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语句 理清脉络 精准贯通
—— 2021年京沪高考古诗词阅读题解读

2022-03-16 11:54韦秉文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园田下阕陶诗

韦秉文

解答高考古诗词阅读题,“读”是基础。读懂是前提,融会贯通、精准把握是关键。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重题轻文”,“读”时走马观花,不得法,不到位,导致解题时频频出错,得分率很低。一般说来,高考时阅读古诗词,至少要有“三读”:初读,读懂语句;再读,理清脉络;三读,精准贯通。

下面结合2021 年京沪两市高考卷的古诗词阅读题,作简要说明。

北京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12分)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1]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

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

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2],恨不茅三间。

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

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3]。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

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

初读:读懂语句

苏轼的这首五言诗,和陶渊明《归园田居》而作,且步原韵,语句明白晓畅;但仍不妨将其译成白话,以利理解:

惠州一带山环水绕,沿海都是青翠山峦。

以这里的无穷景致,可寄寓我余生之年。

东边邻居懂得孔子,西面邻居推崇颜渊。

街市商品没有二价,乡间农户不争塍田。

周公管蔡虽为对头,皆憾无此茅屋三间。

一餐饱食既已知足,饭前还有野菜尝鲜。

学生不时送柴赠米,救我厨房不断炊烟。

偶尔还有斗酒只鸡,酣歌酬我白发华颠。

飞禽游鱼怎会知道,人自适则万物安闲。

悠悠外物未必如此,乐我所乐亦自怡然。

再读:理清脉络

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开头四句总写惠州风光无限,可寄托诗人余生;中间十二句描写田园生活,表达自适心理;最后四句抒发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情。

三读:精准贯通

这里的精准贯通,要联系考题来完成。就是先明确考题设问的具体内容,再联系写作背景和诗中语境进行准确判断或主观表述。

就客观题而言,为达成理解、选择的“精准”,就是将选项与原诗对照,题、文反复比对,仔细斟酌,从而准确判断选项对诗作内容、主旨、情感、手法等的表述是否正确。

就主观题而言,要做到“精准贯通”,就要根据题目的指向,先明确问题是针对全诗整体还是局部提出的,而后依题答问。一定要找准答题角度,明确答题范围,而后分点做简练、精要、准确的回答。

请看具体试题——

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B.“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淳朴。

C.“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D.“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解析】本题选项立足于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其中,A 项说诗中写出了惠州景物的“幽僻而苍凉”,这是错误的。从开篇的“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两句,读到的是山水的开朗、宏阔,并无“幽僻”“苍凉”之感。接下来的三、四两句“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更可看出作者对惠州风光的称许。他认为此地风光无限,正可以寄托自己的余生。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

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D.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解析】本题着眼于苏轼这首和诗与陶渊明原作《归园田居》的比较阅读,既考查学生对陶诗是否有良好的学习积累,也考查对两首诗作进行内容及语言风格对比鉴赏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经认真阅读比较之后,可知三个错项是A、B、C项。

A 项对内容的理解,错在“远离官场”和“归隐田园”,由注释[1]可知,苏轼只是“被贬惠州”,即被贬到惠州做官,并非“远离官场”而“归隐田园”。B 项的表述“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是无中生有,苏诗中并未涉及这方面的内容。C 项的表述完全不正确,因为无论是陶诗还是苏诗,都不是“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陶诗《归园田居》开篇四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就全都不对仗。苏诗中不对仗的上下句更多,“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等句都是。D 项关于两首诗语言风格的概括正确无误。

14.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6分)

【解析】由前述之“梳理脉络”可知,这首诗的前十六句都是写景和描写田园生活,表现了在贬谪中虽然生活困苦,诗人却能适应环境、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诗的最后四句,则是对诗人顺应自然、乐观旷达心情的概括,是诗人的“夫子自道”。陶诗中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是以禽、鱼喻人,表达诗人回归园田的急切;苏轼说“禽鱼岂知道”,指出无思想意识的动物不可能有“知道”(通晓道理)的能力,而身为万物之灵的人,则应有顺应自然、超然物外的自觉。

【参考答案】

12.A 13.D

14.①前两句侧重写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心中有道,则能顺应自然,与自然、外物相融相亲。②后两句侧重写诗人的超然态度,说明尽管外物未必和谐、美好,但内心的超脱也能使人自得其乐。

上海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2~14题。(8分)

虞美人

晁补之

原桑飞尽霜空杳,霜夜愁难晓。油灯野店怯黄昏,穷途不减酒杯深、故人心。

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一般别语重千金,明年过我小园林、话如今。

初读:读懂语句

这首词的大意是:

木叶落尽霜天深杳,长夜难挨不见破晓。

孤灯一盏的乡村野店,叫人害怕黄昏。

不得志时也要把酒斟满,莫辜负故人一片真心。

羊山古道行人稀少,故人送我我已垂老。

临别时说的虽是寻常言语,却也重于千金。

明年请来我家的小园林,故友重逢再话如今。

再读:理清脉络

《虞美人》是一首饯别词,分为上阕和下阕。

上阕写的是“野店饯别”。先写饯别的时令与景象,渲染离愁别绪;下一句写油灯、野店、黄昏,烘托了词人不得志的心情。穷途举酒,是借酒浇愁;“酒杯深”——把酒杯斟得很满,写出了老友间的深情。

下阕写的是“古道送别”:古道上行人稀少,但分别时的平常寄语,却重于千金。接着邀约朋友去踏访故乡的园林,此时才刚握别,就已在悬想未来的重逢,可见老友情深。

三读:精准贯通

试结合试题作解析:

12.出版社编《历代词选》,拟为这首词添加一个题目,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项是( )(1分)

A.野望 B.归隐 C.饯别 D.怀旧

【解析】选项为词作拟了四个题目,其中“归隐”“怀旧”均与词作内容不合。首先,词中难见“归隐”之意。其次,正与友人相逢,故亦不必“怀”之;词中也没有对旧日情景的回忆。“野望”可以和词中的少数句子勾连,但也不能涵盖全词。词的上阕写“野店饯别”,下阕写“古道送别”,故而只能以“饯别”为题。

13.下列关于这首词写作特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原桑”两句以萧条之景渲染悲壮情绪。

B.“油灯”句借助典型画面表现人物心理。

C.“羊山”两句以行人情状反衬自身遭遇。

D.全词不事雕琢,用语清丽,情思宛转。

【解析】这道选择题重点考查对词作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的鉴赏把握。A、C、D 三项均为错误选项。其中,A 项的表述错在“渲染悲壮情绪”。词作开头“原桑”两句写萧条之景,是以景衬情,渲染烘托离愁别绪。“悲”字下得还算贴切,“壮”字则全无着落。C 项中,“反衬”的概括失当。“羊山”两句所写的“行人情状”,对于词人而言是正衬而不是反衬。D 项用“不事雕琢,用语清丽”来概括词的语言特点不贴切;词作无论炼字、用韵和造句,都有反复提炼、斟酌的痕迹。

14.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5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词作“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首句“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都是写此次相逢又分别的实景。而题中画线的下阕末句,则实中有虚:“一般别语重千金”,是眼前情景,是实;“明年过我小园林、话如今”,是拟想此次别后下一次再相聚的情景,是“虚”。由实入虚,借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来慰藉心灵,冲淡离别的感伤。虚实相生的写法,拓宽了意境,使情感的表达更为细腻而真切感人。

【参考答案】

12.C 13.B

14.【答案示例】

“一般别语重千金”写临别寄语,属于实写;“明年过我小园林”则由实入虚,想象将来在自家的小园林再次相逢,借此慰藉彼此心灵,冲淡离别的感伤。“话如今”是说而今的聚散会成为日后重逢时的回忆话题,是对所想象的虚境的细化深入,用以突出对此次相聚的珍惜以及离别的难舍。虚实相生的写法拓展了词境,将喜忧交织的情感表现得细腻婉转、真切感人。

猜你喜欢
园田下阕陶诗
思念的五月
归园田居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晚明陶诗评点研究
羡闲逸,吟式微——《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与《登快阁》比较阅读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归园田居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半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