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语训点,落实读写结合——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2022-03-16 15:52廖子银
读写算(下) 2022年8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素养

廖子银

立足文本语训点,落实读写结合——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廖子银

(福建省连江县丹阳中心小学,福建连江350503)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模块,它能够有效帮助个体锤炼语感、提升阅读素养及语用能力,进而落实读写结合的目标。对此,文章尝试从抓准字词训练,丰富词汇应用;精选生动语句,优化语言表达;把握文章脉络,学会谋篇布局;利用文本空白处,进行补白创作四个方面入手,聚焦于如何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效捕捉文本语言训练点,以提升个体读写结合素养。

小学语文;语言训练点;读写结合

所谓语言训练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听、说、读、写”等模块,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与训练,其主要关注语言能力的运用与实践。在小学阶段,教师立足语言训练点而展开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有效衔接个体“读与写”的学习,提升其阅读及语用素养;而且也能切实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语言感知力、创作力及核心素养。对此,新课标强调,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个体学会积累并运用具有新鲜感的词句、进行创意表达、注重文本的构思立意与谋篇布局等语训内容。不过,从现行的教学情况来看,不少教师普遍存在语用教学不得法、缺乏读写结合意识、“重阅读感悟,轻语言应用”“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写作训练”等问题。这样,既容易割裂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不少个体产生读写分离的思维误区,同时低频率的语言训练与写作练习也极大地限制了其语用能力及写作思维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抓准文本语训点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研究进行探讨。

一、抓准字词训练,丰富词汇应用

字词训练是小学语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提升个体语用素养的前提。无论是新课标准要求,还是统编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都对学生的词汇理解、积累与运用能力较关注。对此,在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中,为有效落实读写结合的目标,教师可以基于课文中的语文要素,为学生制定高效、合理的字词运用训练。如此,不仅能够切实增进学生对新鲜词汇的理解,还能有效丰富其词汇的积累与表达。

以统编版三年级《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为例。为有效开展字词运用训练,教师主要根据该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点拨儿童展开语训教学。在课堂导入部分,教师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鼓励他们圈出自己认为较新颖或陌生的词汇,同时运用词典等工具书初步理解新词的意思。其次,引导他们复读课文并关注新鲜词汇所在的语境,以深化他们对词语的认识与理解。随后,留出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点拨他们运用新鲜词汇进行遣词造句。如,在本课教学中,有不少学生认为“鲜艳、打扮、飘扬、绚丽多彩、坪坝”等词汇较新鲜。对此,在字词运用环节,有学生用“打扮”一词进行单词造句,即“宴会上,他精心打扮得像位英俊的王子”;同时,也有学生运用“坪坝、绚丽多彩、鲜艳”三个词进行多词造句,即“坪坝上,鲜艳的风筝迎风而起,有纯绿色的、紫红相间的、蓝白色的……好一派绚丽多彩的景象”。由此,通过点拨学生识词、造句的形式增强他们词汇积累及运用的素养。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关注、积累、运用新鲜词汇进行造句展开的字词训练,可有效减轻学生识记词汇的枯燥感和负担,进而将其内化吸收,应用于日常的习作中。这对切实落实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来说,无疑有着良性的促进作用。

二、精选生动语句,优化语言表达

从小学生的写作学情来看,语句干瘪、用语单调等问题,是小学生的一大通病。对此,在以“读写结合”为导向的语文课堂中,为有效优化学生的语言表达素养,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特点,以教材内容为范例,为学生精选优美、生动的语句点拨他们进行品析与仿写。以此,在有效拓展其写作策略的基础上,切实实现读写结合的目标。

(一)注重修辞运用,提升语句表达

“修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亦是润色个体语句的必备法器。纵观小学课文内容,其中不乏情文并茂的优美语句,而这些句子大多运用了特定的修辞手法表现其诗性的一面,是规范并优化个体语句表达的良好范例。对此,在日常的语训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修辞为切入点,点拨学生在阅读与品析中学会仿写与运用,以深化其语用能力。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白鹭》一文中,教师便根据本文用语优雅、蕴意深远、抒情到位的文字特点,从中摘出一些较典型、有特色的修辞句型启发学生进行学习与仿写,进而提升其诗性表达的素养。如,本文在描绘白鹭外貌特征时写道:“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黛之一忽则显黑。”本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清新淡雅的寥寥数笔便将白鹭的优雅与诗性美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来了。对此,为增强学生的语料素养,教师可以点拨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对该句式进行仿写训练。如,有学生写道:“这块糕点口感正好,甜之一分则嫌腻,淡之一分则嫌欠……”又如,在六年级《草原》一课中,教师根据本文比喻句较多的特点,系统性地向学生总结了比喻手法常用的几种句式,以增强学生的用语变化。比如,在分析“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一句中,由于学生对比喻句较熟悉,所以他们能够很快地找出本句中的本体与喻体。于是,教师便将语训重点放在总结该修辞手法的句型上。即,点拨学生认识比喻句除了常见的“……像……、……如……”外,还有“……仿佛……、……好似……、……若……”等句型,同时,鼓励他们从中选出3个句式,进行造句,以增强语言的变化性。如,同样是表达“眉目如星”的意思,有学生用了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他弯弯的眉目灿若明星。”“他笑起来好看极了,眉眼像天边明星一样熠熠生辉。”……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点拨学生注重从阅读中吸收、总结并运用修辞句式进行仿写的语言训练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语言的美感,提升其写作素养,而且对切实提升其想象思维与诗性表达方面,亦有卓越成效。

(二)关注描写方式,增强句子表达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训练的效益,教师还可基于学生的描写能力弱的写作学情,引导他们以课文为鉴,掌握文本中的描写方法。继而,启发他们切实理解不同描写方式的理论特点的同时,丰富其写作策略,落实读写结合。

例如,统编版五年级《刷子李》一课,是人物刻画方面的典型作品,对不擅长描写人物的学生来说,是极好的学习范本。故而,在日常教学中,为增进学生该方面的素养,教师主要以先分析特色语句再进行仿写训练的形式展开教学。首先,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首先点拨学生阅读本课,引导他们划出文中体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接着,鼓励他们分析这些句子运用写作方法是什么?它们分别从哪个方面展现刷子李的能力。如,有学生找出文中“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二句可凸显刷子李的技术。其中,第一句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立规矩”切入,展现了刷子李对自身技艺的自信;而第二句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方式,从粉刷后的视觉效果及给人带来的良好的心理感受,体现他卓越的技术能力。对此,为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两种写作技巧,在语训教学环节中,教师便点拨他们运用这两种方法,任选一位自己较熟悉的人物进行刻画。如,有学生在描写自家兄长厨艺高超时,运用上述方法描写道:“我们的口味都被哥的厨艺养刁了。即便是口碑良好的特色网红甜品,也不及哥随手烘焙出来的一块蛋糕有吸引力。其色香、其味正,口感细腻柔滑、清甜适宜,入喉仍有回甘。”由此,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并运用文本中的描写方式增强其刻画人物的语用素养。

从小学作文的类型及特点来看,以记叙写人为主的习作在其中占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分量。对此,在日常的语训教学中,教师抓准描写方法,点拨学生掌握刻画人、物的写作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发挥课文的学习效益,而且对进一步强化其读写结合意识及习作能力方面,无疑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值得被广大教师重视。

三、把握文章脉络,学会谋篇布局

篇章布局能力弱,是学生写作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通病,亦是小学语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此,为有效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落实读写结合的目标,在日常的语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他们关注文本中的篇章结构及故事脉络,鼓励他们在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学以致用。

以统编版三年级《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为例,在教学中,为切实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篇章脉络,教师首先向学生普及有关“总—分—总”结构的知识,引导他们认真阅读课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条理化文章。接着,鼓励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篇章结构知识,学会谋篇布局,展开简单的仿写。如,在理清文本层次时,有学生以链条式导图的形式勾勒本文的写作结构,即总述西沙群岛的方位及富饶的特点——分述西沙群岛的海水、珊瑚、鱼、鸟等物产特色——总结展望西沙群岛未来更富饶的未来愿景。随后,为促使学生切实掌握“总—分—总”这一结构,教师便以“故乡美景”为主题,引导他们展开简要的描写,以提升其排篇布局的能力。如有学生写道:“我的家乡连江县,位于东海之滨,景色宜人、人文底蕴浓厚。素有‘半岛胜地’之称的黄岐半岛,地理位置优越,风光独到。既是天然渔场,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更筑有7座明代城堡而吸引八方来客;颇具历史特色的古沉船遗址,在考古专家的挖掘下,上千件古文物重现光彩;由28个岛屿构成的马祖风光,处处彰显马祖文化……瞧,这就是我的家乡,连江。”

事实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篇章结构,引导他们学以致用的语训教学,能够很好地衔接学生由“读”向“写”的过渡,进而提升其写作素养,教学效果显著。

四、利用课文空白处,进行补白创作

从统编版教材的编排情况来看,小学语文课文中存在不少留有想象与思考空间的文本,而这样的空间恰好可以作为语训教学的触发点。基于此,在日常教学中,为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语用素养,教师可以通过灵活抓取课文空白点的方式,点拨学生展开补白创作训练。如此,既能有效增强其合理想象与创编能力,又能切实强化其语言运用素养,教学效益颇佳。

(一)找准情节空白点,引导学生续写故事

所谓情节空白点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并未给出特定的结尾,而是以引人遐想的开放式结局收尾,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较大。对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点拨学生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补白,进行故事续写训练。

以统编版三年级《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为例。本文故事主要围绕“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在不同场合下的用处展开的,但作者并未给该故事画上一个“句号”,而是留有大量的补白空间,引导读者展开预测和想象。对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便可抓住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及想象思维续编故事。如,有学生接着文中鸟太太找晾绳的情节,续写道:“这绳子看起来挺牢固的,可以当晒衣绳,于是,她剪下一段,系在两棵树上,将尿布晒上去。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来到河边。不远处,猫爷爷正为鱼线太短发愁呢。他看见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从他面前飘过,便敏捷地扯下一段当渔线,开始乐呵呵地钓鱼……”以此,通过找准情节空白点,引导学生结合文本逻辑展开故事续写训练,极大增强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及综合写作素养。

(二)利用课文插图,展开补白训练

课文插图是文本空白点的另一种形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内容往往以具象、直观的形式,或隐或显地展现出文本中隐藏的人物或景色信息,进而留出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对此,在日常的语训教学中,教师不妨借助文本中插图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该插图展开语言训练。

以统编版四年级《暮江吟》一课为例。在教学实际中,为有效增强学生的合理想象及补白创编能力,教师主要以课文插图这一空白点切入,点拨学生综合诗句内容,对插图故事进行合情推理与写作。如,本诗插图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作者在路边眺望远方的情境,一部分为日落江河的场景,主要为本诗前两句的内容。故而,在实际补白过程中,教师便引导学生综合全文,对诗人写诗过程中的整体见闻及经历进行合理补白。如,有学生写道:“时值农历九月初三,路边的野草早已套上黄装,绯红的枫树在风中独自绚烂。这天傍晚,白居易正在赴杭州任职的路上。他一袭蓝衫,冉鬓微霜,双手负在背后,远远地驻足眺望日暮景象:半轮红日与江河连为一体,艳色残阳染红了半江秋水,煞是好看,白居易不禁看了很久。很快,日落月升,秋季的夜开始转凉。弯弓似的月亮正遥遥地垂挂在天边,而野草上也结出了珍珠似的露珠,引得作者心情颇为愉快……”教学实际中,教师点拨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对插图故事进行较详细的补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绘景写人”的语用素养及合理想象的叙事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为有效立足文本语训点,实现读写结合的目的,教师可以从抓住字词训练、注重修辞运用、关注写作方法、把握文本脉络及利用课文空白点几个方面切入,指导学生在丰富词汇应用、提升语句表达的基础上学会谋篇布局、自主创编故事。以此,真正实现立足语言训练点,提升学生语用素养的教学目标。

[1] 李凤君.从文体入手,选取恰当的语言训练点.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8(2):43-44.

[2] 卢瑛.找准语言训练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福建教育:综合(D版),2015(1):39-40.

[3] 江智湘.语文教学应从文本中挖掘语言训练点.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9):50-51.

G623.24

A

1002-7661(2022)24-0120-03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素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