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溶栓救治效果及功能康复的影响

2022-03-17 00:56:15杨晓立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3期
关键词:认知功能

杨晓立

摘要:目的:对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溶栓救治效果及功能康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溶栓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5.00%(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行急诊护理流程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急诊护理流程;脑梗死患者;溶栓救治效果;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3--01

脑梗死的高发人群为高龄老年人,作为一种脑血管疾病,脑梗死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致残率、致死率均比较高[1]。目前,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而且也会为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创伤[2]。临床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主要方式,即溶栓疗法[3]。由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所以要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鉴于此,本文对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2例,男性15例,女性17例,1年龄在51~80岁,平均年龄为(64.52±4.09)岁,平均病程为(3.12±1.25)年。对照组患者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在52~82岁,平均年龄为(65.290±3.92)岁,平均病程为(3.22±1.8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流程,研究组行急诊护理流程,内容包括:(1)评估与分诊: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在5min内,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并迅速分配急诊抢救室,缩短抢救时间;同时,基于规范化急救流程做好抢救准备,包括医疗器械、就只要务以及剂量合适的溶栓剂。(2)急救后护理:在急救后为患者提供心电监护,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与患者建立新人,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健康宣讲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护理需求,解答患者疑惑,消除其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救治效果:采用NIHSS神经缺损量表对患者溶栓效果进行评价,有效:NIHSS评分≤15分,症状恢复明显;显效:NIHSS评分下降至25分以下;无效:NIHSS评分下降未达到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32*100%

(2)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巴塞尔(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3)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通过认知功能测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效果,得分0-100分,分数≥90分为轻度障碍,70≤分数<90分为中度障碍,分数<70分为重度障碍。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救治效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4/32),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干预前,对照组的Barthel评分为(33.25±4.47)分,研究组的Barthel评分为(34.15±3.91)分;干预后,对照组的Barthel评分为(51.72±3.12)分,研究组的Barthel评分为(69.43±3.25)分。干预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2.3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人数为26人,占比为81.25%,对照组认知功能恢复人数为19人,占比为59.38%。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有研究表明,当人体脑组织缺氧缺血时间在5-10min后,便会导致组织坏死,所以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必须要尽早尽快实施溶栓治疗,才能尽可能减轻患者脑部组织坏死的可能性[4]。临床护理干预,会影响溶栓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水平。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急诊护理流程的应用,可以为脑梗死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全面的护理干预[5]。

在本文研究中,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无论是救治成功率,还是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行急诊护理流程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莫丹. 动态急救护理模式用于急性脑梗死急诊救治中的效果[J]. 人人健康, 2020, No.520(11):200-200.

[2] 陶琴, 徐晓红, 陈红.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96):2.

[3] 谢婧. 急诊护理流程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影响分析[J].  2021.

[4] 皮玲丽, 李丹卉, 谭薇,等.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 26(6):4.

[5] 杜晓谱.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的急救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 黑龍江医学, 2021, 45(8):2.

1454501186238

猜你喜欢
认知功能
运动员执行功能与反社会行为及攻击行为的关系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给予左乙拉西坦添加疗法对其认知功能的优化作用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25:41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23:08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七氟烷和丙泊酚对老年肺癌根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