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结构内涵及提升策略

2022-03-17 21:20:33章少哨
党政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领导力提升策略

章少哨

[摘 要]结合学生党支部性质与功能、高校教育的目标、学生群体的特征等予以综合分析,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包括政治领导力、价值领导力、群众领导力、学业领导力和自我领导力等。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需要遵循基层党支部书记培养培训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双重规律,坚持外培与内塑相结合,着重淬炼学生党支部书记过硬的政治品格和政治定力,提升实际工作的能力,从而促进党务能力与学业能力双线提升。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结构内涵;提升策略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密切联系青年学生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学生党支部书记作为学生党支部的“第一责任人”和大学生群体中的“关键少数”,其领导力直接关系党支部的组织力与战斗力。因此,要深刻认识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意义,厘清其结构内涵,在实践中探索提升策略。

一、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价值审视

高校学生党支部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党支部,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主要由辅导员或党务教师兼任,部分由学生党员担任。随着学生党员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党建工作要求不断提升,选拔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是现实的需要。然而,与辅导员或其他教师相比,学生担任党支部书记面临诸多挑战:人生阅历较浅、解决问题还不够周全等。因此,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势在必行,这不仅仅关系打造一支组织信任、党员信赖、群众信服的党支部书记队伍,同时是提升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内在需要,是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发挥基层党组织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有利于发挥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

一是有助于发挥“头雁”的领航效应,通过进一步增强党支部书记的政治定力、强化政治引领和坚定政治立场,把控党支部始终朝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与长远目标发展。二是有助于发挥“头雁”的表率效应,通过进一步增强学生党支部书记的业务能力,为支部成员和广大学生群体带好头、做好表率。三是有助于发挥“头雁”的联动效应,通过进一步增强价值领导力和群众领导力,实现支部成员以及广大学生群体积极响应并支持党支部书记工作,从而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发挥辅导员、专业老师等的教育引导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自我教育作用,这也是党支部政治引领和宣传教育功能的内在要求。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提升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成效的表现,也是党支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学生身份,能更准确地把握困扰广大学生成长的现实诉求,更熟悉广大学生的喜好与话语体系,更好发挥朋辈效应,增强亲和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功能

育人是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基本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学生教育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根本导向。发挥党组织育人功能重点是要帮助学生群体解决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为何学习?为谁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这些问题有些属于思想层面的问题,需要运用深刻透彻的理论来说服人;还有些是实践层面的问题,需要创新理念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对于思想层面的问题,学生党支部书记应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功能,通过政治理论学习或理论宣传,让广大学生明白学习的根本目的。对于实践层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支部或指导班团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结构内涵

领导力是领导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随着研究对象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内涵。结合学生党支部性质与功能、高校教育的目標、学生群体的特征等予以综合分析,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包括政治领导力、价值领导力、群众领导力、学业领导力和自我领导力等。

(一)政治领导力是核心灵魂

政治领导力是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核心灵魂,这是由其党员、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及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规定的。学生党支部区别于其他学生组织的关键在于基层党支部的本质属性是政治属性,它具有政治使命与政治功能,必须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治领导力包括政治觉悟与政治能力,即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觉悟,把握方向、大势和全局的能力,以及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和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 ①。学生党支部书记要突出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在领导支部开展组织建设、带领党员和群众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政治品格的锤炼、政治素养的淬炼和政治能力的磨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价值领导力是关键要素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鲜明价值追求的使命型政党,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党组织价值观的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中,重要组织文化和领导特点不是仅仅依靠行政命令以及党纪党规,而是同时突出发挥价值领导力的作用 ②。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和高校组织系统的基本单元,学生党支部及其党支部书记在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必须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导向。因此,价值领导力是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关键要素,不仅包括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共产党员的价值观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还包括严格遵守党纪国法等最基本的价值规范。

(三)群众领导力是力量源泉

越是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代,越要进一步坚持和落实群众路线,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党支部不仅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的职责,也担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④。能否组织好学生党员、凝聚和服务好普通学生,是检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标尺。群众领导力是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力量源泉,其主要内容就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具体落实到实际中,切实发挥组织优势、个人魅力,为普通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业发展、素质提升等搭建平台,并向广大学生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最终动员和组织广大学生自觉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四)学业领导力是基本特色

学生党支部与其他基层党支部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主责是学习。根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生党支部应承担好引导广大学生刻苦学习、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功能和职责 ⑤。学生党支书记作为学生的“领头羊”,是否具有较好的学业水平是决定其威信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学业领导力是在参加课程学习、专业学习、科研创新项目等过程中展现出的影响其他人的特质与能力,具体表现为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学业规划管理能力、学习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学业上的抗挫力,以及在团队学习中所展现出的团队协作能力等。

(五)自我领导力是不竭动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有效领导他人的前提是能领导好自己。自我领导力是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不竭动力,主要包括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清晰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净化能力,模范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的责任担当,自信乐观的态度以及主动克服本领恐慌的自我提高与自我激励的能力。要培育良好的自我领导力,需要对党支部书记的政治使命、高层次人才的时代使命有着明确的角色认知认同,并勇于付诸实践,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达到学业实践与使命担当相一致,当好标杆。

三、提升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实践策略

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的提升需要遵循基层党支部书记培养培训与学生成长成才的双重规律,需坚持价值教育与能力培养、组织培育与自我修炼、业务提升与专业发展、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从党组织有计划的外培与党支部书记的内塑两个方面着手。

(一)淬炼过硬的政治品格和政治定力

作为基层党支部的“第一负责人”,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应以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目标,在政治领导力提升上有所作为,将党的宗旨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领导力建设,在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一是强化政治信仰内化意识,发挥学生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善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为身边的学生群体树立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标杆。二是强化政治责任担当意识,在提高政治素养、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明辨大是大非上作表率。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风气、虚拟网络上的错误言论,要结合专业特色敢于亮剑善于发声,切实履行好作为党支部书记的职责,带动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三是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意识,确立具有感召力和正能量的共同发展愿景,发挥价值观在组织凝聚群众以及自我驱动的作用。加强自我修炼,学会在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中提升价值识辨能力,将主流价值观融入组织生活和社会服务的鲜活实践中。

(二)提升创新工作的能力

实践是领导力提升的有效手段,上级党组织的实践性培训项目和党支部的“三会一课”、重大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以及指导班团开展实践活动,均为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提升提供了实践平台。一方面,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培训过程中综合运用团队学习、个案模拟、实践体验等形式,尽可能打造菜单式、个性化、弹性化领导力提升清单,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安排校内外挂职锻炼等实践性活动,激发内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提升在实践中执行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党建促学业、促人才培养的思路,把支部活动与学业业务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组织生活既能提高理论修养, 又能了解学术前沿;推动党支部与有关专业方向的校內教工党支部以及校外的相关学业院所、企事业单位、周边社区等开展联建共建, 帮助大家了解国家相关重要政策精神、学术研究前沿、国情社情民情等。

(三)促进党务能力与专业能力双线提升

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能否持续有效地提升,重点在于能否在专业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有效地激活其内在的领导力素质。一方面,要明确党支部书记的“第一职责”,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增强谈心谈话、沟通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开展实际工作的本领,提高自我领导力,有助于其在工作中树立起威信、增强亲和力与号召力。另一方面,明确学习是学生的基本职责,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党支部书记提升专业水平,如在一定范围内的专业科研创新立项上予以政策支持或优先纳入高水平专业团队给予项目指导等, 营造学生党支部书记良好的发展环境, 以提升学业领导力。

(四)完善培养制度

制度关系到事业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问题,完善的体制机制为学生党支部书记领导力提升赋能。一是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文件要求,完善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配办法,切实把政治立场坚定、作风优良、具有奉献精神与服务意识、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学生党员选任为党支部书记。二是要完善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激励机制,积极帮助解决学生党支部书记在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比如,在评优评先、毕业工作推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设立专项经费,为学生党支部创造性开展活动提供经费保障。三是要完善党内监督与群众反馈制度,落实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相关制度,表彰优秀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对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党支部书记进行及时指导提醒、责令整改甚至予以调整。

注释:

①③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求是》2019年第14期。

②蔡礼强:《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领导力》,《党政研究》2020年第3期。

④《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5页。

⑤《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人民日报》2021年4月23日,第3版。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 周 巍)

3101501908263

猜你喜欢
领导力提升策略
领导力的“蓝海战略”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商业文化(2017年23期)2017-04-23 05:12:56
《领导力21法则》
人力资源(2017年2期)2017-03-10 22:23:03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高中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初探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07:19
联通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