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策略

2022-03-16 20:56陈清德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4期
关键词:道德法治情感

陈清德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学习压力相较于小学阶段有所增加,学生的心理十分脆弱且日常行为表现容易情绪化,因此,将情感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能够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以及身心发展。情感教学重视学生的内心情感表达,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既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心扉,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和沟通,也能提升初中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过往的道法课堂单调化的说教形式教学往往没有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且只重视学习课本知识以应对考试,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学生缺乏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往,以至于出现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特点和优势,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以及道德思想。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情感交流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得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学生通过交流能够丰富自身的内心情感,通过情感表达建立友谊;帮助学生在构建健康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求知欲与好奇心,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及综合素养。[1]新时代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教师重视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使得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上打开内心世界的大门进行互动与交流,进而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素养发展。

二、在道法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

为培养具备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需要教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情感的教育。[2]而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情感教育目标要求,教师需要深入研究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点,通过对初中道法课程内容的拓展丰富学生的情感,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

(二)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知识内容大多数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其中包含很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3]而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即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解,以至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变成教师,学生则是被动地学习,很多时候学生即使不理解教学内容也没有机会进行提问,而教师通常为了快速完成教学任务以及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迫使”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学习。而情感教育渗透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则重视学生由原本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在课堂上有疑问或不同观点能够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三)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近年来,道德与法治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旨在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提升道德修养以及思想品德,进而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很多贴合生活实际的事件和内容,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合理的教学方案,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而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素养。[4]与此同时,将情感教育融合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初中道法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现状

(一)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创新不足

当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仍然采用机械、单一的教学形式,忽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书面知识的灌输式讲解,也不注重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久而久之学生无法对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点产生求知欲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培养学生情感产生不利的影响。[5]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点采取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使得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其教学知识点的含义和概念,且不能将所学知识很好地应用于生活中。

(二)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学科的重视程度较低

部分初中学校迫于中考的压力,为了让学生提高考试分数将教学重点放至所谓的文化课程上,而忽视了道德与法治教学起到的育人作用,对该学科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自然就不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德育渗透工作。[6]这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影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良好发展,对提升学生的情感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学生增加了过重学习负担的同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教师在教授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助力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利益和权利,并促进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乐观向上的心态。[7]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只讲授课本中的知识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及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很难通过道法知识的学习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也不想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很少能将学习的道法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

四、将情感教育融合于道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为学生创设轻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着新时代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而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对其教育目标以及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然而运用过往简单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创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丰富、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融入情感教育,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与教学效率。而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抒发与释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前放松互动,通过游戏或是倾听音乐的方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进而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并为学生营造欢乐的气氛,使得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拉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放下心中的戒备积极表达心中所想,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情谊。

(二)深入分析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情感教育的内容,教师要想实现情感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中与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及案例,对其进行深入解析和总结,帮助学生体认其中蕴含的真实情感,进而丰富自身的内心情感。[9]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结合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知识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正确方向,最后鼓励学生自由地抒发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讨论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增强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探讨中寻求自己不理解和不懂的法治问题的答案,也能在其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他人的优点,使得学生的自主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下称“教材”)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声》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并设置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晓玲等人的做法你怎么看待,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让学生进行以上问题的讨论,在学生充分表达观点以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个人意愿与集体意识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促进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团队荣誉感 。

(三)在道法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应有效结合生活实际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内容大多是学生生活中极其常见的真实事例,而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但是很多学生缺乏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而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实一些真实事件和生活案例,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

例如,在教学教材七年级下册《法律保障生活》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真实案例进行课堂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案例视频:一个到外地务工的年轻人刘某将手机丢失在饭店门口,被饭店的服务生于某捡到但并未归还,于是几日之后刘某带领朋友到饭店门口找到于某,要求其归还手机并赔付800元现金作为补偿;于某拒绝后遭到刘某等人的殴打,最后造成严重受伤,而刘某等人均被依法处置。教师就此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具有什么作用和特点,通过在教学中呈现生活案例使得学生领悟到很多生活中的道理,进而更好地将所学的道法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身心健康成长。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实现初中德育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和践行素质教育理念,因此,要想提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就需要教师积极采用丰富且多元化的有效教学策略,拓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且富有趣味的生动课堂,进而丰富初中生的内心情感,使之形成乐观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道德法治情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