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政元素融入到《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中的教学探索

2022-03-17 01:40黄瑜王蓓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水生动物免疫学专业课程

黄瑜 王蓓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广东·湛江 524088)

0 引言

《水生动物免疫学》是医学专业为学生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和人类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此课程担负着培育人才与服务社会的重任。长时间以来,在《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均未能真正认识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过于重视专业知识教导,轻视思政教育。为了改变此种情况,学校要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政元素渗透于课堂全过程,结合课程教育内容,挖掘其蕴藏的思政元素和教育功能,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1 思政元素融入《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习近平曾经在全国思政工作相关会议中明确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学中心环节,将思政工作与教学全过程相融合,实现三全育人。而“课程思政”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为基准,将专业课程作为载体,深入发掘隐藏于专业知识中的各种德育元素,积极自主将专业知识学习与人文理念有机融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推动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基于此,为了更好发挥《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作用和效能,应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挖掘此课程隐藏的思政元素,如爱国教育、敬业教育、生命教育、创新教育以及诚信教育等,并将其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而专业课程也要“守好责任田”,同思政教育发挥合力,真正解决高校培育哪些人才、如何培育人才的问题。并且,《水生动物免疫学》是水生动物专业研究生必学的一门专业课程,把“课程思政”渗透于课堂教学中,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不但要让研究生掌握水生动物免疫学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激发其社会责任意识。所以,在新形势背景下,国家相关组织对思政教育提出更高层次要求,要把思政教育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创建三全育人思政教育格局,以此培育出具备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水生动物医学研究生,对国内水产事业日后更好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2 思政元素融入到《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中的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在世界水产养殖行业中排名第一,在世界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养殖面积与产量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10月,中国水产养殖整体面积已经达到575万公顷,养殖产量将达到5,220万吨,已超过中国水产品总量的70%。但是,伴随水产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也出现各类问题,如疾病种类增多,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等。因我国水生动物疾病发生概率不断提升,日趋严重,使国内水产养殖业面临极大经济损失。根据相关调查得知,每一年水生动物疾病整体发生概率已经超过15%,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现如今,中国渔业正面临着调整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升级的重要阶段。伴随国家对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加强,水产养殖逐渐向更高质量发展,而社会对优质水生动物医学专业人才也提出更迫切需求。针对水生动物专业研究生来讲,他们承担着为我国水产行业未来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责任。基于此,在培养水生动物专业人才时,既要注重培育其精湛医术,又要培育医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精神及职业道德,所以将思政元素渗透于《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水生动物免疫学》是医学专业研究生必学的一门复合型课程,是将水生动物基础课与专业课有效衔接的桥梁。但是在实际教学进程中,专业教师只重视对课程理论知识内容的教导,很少在课堂教学中对研究生展开思政教育,更何况将思政元素渗透教学中,忽视了知识传授和思政价值融合的重要性,未能将价值引领与课程教学相融合。追根溯源,主要因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教师均认为学校已设置思政教育课程,认为思政教育是学校思政专业教师的职责,而专业教师传授专业课程知识才属于其自我职责,在教学理念上缺少三全育人的大格局,既不利于研究生更好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又会对其未来健康成长形成消极影响。

3 思政元素融入到《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中的教学策略

3.1 课堂渗透思政元素

在2019年相关会议中,国家领导人提出:要想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自主性与创造性。事实上,并非只局限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还应在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渗透思政元素。由此,唯有教师提升自身思政教育水平和能力,才能真正成为“传道者”,才能承担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第一,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政教育重视程度,并主动将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常言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传道要比授业更为重要,要想育才,应先育人,培育德才兼备的水生动物医学研究生是各大院校教师的使命。教师只有从思想高度认识到课程思政具有的重要性,才可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第二,教师应结合国家领导人提出“政治要强、思维要新与视野要广”等要求,提高自身综合水平,只有这样才可在思政教育中全面发挥自身创造性,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2 教学浸润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环节不可缺少的内容。利用《水生动物免疫学》领域创新成果与突破来融入创新思想,借助相关水生物医学重大事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英雄事迹来激励学生培养自身创新思维与精神。浸泡免疫、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研究灵感与过程和课程内容息息相关,将创新思维合理融入课程具体教学中,具有极好的启发性。根据经典案例的借用,催生研究生萌发创新思想,有助于其科学思想和意识的形成,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强化研究生科学素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应激励研究生组织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以水生动物和免疫学为主题,创建研究小组或进行自主探索,依托现代互联网查阅所需资料,解读文献和实验研究,利用创新性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主性,催生创新萌芽,锻炼研究生创新思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而使其成为现代社会在水生动物免疫学研究领域所需的优质创新型人才。

3.3 实践融入思政教育

实验课是《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对培育学生科学精神与思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思政元素与实验课程的融入,抓住最佳时机展开教育,而教师则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科研习惯与科学素养。首先,在上课前要对研究生提出具体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规范展开实验操作,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并尊重事实,按照实验过程所获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利用相关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切记不可随意编写实验报告,甚至弄虚作假。在具体教学进程中,针对操作不认真和结果弄虚作假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严厉批评,引导学生领悟科研工作需要秉持的态度,严于律己,如若出现错误,则会产生严重后果。利用这种方式展开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认真的科学作风。由于一些实验使用的微生物属于机会致病菌,具有致病性。由此,在开展实验前,教师不但要提醒学生注重实验操作的安全性,而且还要避免病原微生物的进一步扩散,对他人、自己乃至社会负责。另外,如若在实验中分离出未知菌种,也应当按照病原菌来展开操作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做实验时,学生要穿好工作服,做好防护措施,实验过程不可随意触碰皮肤,实验结束后要灼烧杀菌,仔细清洗实验用具,实验所用菌株与菌液要丢弃于固定场所,如此有助于协助学生养成正确卫生习惯,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其良好责任心。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思政元素渗透于《水生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应从“教学”转变为“教育”,深入挖掘课程隐藏的思政元素,在教授研究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其思政教育,进而推动研究生发展成德才兼备的精英人才。

猜你喜欢
水生动物免疫学专业课程
浏阳市外来入侵水生动物风险预警与防控
柬埔寨可出口四类食用水生动物至中国市场
《现代免疫学》稿约
水生动物免疫学及病原防控技术
《现代免疫学》稿约
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