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前岚(上海市青浦区第一中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思想政治课程要帮助学生具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长久以来,不少教师存在“重知轻情”的情况,只关注知识、能力目标的实现,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有些教师虽然会在教学目标中体现相关的情感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或流于形式或一笔带过,情感目标并未得到真正落实。这就导致学生虽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但实则从内心对于某些观点和结论并不认同,甚至感到怀疑和否定。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符合思想政治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不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感情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挖掘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增强政治学科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可见,情感因素不仅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统编教材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将价值引导寓于知识传授之中,无论正文还是辅助文都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找到情感切入点,通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或创设相应的情境,在讲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调动学生真实的情感,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课中,教师在讲述中国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可以利用“探究与分享”栏目中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变为废墟等材料,引导学生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和近代中国人民的悲惨处境,同时引发学生对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痛恨,激发学生心中浓浓的爱国之情,进而将这份真挚的感情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之中,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又如,在《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中,教师可借鉴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活动思路,从100名改革先锋中选取1~2位改革先锋,呈现其个人事迹或话语,学生在被改革先锋的先进事迹感动之余,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并将改革先锋身上的优秀品质,如爱国、敬业、勇于创新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对教材冷漠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其所讲述的材料好像与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墙。”情感具有感染功能,教师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
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情绪任由兴致,不加调控,有些教师出于错误的认识,为体现教学的严肃性而故意板着脸,对待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神情冷漠,那么学生也无法从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因此,要调动和培育学生的情感,教师首先要能够自我调控情绪状态,具备一定的情绪感染力,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呈现不同的情绪状态,善于通过情绪的感染来增进学生的情绪体验,使学生爱老师所爱,憎老师所憎,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例如,在执教《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齐唱红色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自身真挚、饱满的情感扣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科内容与教师、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在情感的体验中更加坚定地认同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育教学领域,相较于书籍、报纸、杂志等传统资源,网络资源凭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获取便捷等优势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
思政学科的内容大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就学科内容本身无法直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从网络这座“宝库”中,充分挖掘出能够引起学生强烈情感的教学资源,利用影视、图片、歌曲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例如,在讲述巴黎公社失败后,教师可以播放《国际歌》,使学生在艺术熏陶中感受《国际歌》蕴含的革命战斗激情和无产阶级锐不可当的阶级力量和博大的革命胸怀。
又如在讲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五四运动时,教师可以播放电影《建党伟业》中关于五四运动的片段,再现当时青年学生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场景,相较于教师讲解或阅读相关材料,学生能从中对五四运动获得更为直观、形象的认知,内心受到触动更为强烈,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随之点燃。
“双新”背景下,仅仅指向学科知识本身的教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学科内容的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显著特点。学生从课堂内获得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限的,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等,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在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触发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执教《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课时,可以请学生对身边优秀的共产党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是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从情感上加深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教师要注重利用本土资源,挖掘当地具有情感价值的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更有利于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执教《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青浦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展览,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通过了解青浦40年来的辉煌成绩和深刻变革,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同时深感作为新一代青浦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