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育价值与策略研究

2022-03-17 01:40陈友德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科书价值观法治

陈友德

(厦门市东山中学 福建·厦门 361100)

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展现人文主义的综合性必修课。在课程教科书的编写过程中,又进一步落实了教科书在实践上的科学特点,强调了教科书对思想性的把握。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提供适宜价值遵循,这是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核心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是一本充满着正确价值提倡的,且富有强烈时代感的德育教科书。[1]

1.1 立足国家战略高度,体现价值教育地位

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在曲折之中不断探索中华民族的归处,即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主权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到底向何处而去”这一民族的道路问题仍然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等对国家的高度自信心也逐渐被培养起来。但是,即使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也应当充分重视凝聚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在确立现代国家观念中的重要地位,这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随着时代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传统的道德伦理逐渐在公共领域失去效果,因此,当前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国民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帮助公民培养新的道德观念。

当前我国对外国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价值观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从调研结果中我们发现,价值观在培养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当前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我们要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最坚实的价值观基础。

十七大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成了当前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而作为立德树人工作的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主导作用。[2]

1.2 立足个人成长需要,确保价值教育落地

通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出版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教育者在探索当前学生生活的基础上,统筹国情、健康、道德、法律四大领域,进行逻辑框架的构建。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多个领域、多个层次,是一个立体的价值目标。在为学生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过程中,必须要在创造性整合四大领域学科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水平,拓展学生生活。

作为德育教育的永久课题,“如何将外在的道德律令转化为个体内在的精神追求”在《道德与法治》这本教科书中进行了充分展示。在对学生进行道德环境和道德教化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现实的情况,在学生个体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德育教育。

任何核心价值观都是人类在长期不懈的探索中所总结的智慧结晶,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着无与伦比的智慧光芒。自由、公平、正义、法制等道德精神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精神追求,更是人类世界历史上的精神探索。在《道德与法治》这本教科书中,历史的纵横感得到了充分展现,也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对核心价值的敬畏,才能打动学生去主动追求这一核心价值。

符合社会现实、促进社会发展是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功能。比如说,文明、和谐、诚信等价值目标不仅是普通人的价值追求,也是实现国家富强、和平发展的必然价值环境。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编撰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核心价值观对社会的意义,使学生在这复杂多变的价值环境中培养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2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探索

2.1 优化教学目标,统筹规划教学方案

明确具体教学科目的目标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律教育过程中的首要前提。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如说,在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课前搜索相关的新闻资料,然后再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决定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方案的功能,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犯罪种类及其具体内容和犯罪所要承担的后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引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思考,通过设立相关的法律问题来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想要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制定完善的方案,明确教学的目标。[3]

2.2 借助多元媒体,开展丰富教学活动

作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多媒体技术在教师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激情的有效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去。比如说,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法律讲堂视频和道德故事视频等,使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之下观看学习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与此同时,当课堂即将完结的时候,教师需要还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并进行适当的总结,从而使教学内容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如此一来,道德与法治教学将会更加有效。

2.3 打造优质气氛,做好平等对话沟通

加强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是提高课堂开放性,形成热烈课堂氛围的有效渠道。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便应当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并通过倾听、表扬学生正确意见和想法,评价、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来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获得学生的高度信任。比如说,教师在教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中“中学序曲”这一课时的内容时,就应当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制定教学问题,以求达到提高课堂积极性,营造课堂良好氛围的效果。比如说,教师可以设计一项分享活动,请同学们用不同的语言和词汇来分享自身对初中生活的初步感受,学生在通过讨论和交流之后自由发言。与此同时,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仔细倾听,并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表达完之后,教师还应当做出总结,比如说:“大家的发言特别的棒,看来大家都对自己的初中生活有了许多的感受。无论是惊奇、高兴、激动,还是迷茫、孤独、紧张,这些感受都是大家在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虽然困难和挫折会使我们感到焦虑、烦恼和痛苦,但是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过程,却是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前进的过程,也是我们最后走向成功所必须经历的磨砺。”在最终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凸显出初中道德和法治的根本目的,通过正确价值导向的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起正确的三观。

2.4 弘扬正确价值,尊重个体行为差异

作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标改革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初中学生已经对道德与法治逐步形成了自己初步的了解,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授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能力。但是,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多多少少还是有所缺陷,存在某些疑惑。因此,教师应当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出发,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寻求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力为落脚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课堂活动的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意识到道德不只是简单地教授课本内容,还应当对道德道路进行深入探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和知识水平,将学生对生活中的困惑和矛盾作为探索的突破口。比如说,《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成长的礼物”这一课时。教师在这一课的教授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刚刚步入中学阶段,对中学学习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这一情况。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中学时代的成长经历可能会给他们自己带来怎样的体验。从而制定准确、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注意力也能得到集中。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教学质量、素质教育两手抓,通过优化教学课堂,完善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对成绩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的辅导,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学课程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教科书价值观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