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国 刘志胜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经典,一直是各类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常客。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时,都能紧扣三个情感关键词:“乐—痛—悲”,但对其后的三个虚词——“也、哉、夫”熟视无睹。笔者认为如果能将这三个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和体现的情味发掘出来,我们似乎更能走进王羲之的心灵世界,并在一定程度上感知这篇诗集序要展现给读者一个怎样的王羲之。
在最近一次备教《兰亭集序》时,笔者避开常见的思路,从文本中紧密关联情感关键词的三个虚词入手,带领学生细读文本,效果不错。现将我们的思考和实践简述如下,权当抛砖引玉。
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的社会名流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他们流觞欢饮,吟诗唱和,畅叙幽情。欢聚之后,将当时创作的诗歌结集成册,并由王羲之作序——《兰亭集序》。文章第一自然段简单地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参与人员以及兰亭周围环境等内容。第二自然段总体表达欢愉之情,并以“信可乐也”作结。我们不禁要问:乐从何来?一般认为乐在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具体表现为,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暮春之日,与当时的社会名流聚集在风景怡人的会稽山阴兰亭的水滨,洗濯祈福的同时,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一边喝酒,一边吟诗,在谈天论地中抒发自己优雅的情怀,这实在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
接下来的问题是:此“乐”的情感饱和度怎样?是歇斯底里的狂欢,还是淡而平和的心灵喜悦?这似乎可以从虚词“也”中一探究竟。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删改法指导学生去理解王羲之乐情的浓烈度。首先,笔者指出,如果将“也”字删去会如何?学生从语气表达的层面发现,删去“也”字,语气显得急促、不自然,句子结构也欠完整。接着,笔者设疑,“也”字可不可以换成“哉”?换的话效果会如何?结果,学生的意见发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不可以,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甚至就应该换成“哉”,因为在此良辰美景下,与志趣投合的朋友做修禊的雅事,王羲之的心情肯定是快乐到了极点,用“哉”表达感叹的语气最适合不过了。并且,他们还认为,句末的标点符号改为感叹号才与作者此时的情感匹配,亦即以“信可乐哉!”作结。
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分析。“信可乐也”中的“也”,在句中表达的是一种判断和肯定的语气,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实在是很快乐”。就情感快乐的饱和度而言,既不低沉,也不夸张,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心灵自足。这至少能从文本中找到两点依据,一是关于兰亭周围景色的描写,王羲之为何是轻描淡写而非浓墨重彩?这显然不是兰亭景色不堪入笔,更非作者笔力不逮。暮春之初的兰亭之景,在作者的笔下是“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没有姹紫嫣红,没有草长莺飞,仅仅用较为抽象的“崇”和“峻”来修饰“山”“岭”,用“清”和“急”来修饰“流”“湍”,没有繁丽的色彩,更没有听觉嗅觉等多层次感觉渲染,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兰亭之景是素雅的,这只能说明作者的心态平和宁静,亦即孙绍振先生所说的“王羲之的情绪不是激情,而是相当婉约的温情”。以“温情”之眼去欣赏山水,自然景色也是平淡而雅致的。二是“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中的“幽情”,说明王羲之等名士聚会,畅谈和抒发的是深藏的不明显的情感,是克制的理性的情感;配合“幽情”的饮酒作诗的方式是不急不躁,是文雅的“一觞一咏”,并非李白式的“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放和酣畅。
正因为作者的心境平和淡雅,故而其眼中之景是素雅的,而这种淡定的心态又通过虚词“也”表达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信可乐也”之后加句号远比加感叹号更为恰切,表达的是一种舒缓和乐之情。在诵读“信可乐也”时,“也”字读音应稍微拖长,以体现出这种舒缓和安详的语气。
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中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此言真可谓一语中的。因为政局动乱,魏晋士大夫的情感表达方式主要有四:谈玄、服药、饮酒和游山玩水。王羲之也不例外。兰亭集会就是王羲之等四十一位名士在游山玩水中,抒发和寄托志趣的一次文人雅集。在对兰亭山水自然美的发现和观照中,王羲之能“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心灵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然而,王羲之在简述兰亭集会盛况之后,笔锋一转,指向了自己的心灵,转入对生命的思考。作者首先列举了当时两类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前者大致属于清谈者,探求玄理;后者属于纵情山水不守礼法者,任真任情。接着作者指出,人生在世即使“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这些“痛”——快乐之中老年不期而至、钟情之事化为陈迹而情绪黯然、寿命长短不一但终期于尽——都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到,于是作者慨叹道:“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里用的是感叹号,其实表达的是反问语气,用“哉”字强化了这种反问的语气。至此,作者的情感由先前的欣赏自然美景产生的“乐”发展到此时关注生命而生发的“痛”。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弄清楚“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中的“古人”是谁。教材注释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语出《庄子·德充符》。”看来,“古人”是指道家的庄子;但细究《庄子·德充符》:“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原来,庄子引用了孔子的观点。这样看来,“死生亦大矣”是儒道两家均持有的观点,但事实上这两家在践行“死生亦大矣”观点时的表现并不一样。儒家积极入世,倡导人要为改变世界和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道家则相反,主张清静无为,试图摆脱世俗羁绊,追求精神上的“逍遥”。因为儒道两家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大相径庭,那么王羲之到底赞同儒家还是道家呢?
众所周知,“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朝不虑夕。这种险恶的生存环境使得上流社会中的名士们,尤其是偏安江南的东晋名士们仰慕、追随老庄道家思想,追逐清玄之风,寄情山水,借以逃避现实。《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可见王羲之也是一个道家思想的追随者。然而王羲之毕竟出身名门,儒家思想中的“三不朽”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在现实中,王羲之不可避免地陷入痛苦:本我的儒家思想与超我的道家思想时常交锋,是坚持本我建功立业,还是顺从超我随波逐流?
由此看来,“岂不痛哉”中的“痛”不仅涵盖了王羲之作为普通人对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感喟,更是其作为一个清醒者痛苦灵魂的呐喊,而“哉”字无疑起了加重这种纠结、痛苦情感和语气的作用。
序文的最后一段,作者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推进一步,放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时间链中考察,发出“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的认同感。接着,王羲之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最强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拉开了自己与同时代诸多名士的距离,这是王羲之“以儒拒道”的积极生命宣言!随后,作者写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很多学生觉得这句话很难理解,甚至觉得这是“逸文”,与前后文句脱节。尤其是“悲夫”的感叹,没有任何来由,显得莫名其妙。学生的思维迷障该如何突破呢?
其实,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告知学生,王羲之为何在“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时,会有“不能喻之于怀”的慨叹?原因在于,以儒家的生死观来看,道家的“一生死、齐彭殇”无疑是荒诞不经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要“以儒拒道”,还是要“以道化儒”?这一对矛盾有时王羲之自己也难以抉择,所以才会有“不能喻之于怀”的郁闷。所幸的是,王羲之最终冲破了世俗,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毅然决然地否定了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生死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隐含了一个前提,就是世人多信仰老庄齐生死的观点,寻仙访道,醉心玄理,不问世事,从而陷入虚无主义而难以自拔。于是,王羲之发出了深沉的叹息:如果世人仍崇尚老庄思想,无所作为,那么后人看待我们今人,就好比我们看待古人(老庄),那是多么可悲啊!悲在何处?悲在老庄齐生死的观点是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世人不能积极用世!这就暗示了人在有生之年要做实事,不宜空谈玄理、虚度光阴。所以,“悲夫”中的虚词“夫”字虽然强化了这种悲叹的情味,但在表达感叹的语气上比“哉”弱许多。换一个角度理解,“悲夫”的感叹其实也暗含了这种“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是对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生命观的彻底否定,从而使得作者的情绪显得积极昂扬,不是一味地悲观低沉。
王羲之超越同时代的诸多名士,不仅体现在他在思想上对老庄齐生死观点的否定,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来“以儒拒道”。故他“列序时人,录其所述”,用诗文来为自己“立言”;另外,王羲之还比别人多一门“立言”的技艺——书法。所以文末,王羲之不无自信地总结道:“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其实从读文即识人的角度出发,结尾句在读者心目中应该是“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亦将有感于斯人”。独立高标的精神品格和行云流水的书法艺术相得益彰,最终使得《兰亭集序》不仅是书法艺术世界中的珍品,也是文学艺术长廊中的精品。
文言虚词虽然没有实在的意义,但在表情达意以及表达语气方面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功用。在《兰亭集序》的教学中,我们紧扣“乐—痛—悲”之后的三个虚词“也—哉—夫”,指导学生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并走进文本与王羲之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感知了风流名士王羲之的喜乐痛哀,初步认识了王羲之独特的“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