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菲杨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扬中市位于北纬 32°00’~32°19’,东经119°42’~ 119°58’,由长江主航道南侧的雷公岛、太平洲、西沙、中心沙4个沙洲组成,处于江苏省中部、镇江市东部的扬子江中。扬中市为镇江市所管辖,全市总面积为332平方公里。扬中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通泰方言,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吴语底蕴。
关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学者们的分类角度各有不同,若是依据有无被动标记,则可分为三种类型(陆俭明,2004):
有明显标记的被动句,即“被”字句。其中包括两小类:
“NP1+被+NP2+VP”,即“被”字句。例如:
(1)这辆车被他撞坏了。
(2)这个碗被小王打碎了。
“NP1+被+VP”,即省略了NP1。例如:
(3)这辆车被撞坏了。
(4)这个碗被打碎了。
(5)苹果给/叫/让弟弟拿走了。
(6)我的钱挨偷走了。(我的钱被偷走了。)
但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及交流的语料来看,以扬中方言为母语的受调查者并不会主动在NP2后面加上“给/所”。而例句(11)在老派方言中并不会出现,在新派方言中偶有出现,这可能是受普通话普及的影响,大家在交流时通常会在被动标记后加上“谁”“什么”等疑问代词。因此,个人认为,扬中方言中最常见的被动句类型只有“NP1+被动标记+NP2+VP”这一种类型,准强式被动句和强式被动句所列举的例句仍有待讨论。
综上所述,扬中方言被动句句式只有“NP1+被动标记+NP2+VP”,其特有的被动标记有“把”和“挨”两种。
NP1在被动句中一般是作为谓语动词的受事,即动作或行为的承担者。与现代汉语相同,能够在扬中方言被动句中充当受事的成分必须是有定的,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确知的事物。若无特定语境,受事成分不为说听双方共知时,则语句不成立。例如:
(10)这本书挨老师拿啊走啊咯。(这本书被老师拿走了。)
(11)*一本书挨老师拿啊走啊咯。(一本书被老师拿走了。)
NP2在被动句中一般是作为谓语动词的施事,即动作或行为的发出者。可以是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但不可以是形容词、动词或谓词性短语。例如:
(12)他手指头挨钉子划破啊咯。(他的手指被钉子划破了。)
(13)这个香蕉把他吃啊咯。(香蕉被他吃了。)
(14)*他们挨划船吸引走啊咯。(他们被划船吸引走了。)
在扬中方言被动句中,VP的构成一般是比较复杂的动词性短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述补短语,补语也有不同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例如:
a.结果补语:
(15)他挨人打啊伤啊咯。(他被人打伤了。)
b.状态补语:
(16)这桌子把她抹得干干净净的。(这张桌子被她擦得干干净净的。)
c.数量补语:
在扬中方言被动句中,VP的构成也可以是简单的形式,但是这种情况极其少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单音节的光杆动词,在VP前后往往会加上一些适量成分将语句补充完整。通常会加上“了”表示动作的完结或新情况的出现,使句子成立。例如:
(17)*小王挨蛇咬。小王挨蛇咬了。(小王被蛇咬了。)
也有少部分的单音节的光杆动词可以直接充当被动句中的 VP,如:“笑”“骂”“打”。例如:
(18)今天个曾挨老师骂啊?(今天有没有被老师骂啊?)
(19)你说这个话要把人笑。(你说这种话会被人笑。)
能构成VP的动词通常是动作性强的动词和部分心理认知动词,如:“骂”“打”“吃”“咬”“骗”“杀”“恨”“喜爱”“讨厌”“嫌弃”“晓得”等等。和现代汉语“被”字句一样,在扬中方言的被动句中,关系动词、助动词、趋向动词、不及物动词及部分心理认知动词都不能进入被动句中构成VP,比如:“属于”“应该”“出来”“劳动”“懂得”等等。
《新编现代汉语》(张斌,2018)中提到,普通话中常见的否定副词有“不、没、非、别、休、莫”等等,还有一些书面语言中常用的是“未、未 必、未曾、未尝、无须”等。其中,“不”“没”的使用频次最高,“不”表示意愿或者性状的否定;“没”则是表示否定事实和变化。在扬中方言的被动句的否定形式中,被动标记“把”和“挨”的否定句式比较简单,二者是一样的,都是将否定词置于被动标记之前。根据否定词的不同,可以将否定形式分为两类:
表完成或结果。多用“(还)不曾”放在“把”字前,构成句式“(还)不曾+被动标记+NP2”,句尾通常会加语气词使语句完整。例如:
(27)这罐奶粉还不曾把/挨他喝光呢。(这罐奶粉还没有被他喝完。)
表祈使,表达强烈的意愿。其句式多为“不+能愿动词+被动标记+NP2”,句尾的语气词可加可不加。例如:
(28)这个事不好把别人晓得哦!(这件事不能被别人知道哦!)
“把”在现代扬中方言中用作被动标记,引进施事的用法,可以追溯到南宋。据CCL语料库搜查可知,早在辛弃疾的《好事近》和元代杂剧《刘行首》中便有与此相同的用法。例如:
(29)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元·杨景贤《刘行首》)
(30)彩胜斗华灯,平把东风吹却。(南宋·辛弃疾《好事近》)
上述两个例句分别用“把”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发出者“梅香”和“东风”,相当于“被”。现如今,受普通话普及的影响,扬中方言被动句的被动标记除了“把”“挨”之外,还有“让”“被”“叫”等,但极少使用,只在新派方言中出现。被动标记“挨”是扬中方言中使用很广泛的、且独具特色的被动标记,它的本义是“忍受、遭受”的意思,带有不情愿的意味。
因此,在扬中方言中,虽然“把”与“挨”都可以放在受事后面作为被动标记表示被动义,但在具体的日常交谈中,被动标记“挨”与“把”出现的语境是有所不同的。但随着用法的泛化,扬中的新派说话人,即中青年群体,已不再如此严格地区分“把”和“挨”的用法,“挨”有时也会出现在表示褒义的被动句中,二者的语境可互换。以扬中方言被动句调查问卷的结果为例,例如:
(31)这碗把/挨他刷得干干净净。(这碗被他刷得干干净净。)
(32)钱把/挨小偷偷啊咯。(钱被小偷偷了。)
例句(31)的语境是不具有贬义色彩的,甚至偏褒义色彩,而例句(32)则显现出明显的不如意的感情色彩。但是从上述例句的调查情况来看,“挨”与“把”在青年群体表达时可随意互换,并不作严格区分。
此外,受普通话普及的影响,现代汉语中表处置义的“把”可能与扬中方言中表被动义的“把”相混淆,从而造成歧义,引人误会。例如:
(33)*他把他爸爸狠狠地打啊一顿。
他挨他爸爸狠狠地打啊一顿。
(他被他爸爸狠狠地打了一顿。)
从例句(33)来看,在使用“把”作被动标记表被动义时,与表处置义的“把”相混淆,会让听话人误以为是“他”打了“他爸爸”将受事与施事颠倒。所以,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说话人会将“把”替换成“挨”,或是将被动句转化为主动句,以此来消除歧义。
此外,当被动标记“挨”出现在本应表示褒义的被动句中,可以起到一种表达反讽的作用。以此来表达说话人的不屑、嫉妒。例如:
你脑袋怎么这么聪明,这个岗位被你考到了。
(34)你脑袋怎么这么好的啊,这个岗位就把你考上啊了。
(35)你脑袋怎么这么好的啊,这个岗位就挨你考上啊了。
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例句(34)表达的是一种表扬、赞叹的态度,表达了说话人的钦佩、羡慕之情。而例句(35)前半句虽然也用了褒义词,但因为“挨”通常只出现在表不如意的被动句中,所以整句话带有讽刺意味,表达了说话人对此事的不满与挖苦。由此可见,在扬中方言被动句中,“把”和“挨”的区别显而易见,还是不难区分的。
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渗入与影响,扬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表达被动义时选择“被”作被动标记,而不再选择“把”或“挨”作为被动标记。在日常交流中,方言独有的言语特点也渐渐淡化。因此,扬中方言被动句的发展变化仍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与讨论,保护方言的特点在当地的文化建设中也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