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定风波》 群文品深情

2022-03-17 19:40曾凡华华禄
江西教育B 2022年2期
关键词:定风波烟雨体悟

曾凡华 华禄

《定风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提示:“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古诗词教学离不开文思和音律,这节古诗词课是“吟唱法”教学和群文阅读实践的尝试,探索了古诗词教学的可行路径,体现新课程与新课标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通过吟词韵、悟词情、探词心三个环节,让学生最有效地接近词韵词情的内核。教学时,教师尝试给学生搭建吟咏平台,让学生感受宋词吟咏法,从词韵、词意、词情和词理等方面层层深入,让学生接触词律,身临词境,进而妙悟词味。

一、导词入境

师:苏轼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词句,同学们都记得哪些?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学生纷纷背诵)

师:苏轼活得就像一组豪迈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轼的《定风波》,来一场诗意的旅行。

【反思】教师以苏轼的词句导入,能唤起学生对苏轼诗意人生的向往,激发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课堂灵感生成,让学生发散思维,体悟词心内核。

二、诵读品韵

师:我们先来到诗意之旅第一站:诵读品韵。(PPT出示“平仄节奏”)请大家按照学案提示的方法,来齐读这首词。

(学生吟诵《定风波》)

师:刚才大家读得不错,但是少了一些诗词的味道。诵读诗词应注意“平长仄短,平低仄高”。(PPT出示“入声字”)

“莫”“叶”“竹”“一”“却”“瑟”六个字都是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发音出口就断,比如“莫”。“听”字按《定风波》词律应读去声tìng。“打”字仄声,“叶”是入声,“打叶”要读得高而快,读出雨水打在叶子上急促的感觉。“声”是韵字,读音拖长,有雨水连绵不绝之态。

师:这首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我们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老师按照平仄特点先读一遍。(示范吟诵《定风波》)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平仄特点,把这首词再读一遍,把握词律。

(学生齐读,教师点拨、指导诵读)

师: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诵读,就更有词的味道了。其中“声”“行”“生”“迎”“晴”字为平声韵字,拖长声音读,读出春雨连绵、行走悠缓、平静旷远、无喜无悲的感觉。

三、探究解意

师:读词要读韵律,还要品内容和情感。下面我们来到诗意之旅第二站:探究解意。苏轼说诗以“反常合道为趣”,反常是指不合常理、不同常人,合道指合乎道理、合乎情感。苏轼《定风波》的小序和正文的词句有哪些“反常”的地方?比如,小序中“雨具先去”,正文却说“一蓑烟雨”。雨具先去,何来蓑衣?请大家把其中反常矛盾的地方找出来。

(学生仔细阅读全词,分小组形成组内共识)

生:第一个反常之处是,小序里提到“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苏轼却“吟啸”“徐行”。

生:第二个反常之处是,穿草鞋比骑马更轻快。

生:第三个反常之处是,小序指出雨过天晴,正文却说无雨无晴。

师:这是大家找出来的三个反常之处,再加上刚才老师提到的,共有四个反常之处。这四个反常之处分别如何理解?又怎么体现“合道”呢?我们来分小组讨论。(PPT展示“反常之处”)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我们请一组来展示讨论结果。

生:我们对第一个反常之处的理解是,“吟啸”是吟咏长啸,“徐行”是慢慢走,体现了从容的心态。

师:对的,“吟”是“吟咏”之意。“啸”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PPT展示链接材料:

《说文解字》:“啸,吹声也。”

《辞海》:“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

师:请同学们来示范一下。

(学生尝试吹口哨,发出“啸”声)

生:在雨中吟诗吹口哨,可见词人从容的情态。

师:是的。“吟啸”,“啸”字为仄声,要读得高而快,读出愉悦的心情。“徐行”,要拖长声音读,用声音的拉长来表示慢慢行走的从容。

(教师示范诵读,学生跟读)

生(齐):何妨/吟啸/且/徐行。

(教师指导、点拨这句诵读要点)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反常之处,竹杖、芒鞋与马各自代表了怎样的生活?

生:“竹杖”“芒鞋”是詩人的行装,有隐士、野夫的形象,生活清贫。而“马”通常是为官者的形象,指忙碌的人。

生:“轻”指心情的轻松,“无官一身轻”。

师:但是苏轼此时依然身在官场,并不能说完全“无官”。只是此时是虚职,远离了激烈的尔虞我诈,心里轻松,正如杜甫说的“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举例说到一个“反常”,小序中“雨具先去”,正文却说“一蓑烟雨”。雨具先去,何来蓑衣?“蓑衣”“烟雨”分别指什么?怎么理解“任”这个字?

生:“烟雨”既有实指,也有虚指,虚指人生的风雨、政治风雨。“蓑衣”在这里主要是虚指,指精神蓑衣,体现了词人抵抗人生风雨的“豁达心境”。

师:“烟雨”比起“穿林打叶”的骤雨,增加了诗情画意。“任”是不退缩、不避让的心态。“任”字,仄声,要短读,读出不避让、不畏惧的洒脱豁达。

(教师示范诵读,全体男生跟读)

男生(齐):一蓑/烟雨/任/平生。

(教师指导、点拨、纠正这句诵读)

师:“雨过天晴”与“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第三个反常之处中的“雨”和“晴”怎么理解?怎么理解两个“无”字?

生:晴,代指顺境;雨,代指逆境。

生:反复使用“无”字,不能简单理解为“没有”,而是无差别,无牵无挂,无欲无求,任其自然。

师:我们来齐读“也无风雨也无晴”。同学们结合链接材料,看看还能读到什么?(PPT展示链接材料: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什么都过了,还能如何?——林清玄《温一壶月光下酒》

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苏轼《与杨元素书》)

生: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生:漫天风雨,拓宽了全词的境界,想到了人生的风雨。

生:超乎物外,进退得失,不值得说,看淡的心态。

师:“烟雨”比起“穿林打叶”会更有诗意,如果说“短笛”是牧童的标配,那么“蓑衣”就是渔人的标配。淋的明明是山林之雨,却写成江湖之雨。词人表面上说“料峭春风吹酒醒”,酒醉有点恍惚,流放到黄州,从居庙堂之高,到现在处江湖之远,表达的却是对进退得失毫不在乎的豁达。

师:我们再次朗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要突出两个“无”,平声字,拉长音,读出平静旷远、超乎物外的豁达。

(教师示范诵读,学生分成两大组比较诵读)

(教师比较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齐读的效果)

(学生自评诵读效果,教师补充强调)

【反思】通过反复诵读,序、词比较阅读,在词序对比中梳理“反常”“合道”,引领学生以思辨之思维品读诗词,感受主人公由“凡夫”到“圣贤”的心路历程,理解东坡的精神突围。古诗词教学离不开文思和音律,让学生根据词的平仄特点,在诵读音律中感受文思,让学生最有效地接近词韵词情的内核。

四、群文索情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诗意之旅第三站:群文索情。刚才我们从词中四个反常之处体悟到了苏轼的从容、豁达。这些看似“反常”,实则“合道”“合情”。但是,这首词给我们的心灵震撼,难道仅仅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苏轼的“从容”“豁达”吗?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苏轼被贬黄州前的足迹。(PPT展示苏轼被贬黄州前的足迹地图)苏轼生于四川眉州,1069—1070年在京任职,后来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合,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太守。他的足迹犹如风雨,飘忽不定,身不由己。

师:我们如何理解词中的“归去”?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苏轼不归不去,又能怎么办呢?

生:“归去”是必然也是唯一的选择,归去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苏轼没有其他路可走的被迫、无奈。

师:“也无风雨也无晴”,“无”字的反义词是?

生(齐):有。

师:也就是说,在归去之前,苏轼心中是有风雨的,从词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穿林打叶”“萧瑟”。

师:在归去之前,风雨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所以苏轼才会叫板“谁怕”,才会说“任平生”。“任”是词人心中不平情绪的喷涌,犹如说“我就这样过一生,你能拿我怎样”。苏轼心中有风雨,但不畏惧风雨;有面对风雨的无奈、愤懑,也有承受风雨的坚强。

我们可以读出词中第二层情感:从容、豁达是苏轼在承受风雨过程中用坚强支撑起来的。

师:苏轼要“归去”哪里?请从词的下阕找一找。

生(齐):萧瑟处。

师:苏轼有浓厚的“归去”情结,我们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来探究其情感。在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PPT展示苏轼“归”字群文: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轼《行香子·述怀》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师:苏轼要归去哪里?

生:归隐,归到内心,精神自由。

生:心向往归隐,却没有归隐。

师: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而苏轼却选择淋雨承受风雨,所以,苏轼的“归去”含有对社会“风雨”不避让、不害怕的内心持守,也有超脱名利、得失的束缚,获取精神自由的渴望。

师:接下来,我们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来进一步体悟苏轼的情感。苏轼的“归去”和陶渊明的“归去”有什么不同呢?

生:面对人生“风雨”,陶渊明选择身心归隐,是对政治和社会的避让,这是出世心态。

生:苏轼内心渴望归隱,并没有真正归隐,选择承受风雨,是对社会“风雨”的不避让、不畏惧,是入世心态。

师:因此,我们就可以读到词中第三层情感:“进”能坚强承受社会“风雨”,有不避让、不畏惧的内心持守;“退”能超脱名利、得失的束缚,获取精神自由。这体现出一种强劲的生命张力。苏轼将风雨“穿林打叶”的强劲有力,看作“一蓑烟雨”的轻飘无力,进而消融为“无雨无晴”,有中生无,消散了心中的风雨,我们也可以看到苏轼身上强劲的生命张力。

【反思】在探究词心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多种对话关系,但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应多鼓励学生对词进行个性解读。教师引领学生结合教材以及群文材料,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探究苏轼“归去”的内涵。教师引领学生走近文本,探究文本,从话语把握切入,在“归”字的解读中,体悟淡泊和宁静的“脱胎换骨”,感受真正动人心扉的“生命张力”,这样,学生的体悟就更有厚重感。

五、吟咏抒怀

师:下面我们进入诗意之旅第四站:吟咏抒怀。学习诗歌评论、诵读、吟唱的技艺。三个活动,任选一个,你们首先选哪个?(PPT展示活动的三个选项)

师:活动一,(PPT呈现“诵”)是诵读活动。老师先示范读,请大家听的时候注意平仄特点。听后请同学们按照平仄特点一起诵读。

生(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师:诵读中,我们要体会到,苏轼并不是一个把一切都“放下”和“看破”的佛家信徒,他是活在现实中,既无奈又坚强的、有生命张力的、在承受生命中享受生命的可爱的苏轼。

师:活动二,(PPT呈现“写”)请用一两句话写你们读《定风波》的感受。

(学生安静书写,书面表达感受。小组分享,交流展示)

生: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生:竹杖芒鞋的侠客,是你。你无惧于三月的雨,对穿林打叶的雨也毫不在意。晴雨交替太过寻常,世间的来去得失又何足挂齿?这一生,不过一蓑烟雨。

师:同学们对这首词的理解比较深刻。既抓住了诗歌中“反常”“合道”的手法,又有对词心精神自由的理解。

师:活动三,(PPT呈现“唱”)词在古代是用来吟唱的,老师用“鹿港调”给大家吟唱苏轼的《定风波》。

(教师示范吟唱全词)

师:同学們是否想学习吟唱?

生(齐):想。

(教师逐句示范,教学生吟唱)

师:同学们,我们在吟唱中进一步地体悟到了词中作者的三层情感。吟唱是学习宋词最直观的方式,以后可以多尝试吟唱,体会不同风格的词作。

同学们,在苏轼走过的“沙湖道中”,我们诵读品韵,探究解意,群文索情,吟咏抒怀。我们在“反常”“合道”中读到了苏轼用坚强支撑起来的从容、豁达,在“归去”中读到了苏轼不避让社会风雨的内心持守和精神自由,读到了苏轼身上能进能退的强劲的生命张力。

同学们,苏轼为我们创立了一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旷达的生命范式。生活中,我们的生命难免会经历人生的风雨,希望同学们享受生命带来的一切,用强劲的生命张力去做一个勇敢、完整、精神自由的人。

【反思】苏轼将风雨“穿林打叶”的强劲有力,看作“一蓑烟雨”的轻飘无力,进而消融为“无雨无晴”,有中生无,消散了心中的风雨,这彰显了一种生命张力。词的下片有“酒醒”一词,从下片反溯到上片,下片是写“酒醒”后的所观所感,词的上片必是写“酒醉”中的狂态狂语,所以“谁怕”“胜马”“任”,是苏轼跟风雨的叫板,“谁怕”“任”是心中不平情绪的喷涌,“我就这样过一生,你能拿我怎样?”苏轼心中有风雨,但又有不畏惧风雨的坚强。教师以品字句为抓手,立足文本,难度渐进,新旧连接,深入浅出,让学生能够从最基本的知人论世储备、课文注释等入手,紧扣文本进行解读。这节课,从词韵、词意、词情、词理等角度让学生进入词的内核,尝试给学生搭建吟咏平台,让学生感受吟唱法,既直观又深刻地探究、体悟词人复杂而又真挚的情感。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

3104501908225

猜你喜欢
定风波烟雨体悟
定风波
南湖烟雨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烟雨草海
温柔淡雅柔美演绎新歌《烟雨江南》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体悟书法
不一样的体悟 2014 RFC国际雨林赛后记
《定风波》
《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的理解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