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影 陈静
脑卒中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该病的主要后遗症是痉挛性偏瘫,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畸形或者运动功能障碍等。因此,在临床上的治疗以运动疗法的康复训练为主,同时配上温针灸刺激患者的穴位和神经血管,加强局部组织的代谢,促使患者的血液逐渐正常循环[1]。基于此,本院从近年间接受脑卒中治疗的患者中抽取92 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温针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从2017 年11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患者中抽取92 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各23 例;年龄41~74 岁,平均年龄(59.03±8.37)岁;病程15.5~41.0 d,平均病程(27.29±6.38)d;脑卒中类型:脑梗死患者29 例,脑出血患者17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4 例,女22 例;年龄42~76 岁,平均年龄(59.11±8.48)岁;病程16.5~40.5 d,平均病程(27.32±5.94)d;脑卒中类型:脑梗死患者30 例,脑出血患者16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经过CT 或者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脑卒中,排除严重心肺肝等器官疾病、精神类疾病以及不愿配合参与调查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单纯采用运动疗法,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拟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按照患者的具体功能受限情况,帮助患者取不同的体位,协助患者保持患肢的上肢向外旋,肘部伸展,前臂向后旋,尽量让患者的手指和腕部伸直后,拇指向外展开。②指导患者将手臂过头顶,并帮助患者双侧的用力维持,进行上下10 次的运动,6 组/d。③医护人员牵拉患者的痉挛部位,约40 min/次,1 次/d,连续训练4 周[2-5]。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治疗。①取患者的穴位,上肢分别为肩前部、伏兔、臂中、手三里和内关等,下肢分别为阴陵泉、血海、殷门以及环跳等穴位。②按住患者的穴位,使用毫针直接刺进穴位内,在得气后通过平补平泻法捻转毫针2 min左右,随后将艾条套针柄尾部点燃,燃烧端向下,并为患者皮肤铺阻燃物,防止患者的烫伤,每个穴位治疗0.5 h,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针灸的强度,1 次/d,治疗5 次/周即可,连续治疗4 周[6]。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①根据患者的痉挛状态进行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 种。其中,显效:患者的肌张力逐渐恢复;有效:患者的肌张力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肌张力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甚至痉挛偏瘫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根据专门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表,设定50 项,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肢体运动功能越好。③采用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60 分为轻度残疾,40~60 分为中度残疾,20~39 分为重度残疾,<20 分为完全残疾,生活需要完全的依赖。④按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包括面瘫、意识、言语和肌力等8 个维度,共45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63.31±7.91)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4.49±7.86)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6.97±1.7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49±5.22)、(56.94±5.31)、(11.62±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是脑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后遗症。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难以正常站立和行走,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现代的医学治疗和康复训练则以运动疗法为主,逐渐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时间较长且效果不理想。
中医学将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称为偏风,有气血失和、阴虚津亏症状[7]。所以,采取温针灸治疗该病,其主要因为温针灸具有固本扶元、舒筋活络的功效,能够不断提高患者的肌张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痉挛状态,不仅具备普通针灸的作用和功能,还在艾火下,通过温热的方法刺激患者的经络,起到温经通络、祛湿逐寒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所以,将温针灸与运动疗法互相配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躯体疼痛感,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运动能力,并且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具有一定的安全性[8]。为了进一步证明其疗效,本院从近年间接受脑卒中治疗的患者中抽取92 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63.31±7.91)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74.49±7.86)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6.97±1.79)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49±5.22)、(56.94±5.31)、(11.62±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取温针灸配合运动疗法的效果更理想,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逐渐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