课堂教学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缺少与高阶思维及实践应用融会贯通的局面。依托相关线上平台,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流程可以“驱动—促成—评价”为框架,采用翻转课堂和产出导向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的“输出驱动”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学流程兼顾“输入促成”和“教学评价”,明确怎么促成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及时评估任务完成情况及学习效果如何。文学作品是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载体,完全依赖课堂时间完成理解赏析活动是不现实的。因此,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设计需要在课前给学生明确每堂课要完成的产出任务,并要求学生于课前完成基于学习理解层面的文本基础阅读活动以及相关文学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如人物塑造及人物性格分析或情节发展阶段等。课中聚焦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即基于实践应用的作品赏析活动,教师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打造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协作式课堂;依托导读案,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分析、写作技巧的基础上,积极探究解读作品主题,注重引导学生评价、分析和创造,融合文学知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价值引领。课后设计以写作为主的产出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复习巩固和培养迁移创新的高阶思维能力。课程学习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上传学习资源、提交作业、组织测试、开展线上互动等,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

1.4 以持续改进为目标,采用多元评价形式

持续改进强调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英美文学课程设计应转变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缺少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多元化的状况。传统教学中英美文学教学评价侧重教师评价,评价方式以基于文学基础知识的考试为主,形式单一,无法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养层次。鉴于此,英美文学课程首先应对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多元评价。而这和产出任务的精心设计密切相关,任务应要求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英语流畅表达个人思想,更要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还要能折射出向上向好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对于以口头形式为主的课上产出任务,可采用即时评价;而对于课下以写作形式为主的迁移性产出任务,可采用延时评价的方式。在评价学生产出任务时还可采取动态评价,其形式灵活多样,主要有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产出任务汇报等。此外,还应丰富评价主体,将学生纳入教学评价过程,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教学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和教师自我反思学与教,形成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氛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 结语

师专类专业认证对英语师范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改进的方向,作为人才培养发力点和主战场的专业课程教学应深刻领悟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切实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落实到课程育人的过程中,进而与通识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协同构建产出导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为基础教育行业培养合格的英语教育教学师资,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猜你喜欢
师范类英美师范生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浅析师范类高校化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英美为何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