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医药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提升策略

2022-03-17 01:40汪东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实训

汪东平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浙江·宁波 315100)

近年来,“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新兴工业强势崛起,作为国家新型战略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全球十大重点领域之一的医药卫生产业[1],面临转型升级发展。“四个最严”标准及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安全提级”发展形势,对医药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2],构建完善的医药类实践教学体系是医药类高职院校解决现代医药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1 医药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面临的现实困境

(1)校企合作推进实践教学有待深化。当前,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但深层次合作的企业数量普遍偏少。同时,企业比较普遍的没有把“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很多企业认为校企合作存在诸多风险,如商业机密泄露的风险、学生安全管理的风险、培养人才后跳槽“为他人作嫁衣”的风险等,导致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深化。

(2)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以及经费管理上大多实行了两级管理,但管理架构上仍是沿袭一级管理模式。实践教学管理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由学院根据专业需要或财政专项资金自主申报、自主建设,缺少长远规划,缺乏深度论证。由于建设与管理部门的不同,双方缺乏沟通和协调,一定程度上造成管理上责任不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建设主体不明,建好了缺乏必要的维护,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现实教学中,高职院校往往比较关注理论课堂教学效果,缺乏对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如对实验实训内容、课时安排和教学效果必要的评价和监控,特别是校外实习过程中管理不够严谨,疏于监控,考核不严,实习效果堪忧。

(3)实验实训课程内容体系有待健全。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组织模式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验证和专业群工作岗位的提前操练,实训教学缺乏整体设计,实训内容过多依附理论教学内容,“验证性”实训较多,实训项目更新缓慢、内容单一,综合性、创新性实训太少,由于以“验证型”实训为主,学生只需按照实训步骤操作就能得出结论,学生只会单纯的机械操作,逐渐丧失了实训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实验教学方面,人才培养方案中实验课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以致实验内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组织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关联度不够。很多实验课程模式单一,内容仍然没有摆脱验证性为主的格局。很多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内容往往按理论课程知识点设计实验内容。目前不少专业开设的实验教学还是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居多,大多数实验中,学生仅仅是机械地按照实验讲义一步步照做就可以,被动进行实验,参与度低,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应用协同创新发展理念开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价值意蕴

(1)协同创新发展理念的本质内涵。协同创新主要是通过突破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将各类有利的创新资源和要素集中到一起,完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促进目标的跨越式发展[3]。也就是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4]。“协同创新”要求在开放的复杂系统中,各要素深度整合与有机融合,为共同的目标协调运作[5]。当前,协同创新在现实中的应用主体已经从个体、组织扩展到多元主体,是以各自的有形或无形资源,以联合完成创新任务为目标而实施的新型合作模式。

(2)应用协同创新发展理念的现实必要性。教育是多元主体、多个环节、多类要素的复杂系统,协同创新就是要围绕教育目标,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与教育力量,通过多主体、多因素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以实现集约化的协同教育效果[6]。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实践教学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和环节,高质量、高效益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离不开其外部环境和相关的配套保障措施,如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实践教学管理的体制机制等。为此,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应是在良好的校企合作,高效的实践教学管理和完善的配套制度等整体环境下,通过建构高质量的实验、实训等教学模式和优质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协同”作用才能得以实现的。当前,医药类高职院校建立了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建有实验实训中心等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管理制度,但还需要不断推进实践教学体系中校企间的协同、专业间的协同以及课程间的协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以适应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安全提级”的发展需要。

3 医药类高职院校健全实践教学体系的逻辑路径

(1)重构课程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依据药品生产、流通、服务三领域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素养,有效融入国家和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遵循职业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重组医药类各专业的实验课程。打破医药类专业课程间实训教学内容分割情况,围绕药品生产链,用岗位技能将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有机连接,构建综合实训课程,培养岗位群技能。同时就毕业顶岗实习环节,制定《教学实习课程手册》《教学实习课程标准》,明确实习课程内容、考核评价方式和教学时间。在系统梳理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形成单独汇编成册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方案,全部实施课程化管理。

(2)构建多层次线下实践教学基地。医药类高职院校可与省内医药行业协会、知名药企等企事业单位合作,成立医药职业教育联盟,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在师资队伍建设、检验检测服务、政策研究咨询及学生实习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全面对接和资源共享,推进产业优质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同时建设“1+N”实践教学基地,即校企联合共建共享实验室、GMP标准实训车间等平台,搭建涵盖学生技能培养、企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面向省内医药产业,建设N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打造虚拟仿真线上实训基地。医药类高职院校要依托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应用水平,将信息技术和实训设施深度融合,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建设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场所,构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配置虚拟仿真实训设备,利用教学管理和分享系统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进行整体管理及资源调配共享。同时,医药类高职院校要充分考虑跨专业交叉实训和社会培训的不同特点,兼顾实训课程设计的专业性和兼容性,建设与虚拟仿真相适应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实训教学内容,研究开发实训教学资源,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方式,科学安排虚实结合实训体系所需的课程时长、教学要求等。结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与地区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探索符合学校实际需要和当地产业需求的创新路径与方法,实现优质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持续应用。最后,要建立健全专门的管理机构,系统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绩效考核、实训基地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等保障措施,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各级各类培训质量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

(4)建设全过程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机制是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要建设学校主导、二级学院为主体,企业深度参与的两级管理机制,明确划分学校、学院、企业三方对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教学环节管理的职责与权利,推进校院、校企间的管理协同。其次是要健全覆盖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制度,系统梳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要求,修订完善实验、实训和实习等教学过程系列规章制度。同时将考核评价覆盖实践教学全过程,建立实验课程、实训课程和校外实习等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细化评价标准,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4 结语

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将实践教学体系细分为课程内容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资源体系等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通过融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发展,重构“课程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能够促进知识与技能协同;通过政府、企业、学校资源共享,构建合作共赢的实践教学资源体系,能够促进政校企联合育人协同,通过系统梳理实验、实训和实习管理的机制和制度,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能够促进过程管理协同。通过顶层设计并优化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进实践教学体系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打造一种全新的“课程化、多层次、全过程”的医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实践教学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协同,从而极大提升实践教学体系的效能。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实训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