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张全喜
(1.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民族工作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共建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的意识,它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1]。对于师范生而言,学习这些新思想和新理念,能更好担负未来文化传承任务、肩负未来人才培养使命。纵观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如何基于多元文化融合的视角探讨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任何民族共同体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形成离不开特有民族文化的浸润。从民族学意义维度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总体生活方式或所有生活方式的总和[2],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3]。而不同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形成皆有滋生的特定土壤,形成一个民族特有的烙印和表现范式。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共同体,包含56种民族文化基因,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融合性的探讨,可更明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
中华民族是拥有共同地域、历史、文化、精神的政治共同体,具有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两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4]。“一体”传承了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包容性,“多元”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特征,也是师范生民族教育的政治理论与实践基础。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文化的“自我认同”[5],以极力维护各自民族特有的传统以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中华民族文化同中有异,这种差异会产生文化认同的张力,促使各民族文化实现自身认同与相互认同,促进各民族文化共生共长,接纳各民族文化差异是形成中华民族大文化观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
在民族与民族的政治沟通、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中,了解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而汲取其他民族文化之所长补自身文化之所短,从而使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在融合中共生,由此产生一个新的彼此认同的价值观,为新的互动开辟一个通道,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需要全社会成员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凝练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为生成共有国家认同打下情感和心理基础[6],“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认为更高级的民族教育范式是鼓励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并认为这是新时代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理想的国民教育模式[7]。这就要对不同族群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融合、更新从而形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
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而“新时代的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肩负着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塑造灵魂、生命和新人的时代重任”[8]。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群体,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对帮助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纽带作用。
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是师范教育之根本,也一直贯穿师范生培养的全程。如何让师范生学习、理解与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然而,新时代所面临的世界形势、国际关系、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更为复杂。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师范生作为当代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他们获取外界信息变得十分便捷,面对浩瀚信息,如不能遴选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挖掘信息深层的价值取向,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更容易被带偏和误导,甚至出现各种不安全问题及隐患。
人才培养要服务于国家各项发展战略的需要,要求教育工作者时刻做好国家人才培养需求的“供给侧”工作。新时代对教师的政治素养与德育培养有更高的要求,师范生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培养人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的使命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培养人、塑造人。教师自身就是育人的一面镜子,对学生而言不仅是正其衣冠更是修正其心、德润其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9]。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也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和示范性,深刻影响学生当下的学习和价值取向。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将会通过一代人影响一代人。
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特殊使命,社会对其师德素养的要求明显高于一般的职业,对师范生的培养要求亦是以德为先,方能他日以身示范。因此,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关键[10],也是普通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绝非民族工作部门一家的事,事关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常规的民族工作无法涵盖[11],需要国家统筹设计,全社会共同参与,将其渗透于各个领域的工作,上下统一层层落实,全民接受教育。而从当前研究文献来看,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研究,涉及的研究内容更多集中在民族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以及接受少数民族学生学校的师生,普通师范院校和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研究文献缺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并不仅仅只需面向少数民族院校师生和少数民族同胞,而需要面向全民树立“56个民族是一家”的意识,中华民族是所有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命运休戚与共、共生共存的共同体。
新时代的教师不再是教死书的教书匠,而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如何在多元文化融合视域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启迪下,在对世界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不断反思中,尝试构建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体系值得探讨和商榷。
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应以生为本,首先要了解师范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师范生的学习特点,遵循师范生成长规律及教育规律,遵循思政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灌输形式,探索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教育模式,以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新时代的师范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自主独立的学习者,这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任务不能停留于对师范生原有的认知,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师范生对新事物、新理论的看法和观点。
其次,让师范生多维度自我剖析,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与民族的关系,自我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层层剖析理解小我与大我,个体与整体,个体与国家、与世界不可分割的联系,进而理解个人与国家与世界的关联以更有效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性,进而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求,以调动师范生学习积极性和发挥自身学习的主体作用,逐渐建立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再次,结合文化发展性和育人性的特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德育教学内容的艺术性,有效利用教学内容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德育因素逐步实现浸润无声。以道德力量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度培育[12],实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之效。同时,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的主导作用和师范生学习过程主体的核心作用,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空间和环境。
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相关课程,作为师范生理论学习主线,让课程学习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同向同行。通过实践育人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作为践行的主线,有机融入师范生培养全程,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全程、全员立体化的培育格局。
首先,在师范生培养过程贯穿课程思政主线。课程思政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功能,通过思政课程培育,比如学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让学生学懂弄通理论内涵,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真谛;通过课程思政在其他各门课程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系统融入设计,将56个民族一家亲的教育及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多民族文化融合教育的课程思政框架体系。
其次,在师范生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并行实践育人主线。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群体,不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者,还是未来民族教育活动的顶层设计者和实施者,更是民族文化教育的践行者。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师范生通过活动感知和体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依据地域特点,充分利用和挖掘少数民族丰富的特色教育资源,比如民族特色活动展、民族特色美食展等。还可将各民族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动人故事等融入学校实践活动[13],开展少数民族学子手拉手互助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做中学。贯穿实践育人深化师范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浓厚氛围,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育格局。
以培育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德育目标,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单向度的传授和说教的方式,学校充分利用新时代信息化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的特点搭建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平台,依托信息化教育平台,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整合丰富的民族教育资源,通过灵活多样的互动形式,培养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责任担当。学校还可使用信息化手段和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育方式,引导师范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习的共知、共思,共情与共建。同时,搭建民族团结主题教育网站,通过主题或专题的形式进行系列的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观输入与教育;通过微信公众号展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以使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的学习更便捷高效。
“知情意行”的教育统一是养成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14]。推动师范生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德育元素自觉地学、思、做合一,形成“知情意行”一体化的培育模式,凝聚德育的内驱力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知为前提,“知”是指师范生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认知,师范院校立足于立德树人,在传授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师范生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中华民族文化理论的学习,让师范生认识并了解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民族文化的多元特性,提升民族文化自信,明确自身实现民族团结与振兴的历史使命。
情为动力,“情”指师范生能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习内容产生更好的共鸣,从主观上提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认同度,达到以“情”促知的良好效果。注重理解不同民族主体间的关联性,通过民族英雄、维护民族团结等案例及文艺作品,学习移情、共情,激发师范生对中华民族的内在情感和热爱。
意为防线,“意”指意志,是人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当前师范生面临着外界各种纷杂的诱惑,若没有坚定的意志作为防线,很容易迷失底线做出误判,为自身学习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学校通过真实生活寻找适宜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磨炼意志。
行为目的,“行”即行动,强调实践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作用。在开展思政工作中注重理实渗透与结合,进而落实知行合一,通过学、思、做将意识转化为行为以通达培育目的。高校需为师范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民族教育实践活动,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大的实践空间,不断更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认知,最终达成自主、自觉践行的目的。
全面分析民族文化多元融合的背景,深度聚焦师范生职业特性,构筑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二一四”培育体系,不仅深入贯彻落实了“学生为本”“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等大学生思政教育理念,积极主动围绕“一个中心”,以学生为本了解师范生德育实情,贯穿课程思政和实践育人“两条主线”,创建了一个信息化培育平台,探索了四维一体的培育模式,着力培育师范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师范生思想意识和心态方面出现偏差问题,对地方师范院校开展思政教育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