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分享环节探究

2022-03-17 15:18张玉丹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分享环节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成效。教师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分享环节,反思分享环节暴露的问题,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分享氛围,提高分享环节的“心理味”,丰富分享形式,与此同时,还要提升对分享环节“现场生成”的处理技巧,保证分享环节顺利进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分享环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6-0035-03

【作者简介】张玉丹,江苏省江阴市云亭中学(江苏江阴,214422)教师,一级教师。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分享环节的重要性及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学生的心理成长为出发点,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一般来说,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活动环节结束之后,心理健康教师都会邀请学生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通过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的相互倾听、相互学习和相互鼓励,帮助学生在主动参与、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认同感,收获心理成长。分享环节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活动环节非常兴奋、活跃,但到了分享环节就变得沉默、无话可说,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经过笔者观察发现,导致学生在分享环节变得沉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享话题不明确,学生不清楚具体要分享哪些内容,甚至很多心理健康教师存在“重活动、轻分享”的观念,着重设计体验活动,对分享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分享氛围不足,心理健康教师没有营造安全的分享氛围,导致很多学生害怕被嘲笑,进而不愿意当众表达观点;三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课堂控场能力不足,分享环节出现意外,造成学生关注点转移,导致分享环节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分享环节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1.营造适合分享的课堂氛围。

首先,和谐的同伴关系是学生进行自由分享的基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分享环节中,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倾听、和谐有序,它可以让学生放下戒备,坦诚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释放内心压力,获得心理成长。心理健康教师在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就要和学生达成约定:在其他学生分享感受时要认真倾听,并给予回应;应无条件积极关注分享者,不随意评价其他学生的回答;要懂得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想法或感受的权利,应该对他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分享环节表示感谢;如果认同他人的想法或感受,可以用鼓掌进行回应。如在《萌动的青春情》一课中,当学生分享观点时,另一个学生大声反驳他的观点,这让分享者十分尴尬。这时,心理健康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以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倾听他人的观点,并真诚地邀请“反驳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心理健康教师鼓励不同思维进行碰撞,这有助于迸发智慧的火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分享环节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对错之分,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分享观点,但是分享观点时要尊重他人。心理健康教师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处于一种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氛围中,他们才会愿意放下心中的戒备,真诚地分享内心的感受。

其次,心理健康教师要强调保密原则,这是有效开展分享环节的必要保证。学生分享的内容或多或少地涉及个人隐私。为了让学生无后顾之忧,教师在开展分享环节之前需强调保密原则,让学生明白分享内容只能在课堂上讨论,不允许课下讨论,更不允许对外传播,让学生知道自己分享的内容是保密的,从而更愿意敞开心扉,保证分享环节有序开展。

最后,为了调动学生的分享热情,教师可以适当地自我开放,进行分享示范,为一些“不敢说”“不愿说”的学生做榜样。如在《青春的模样》一课中,心理健康教师在分享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青春的认识以及自己的青春期困扰。有些学生因为害怕被心理健康教师或同学嘲笑,或者担心会暴露自己的隐私而不敢分享。这时,教师先分享自己的青春期经历以及困扰,并详细说明自己是如何度过那段时光的。学生在认真倾听的过程中会感同身受,觉得大家在青春期都会有类似的困扰,自己并不特殊,从而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分享环节变得更加有效。

2.尝试丰富多样的分享方式。

很多心理健康教师在分享环节沿用学生举手、教师点名的分享方式,这种单一的分享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健康教师应不断创新分享方式,根据不同的活动采用不同的分享方式,增加分享环节的趣味性。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享经验;也可以由教师指定学生分享经验,再由该名学生指定下一个参与分享活动的学生;还可以让具有某一特征的学生参与分享活动。如在《幸福的存在》一课中,教师提出了“假如生命只剩下3天,你会如何安排这3天?”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一对一分享自己的时间安排,每个学生寻找自己信任的伙伴,将“3天的安排”说给伙伴听,分享活动结束后彼此拥抱祝福,表示感谢。这样的分享方式有助于增强彼此信任,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课堂投入度,效果也更好。再如在《认识自己》一课中,在完成“我的特色名片”活动后,教师首先抽取学生的自制名片,由全班学生根据名片上的介绍猜人名,再由被猜中的学生上台抽取名片,如此循环。通过这样的分享活动,学生热情高涨、全情投入,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根据具体的活动主题选择不同的分享方式,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在分享环节中受益。

3.增加分享环节的“心理味”。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随意开展分享环节,而要在分享环节中体现“心理味”。基于此,心理健康教师要掌握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让分享环节充满“心理味”。

首先,教师要合理地设计分享问题,根据活动主题及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贴近学生内心世界、能够激发学生分享兴趣的问题。在活动结束后,给予学生足够的分享时间,提出合适的分享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分享环节中获得启发。如在《莫让光阴付水流》一课中,心理健康教师设计了“岁月神偷”活动,要求学生分享自己周末在游戏、QQ聊天、短视频等娱乐活动中花费的时间。学生对分享自己的周末娱乐活动充满了兴趣,分享气氛十分热烈。接着,教师步步深入,抛出问题:“你觉得哪些时间是非必要的、可以节省下来的,而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心理健康教师引導学生反思自己的时间规划是否合理。最后,再让学生进一步分享自己规划后的时间安排,让学生感悟时间的珍贵,从而做到合理利用时间。

其次,教师可以将心理咨询技术应用于分享环节,即在分享环节中做到尊重、共情和积极关注。心理咨询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使学生在分享环节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这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分享环节的有效性具有重大意义。如当学生在分享过程中沉默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摸摸头、拍拍肩膀)给予学生鼓励和安慰;当学生在分享过程中欲言又止时,教师可以使用共情技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尊重和理解他的;当学生在分享过程中情绪失控时,教师可以使用心理干预技术平复学生的情绪,并在课后及时进行个体辅导,了解学生情绪失控背后的原因并帮助他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最后,分享环节要注重人人参与。很多心理健康教师发现,主动参与分享活动的往往都是那几个活跃的学生,其他学生只是默默地听,不愿意分享感受。基于此,心理健康教师要均衡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等因素,在分享环节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分享活动的机会。如在《你也是一片风景》一课中,心理健康教师设计了“优点大转盘”活动,要求全班学生分享“在同学心目中,我的优点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优点是……”当一个学生分享观点结束后,由他/她邀请自己欣赏的异性学生参与分享活动,邀请异性学生时说出该生的一个优点,以“我欣赏某某,因为他/她……”的句式邀请他人。通过该活动,学生参与分享环节的热情明显提高,他们十分期待下一个学生的分享内容。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愿意参与分享活动的学生,教师应重点鼓励他们,引导他们打开心扉、勇敢分享观点。

4.提升教师对“现场生成”的处理技巧。

教师在学生分享完观点后应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放性使得突发事件尤为常见,教师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如在《做更好的自己》一课的“我的优点有哪些”活动中,一个男生说:“我没有优点。”这样的回答破坏了原本温馨和谐的活动氛围。这时,教师先肯定他愿意真实地分享自己的感受,接着鼓励该学生从生活、學习等方面寻找自己的优点。有个学生马上回复:“他跑步跑得非常快,运动会上还拿了短跑第一名。”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一下子扭转了尴尬的局面。教师立刻回应:“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闪闪发光。”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和教师的鼓励后,该男生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笑。教师应在分享环节不断吸取经验、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的课堂应变能力,保证学生能在分享环节中提升自己。

3347501908200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