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宾
高中生经过小学、初中的积累和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以较为宽广的视野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表达理趣,在议论性作文中也能体现一定的思辨性,从而带给读者更深刻、更新颖的体验。“两点论”作为一种矛盾分析方法,在高中生作文中最为常见。所谓“两点论”,即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万事万物都充满矛盾,我们看问题应该从多方面着眼,既要看到这一面,也要看到另一面。恰当地使用“两点论”,能让我们全面、准确地分析问题,避免陷入绝对化与片面性。
但在学生的作文中,“两点论”很容易蜕变为“骑墙论”,即丧失基本立场的模棱两可。这些同学忽视讨论问题的范围、条件与底线,机械、绝对地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矛盾的双方都可以无限制地相互转化。殊不知,有些矛盾的对立面在缺乏必要条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相互转化的。就拿“塞翁失马”这个例子来说,失掉马确实是“祸”,而这个“祸”能不能向“福”转化,并不是绝对的。丢失的马回来了,还带回一些马,这看上去是前面的“祸”转化成了“福”,但这种情况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具有必然性。合乎逻辑的分析必须把事物发展中可能出现的不同的“祸”“福”区别开来。再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了,如果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发奋努力,有可能会走向“成功”;反之,则有可能会走向更大的“失败”。
请看下面这道高考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4 年,具备人脸识别系统的智能软件准确率达到98.52%,首次超过人眼识别能力。
②2016 年3 月和2017年5 月,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与世界围棋冠军进行人机大战,分别以4:1和3∶0获胜。
③2017 年12 月,深圳福田,四台无人驾驶公交车“阿尔法巴”正式上路,这是中国首次在开放的道路上进行无人公交驾驶。
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争议不断:它是福音,还是威胁?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
考题的参考答案给出的“题意阐析”是:
三则材料向我们展示了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及已有的成果。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可以肯定其存在的价值,也可以否定其存在的价值,也可以持中庸的态度。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论述的时候一定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
看来,命题者的出发点,是要求考生先确立论点,而后围绕所确定的观点选择论据进行论证,从而“自圆其说”。能这样做,文章就是符合题意的。但是,我们要问:在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如果考生确立的论点是“人工智能是对人类的极大的威胁,因而它没有存在的价值”,这样的观点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吗?同样,如果考生持中庸观点,泛泛地说上一通人工智能既是“好事”,又是“坏事”,既要看到它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又要看到它可能给人类带来“威胁”。面对这种模棱两可、言不及义的观点,如果我们追问“人工智能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发展?”他们会不会说出“既要发展,又不要发展”一类荒唐的废话?
近来,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注重强调“论点与论据的统一”,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但关键的问题是,如果论点本身有问题,甚至不符合现实世界的发展规律,那么,对这些通通视而不见,仅仅罗列一些与论点相一致的论据来为其辩护,这算是有效论证吗?笔者认为,这只是“狡辩”或“诡辩”。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说:“你选择了和论点相一致的材料,就意味着把和论点不一致的材料排除了,这就完全成了片面的武断。”
这种先“是”后“非”,或先“非”后“是”的写作模式,在高中生作文实践中普遍存在,不少学生甚至是老师竟还美其名曰“辩证”。的确,辩证法讲究“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但“一分为二”不可演变为“模棱两可”的“骑墙论”。对待任何事物和问题,我们首先应该进行价值判断,也就是要区分是与非、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等。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尊重人类基本的道德规范与价值标准,要善于抓住事物或问题的主要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好”的,即可判断为是“好”的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坏”的,则应判断是“坏”的事物,以此类推。因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这是价值判断的基本原则。
在作文中使用“虽然……但是……”或“尽管……但是……”来进行是非转换的所谓“两点论”模式,在写作上是机械的、刻板的,在思想上则严重模糊了是非,腐蚀了我们的价值观,危害极大。
下面再举几个例子。
其一:汶川地震共造成近7 万人遇难,37 万多人不同程度地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00 多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损失最重的一次地震。但灾区经过多年重建,汶川各地有了比以前更美的风光,房屋比以前的更加整齐漂亮,崭新的医院和学校在废墟上重新挺立起来,一个崭新的汶川正在崛起。但是,能不能说是地震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因而地震不是坏事而是件好事呢?
其二: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导致大量人员感染和死亡,导致大量的工厂停工停产,严重影响了全球的商业活动和生产活动,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但是这次疫情,对14 亿中国人进行了一次巨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医疗卫生教育和遵纪守法的教育,也发现了国内的某些不足,比如医疗储备不足、战略运输不足、食品供应不足。以此为契机,我们可以加速弥补短板。还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们更加注重健康,更加注重公共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安全。但是,据此分析,能不能认定疫情既是坏事又是好事,能不能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还要感谢疫情呢?
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新冠肺炎疫情,首先都是一场大灾难。前者是中国的灾难,后者是全球的灾难,这是最根本的。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百折不挠,发愤图强,总结经验,重建家园,这不是地震本身带来的,如果我们任凭灾害的摆布,岂会有这样的“好事”发生?同样的道理,疫情发生后,我们众志成城,加速科研攻关,才会取得更多的医学医疗成果;我们吸取这次疫情的教训,才会有许多观念的改变和好习惯的养成,等等。如果看不到这个根本点,借口运用所谓的“两点论”或者说“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方法,将事件本身和事件引发的人们正、负面的做法混为一谈,必然走向“模棱两可”,陷入荒谬的“客观”和“全面”。
再看下面这则作文材料:
1764 年的一天深夜,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书幸免于难——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反校规带回了宿舍。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而这本书也成为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这名学生。
按照所谓“两点论”的观点,这个学生毕竟已将功补过,甚至功大于过,这不是件好事吗?何必开除他呢?但哈佛校长的想法与做法,是将功与过、是与非严格区别开来。他感谢那位同学,是因为他诚实;开除他,是因为校规不可违反。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有效。违规就是违规,不能因为保存了一本图书,就断言违规之事已经变成了“好事”。在这里,价值判断才是区分好坏的最佳标准。在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要十分警惕披着“两点论”外衣,实则逻辑不清的“骑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