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视域下高校档案管理作用及路径研究

2022-03-16 08:35:13杨淑静胡艳芳孙翠华
山东高等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导向成果档案管理

杨淑静,郑 蕾,胡艳芳,孙翠华

(1.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71;2.青岛大学大学人文社科处,山东青岛266071;3.青岛大学科技处,山东青岛266071;4.青岛大学商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一、引言

新工科背景下,国内高等院校积极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计划,提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成果导向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工程人才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1-3]成果导向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地方高校教育过程中要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实现将象牙塔与产业创新和创新性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实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就需要彻底改变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产业创新三张皮的运行状态,实现科学研究、产业创新服务于社会的同时服务于人才培养实践的转变,融科研成果于教学实践,融产业创新于教学实践,从根本上做到将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环境、产业创新、科研创新、教学内容、师资配置等全面融合。[4]在这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对高校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档案不仅作为具有凭证和参考价值的历史证据,更成为促进成果导向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手段和保障。[5]本文从成果导向培养模式视域下分析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服务于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档案管理发展路径。

二、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

高校档案是一定时期内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创新和管理活动中的真实反映,是对高校建设的真实记录,它客观地反映高校的管理决策、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创新、服务社会等各方面的过程和成果,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集凭证与知识于一体的综合价值体。[6]成果导向培养模式下,高校档案既具有传统档案的凭证、参考和传承作用,又具有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促进手段和重要保障作用。

(一)高校档案具有凭证、参考和传承作用

1.凭证作用。高校档案的内容丰富,不仅包含学校管理活动档案、教职员工的人事和业务活动档案,还包括学生的学业及学业活动档案。这些档案具有客观、真实和动态更新的特点,能够客观的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活动,具有重要凭证作用。高校档案的凭证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高校档案真实、全面的记录了高校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作为专业认证、学科评估的重要依据,教育部等高校管理部门主要用档案的形式对高校进行评估;其次,高校档案中的学生学业档案,真实全面的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学习和考核等培养情况,可以为学生毕业、就业、继续深造提供凭证;第三,高校档案中的教职员工教学、科研业务档案,真实记录了教职员工在职期间的管理、教学及科研活动情况,可以为教职员工的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作调动等活动提供凭证。尤其是在成果导向培养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活动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档案真实的反映成果导向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反映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构建中科研和产业创新成果的融入,反映教师“以学为中心”的成果导向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反映学生高校期间成果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习成果,反映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情况对成果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验证结果,这些都是高校档案凭证价值的体现。

2.参考作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产业创新研究的活动服务于人才培养载体的教学活动之中,形成有机的高校教学与科研创新、产业创新活动动态运行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档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高校档案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管理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提供借鉴作用,通过档案记录获得过去与现行的管理制度、培养方案,借鉴并制定出台符合发展规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科研管理政策、规章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保持政策、规章制度和培养方案的可延续性;其次,详实的高校档案记录有助于高校决策者全面的掌握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档案,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后期管理决策、规章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完善的高校档案体系为新进教师的入职教育和业务能力培养提供参考作用,新进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查阅管理制度档案快速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通过查阅教学档案,学习其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构建等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快速成长为业务骨干;第四,高校档案客观真实的记录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的培养模式创新的推进和实施过程,其中的创新性举措和经验,可以为兄弟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在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的根据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及时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融产业创新、科研创新于人才培养实践中,为社会输送符合科技发展的新型人才。

3.传承作用。高校在为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同时,对社会文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的传播与传承起到了助推作用。[7]高校档案本身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包含了岁月流逝与高校发展过程中所赋予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元素,具有文化传承功能。高校档案通过文字形式记录学校从事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产业创新活动,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从学校的创立到发展的重要活动都有记录和保存,因此,高校档案能够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业创新以及服务社会所取得的各项成就,成为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及高校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成果导向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产业创新和科研创新活动更加丰富,如各种学术创新服务于教育的沙龙、成果展、学术讲坛、高端会议等活动为高校文化注入更丰富的活力,为成果导向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这些文化活动都及时的收集整理归档,一方面丰富了高校档案,另一方面通过档案整理出特定主题定期的展示,进行和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校友会活动、周年庆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显著体现出高校档案对高校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作用。

(二)高校档案是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促进手段和重要保障

1.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促进手段。规范的高校档案管理是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促进手段。高校通过制定档案收集、鉴定、分类、整理归档标准和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引导管理人员和教师重视政策规章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师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教师的施教、各大教育平台的构建和运行等过程中所涉档案文件的及时收集和整理,以此为契机促进高校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活动的科学规范进行,对于促进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如:通过对人才培养活动档案的规范要求,促进以学院、系、教研室为单位的教研活动定期开展,加强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讨;通过对教学课程档案的规范要求,档案收集责任落实到任课教师,促进教师重视教学内容构建过程中加强科研创新、产业创新的融入,促进教师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师重视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反思;通过推进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学习过程考核的档案规范化和标准化,强化“以评促学”“以考促学”,促进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参与。这都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效促进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高校档案是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首先,完善的高校档案包含高校的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有效指导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归档及时的高校档案可以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提供通畅的信息获得渠道,档案成为一种获取实时信息的工具,使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能到及时通过查阅档案信息获得有用的信息,保障人才培养相关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完善的档案体系作为高校培养活动中的对教职员工业务能力和学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使考核、职称职务评聘、优秀生推荐、硕士生推免等环节更加高效、科学、公平、公正,有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保障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推进;另外,高校档案资源深度开发和功能创新还会赋予档案知识管理的功能,通过开展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为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助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8]

三、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已不能适应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如何加快推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构建优秀的高校档案管理体系,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更好的服务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成果导向培养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存在档案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对高校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对高校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高校档案制度建设没有得到有效的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等现象普遍存在。

传统的档案管理偏重于档案的历史性,主要使用档案的凭证作用,导致高校档案的重点往往在人事档案、学籍档案上,人才培养相关的活动产生的档案,如科研创新、产业创新与教学档案的地位不突出。这主要是由于新时期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人才培养实践中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仍沿袭传统高校管理中的教学和科研为主要职能以及据此而制定的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从而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边缘化地位。[9]

人才培养相关管理人员档案意识薄弱,一方面导致高校档案制度建设没有得到有效的强化,高校管理的部门规划和规章制度中,很少提及档案相关工作,即使形成一些文件材料,也因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缺少统一的可执行的标准,导致高校档案的管理缺乏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不能有效的将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活动各个环节的档案有效的进行收集、鉴定、分类、整理与归档;另一方面导致档案机构设置、专业人员配备、业务经费投入的缺乏以及教学科研人员档案管理意识培养的不足,高校档案相关管理人员,除了具有专业业务能力的档案馆工作人员之外,还包括人才培养各相关部门及学院的管理人员,特别包括关系到教学业务档案收集工作的任课教师,这些相关人员普遍非档案专业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档案业务培养,档案管理业务能力不高,档案意识不强,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在各个环节上实现有效衔接。

(二)档案管理和人才培养过程管理联系不紧密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和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管理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常规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及档案的事项不多,即使有也没有正规化、标准化的程序进行管理,大多是学院和各职能部门负责收集和整理,专门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工作多在学生毕业、教学评估、年底业绩考核、专业认证时突击进行,造成了档案管理与人才培养实践过程脱节。这一方面容易遗漏人才培养过程产生的有意义的档案,另一方面还会使高校档案存在真实性疑问,同时,还难以有效发挥高校档案对于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促进作用和保障作用。

(三)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电子化程度不高

档案发展具有信息化、电子化趋势,高校档案在信息化和电子化方面发展程度不高,档案管理重点还是放在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上,而在当今社会,电子档案方便快捷易于传播的特点,使其数量逐渐增多,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电子化具有必要性。一方面,档案管理信息化、电子化有利于高校各部门的提高工作效率。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科研创新、产业创新数据和教学业务数据,采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自动实时的数据更新和处理,让教职员工在网上进行教学科研信息录入和成果认领,必将大大提高高校管理者部门年度报表管理和各项数据分析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化、电子化有利于档案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化、电子化能够有效解决信息的分散性、孤立性、封闭性与利用成果导向人才培养信息需求的多样性、综合性、递增性之间的矛盾,促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高校档案资源服务于成果导向型人才培养有赖于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档案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是有效的解决途径,高校档案管理电子化、信息化程度的不足,导致高校档案的利用困难,特别是使用综合性信息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查询和整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国内各高校也对高校档案信息化、电子化管理开展了有益的推进工作。[10-12]

总之,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人才培养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的存在容易使高校档案管理流于形式,档案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工作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体系,档案的深度开发利用效率低下,不仅无法满足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且严重阻碍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服务于成果导向培养模式的高校档案管理路径

(一)强化高校档案管理意识,推进档案制度建设,加强相关人员业务能力培养

高校管理者应强化高校档案管理意识,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改革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组成部分,应充分融入高校综合改革体系,使其成为促进高校治理和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与产业创新能力、对外交往水平和校园文化传播的基础性因子,[13]积极推进档案制度建设,加强档案相关人员业务能力培养来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业务培训和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切实加强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的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培养和加强教师及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其次,高校可以通过结合现有档案管理制度与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档案管理特点和要求,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创新来细化、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体系,实现档案管理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使其更好的指导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档案的收集程序、责任划分、保管期限和责任分工等方面应做出明确的说明,避免重要档案的丢失。第三,加强档案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管理,教师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在工作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14]这种主导作用同样体现在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培养过程档案与人才培养的参与主体-教师密切相关,学校要认识到教师在高校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培养教师队伍档案业务能力。另外,学校要重视人才培养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业务素质提升,学校在专业、系、学院、各职能部门都有设置管理人员进行人才培养相关环节的事务管理,如:教研活动组织、教学科研产业创新管理等,这些人员直接进行基础档案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对档案业务能力要求更高,学校应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让这些管理者掌握档案管理新办法,使其在工作中自觉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从而提升档案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融档案管理于人才培养管理中

将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融入成果导向人才培养管理中。在成果导向人才培养管理工作中,会形成很多融产业创新、科研创新于人才培养的档案,这些档案内容是珍贵的人才培养资料,对今后学校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应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找到档案管理与人才培养管理的契合点,将档案管理与人才培养过程融合,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产生的档案收集、鉴定、整理、分类、归档工作,将档案管理工作细致化、常态化,制定统一的、明确的档案收集规范和工作标准,并设定反馈完善机制,使档案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完善。

(三)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电子化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高校可以通过引进优质信息化档案管理人才、加强基础硬件设施配置、与专业信息管理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开展档案信息化业务专项培训、制定中长期档案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措施推进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电子化。在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电子化进程中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成果,建立人才培养管理和档案管理有机融合的智能化管理工作平台,该平台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将科研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各层面管理进行有机融合,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支持在平台上设计出不同的模块,让教师和管理人员能够进行自主的录入科研教学档案信息、搜索人才培养所需档案信息并运用平台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为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助力。

四、结语

高校成果导向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高校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凭证、参考、传承作用以及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在高校档案管理实践中,应通过强化高校档案管理意识、推进档案制度建设、加强相关人员业务能力培养、融档案管理于人才培养管理中、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电子化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猜你喜欢
导向成果档案管理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工大成果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