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敏 朱昱霖
与思政课程进行高度融合,围绕育人使命,形成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向同行,达到育人的合力,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特点和要求,其他课程教师在落实课程思政的基础上,达到“三全育人”的效果。坚持课程思政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民办高职院校做好课程思政是做好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的必经之路。
课程思政的本质为“立德树人”,在传统的教育者的思维中,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等工作是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及党团活动应该开展的工作,其他岗位人员只需要做好职能或者专业相关课程讲授的工作即可,不需要深入开展育人工作,因而经常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思政教育与业务工作存在相脱离的情况。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是更加重视对人的培养,回归教育的本质目的,教书和育人同步同频。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一种类型,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产业和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会找到相一致的追求和目标,共同培养能服务企业或适应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2]。2021年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毕业生所在的5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回访,关于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素质能力做了调研,其中90%以上用人单位都表明最看重毕业生的道德品质、文化认同及忠诚度等非专业及学历相关的要素。
当前一些民办职业院校,对产教融合的理解走入一种误区或者极端,过分地迎合市场需求,民办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其重点是根据学生的专业来进行理论实操训练,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短期实用能力,只是单纯地以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的方式来实现和市场与企业的对接,将人财物等重点投入到硬件的购置或装饰、重金投入招生的宣传,忽略了育人育才本质和初心。
产教融合模式下,学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企业学习是区别在校课堂学习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多接受的是理论教育,授课主体是校内教师,笔者所在单位对产教融合及课程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以现代学徒制班级为例,专门开展特色思政课,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中,在企业学习期间授课主体为企业师傅或企业导师。
民办职业院校学生有其特殊共性: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弱,但实践实操能力较强。动手实操类的课程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接受度,避免生硬枯燥单调,更好地达到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作用。在实践操作中接受到的育人的思想,可以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社会的需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在离校之后顺利地发展也能反哺学校教育。
培养时代所需的大国工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使命,这也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内涵。工匠精神是卓越职业技能和良好道德品格的自然结合体现。成为工匠应该是每个职业院校学生追求的理想,也是衡量每个学校育人质量、办学品牌的指标所向。优秀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人格培养恰恰需要课程思政发挥育人的主阵地和引领性作用。课程思政能扭转民办高职院校只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单一导向,更自觉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专业特点,探索新形势下育人模式,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目前民办职业院校竞争激烈,笔者认为,打造新时代工匠,是提高民办职业院校品牌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良好的办学品牌是民办职业院校生存的长久之计,因此民办职业院校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教育始终,具备工匠意识的学生会自觉追求使自己朝着德技双高的方向成长,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主动追求,相比传统生硬的讲授或者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念,构建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学生将会更主动更乐于接受,各个课程尤其是专业课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充分整合挖掘,将思政元素与工匠元素紧密结合,既体现专业性又体现成长性,做到了因材施教。真正体现教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近些年来,民办职业院校紧跟教育发展要求,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思政上做了一些探索,并陆续做了相关软硬件的支持投入,逐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民办职业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还有差距和短板有待重视与提高。
民办高职院校属于高考最后一个录取批次。即使同样为职业院校,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与公办高职院校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生源质量较公办“差”。在通常情况下。学校的教育者认为民办高职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条件较欠缺,在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下,对学生群体呈现的新特征不敏感,没有按照社会需求的变化去改变管理理念。民办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切合自身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缺乏自己的特色,生搬硬套地模仿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其学生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理论指导,导致实际操作中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适应民办高职生源的特点,无法适应当下学生、社会、文化的发展,加上整个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管理经验不足,且民办高职院校提供的待遇培训进修条件相对不完善,在管理上就会存在很多客观问题[3]。如教师由于资历浅,常以经验管理代替科学管理,导致学生管理方法中缺少人文关怀,辅导员普遍以说服教育和严苛的管理为主。教师主要是教学,缺乏对管理的主动件,也缺乏管理技巧,很难将精力与时间都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去。
制约着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的质量及效果。民办职业院校生源竞争激烈,民办职业院校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吸引生源,市场上的热门专业,不断引进“热门”专业师资,同时师资流失率较大,导致师资建设缺乏内涵建设。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民办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还是依赖由思政老师或者辅导员来开展,民办职业院校师资严重不足,导致有限的思政教师以“上大课”“大班教学”的方式将课程完成,辅导员忙于应付日常的管理服务,更难得将思政教育落实落细[4],以上导致思政教育难以保证效果,其他课程教师主要以年轻教师新教师为主,不具备能力并且不愿意花时间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课程之内。
通过高考在其他批次录取筛选过的学生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进入民办高职院校,以云南省为例,这些考生的高考成绩主要集中在200~300分,同时还有一些是三校生、中职生。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更特殊一些,他们是没有能力考取高中而从初中毕业就读高职大专的考生,从2019年开始高职扩招的生源又进入学校学习,导致民办高职院校生源非常复杂。首先,生源总体学习基础差,学习及生活自控力低,同时认知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及水准水平不一。这样的生源基础对民办职业院校的教育从业者也提出了很多挑战:学生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成就感低,学生对理论学习参与度低,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学习方式及对待学习的态度,短时间难以改变。其次,网络及自媒体等异军突起,学生沉迷手机的同时,也容易受网络中鱼龙混杂的信息的影响,针对网络传播的社会的负面事件,往往与学校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相冲突,面对社会负面事件,缺乏理性客观的评价思维能力,容易以偏概全,信仰迷茫,甚至视思政教育为空谈理论,不食人间烟火。结果从内心不重视思政课程或思政内容,使得这些课程变成不受重视的课,玩手机、睡觉等成为课堂常态。
国家关于课程思政建设陆续突出了一些学校的典型案例和做法,但这些主要集中在公办学校,对于民办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还未取得或者达到示范性的成果,这对于广大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也不完全是压力和挑战,也是机会机遇,民办职业院校可以吸收借鉴目前公办高校已经取得的一些经验,利用民办院校机制灵活的特点,多与行业、企业对接,探索出适合职业院校的课程思政模式,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全局发展提供参考。同时,民办职业院校利用好职业院校的自身特点,深度推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课程思政元素重点与职业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进行深度解读,专注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的类别优势,把办学过程中的综合性、系统性案例与育人专题研究结合起来,加强对高职类别学生培养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和概括出具有自身特色经验做法。
民办职业院校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还是需要有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直接的执行者,为更好地强化教师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责任,教师一定要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纲领性文件学深学透,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对接职业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把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有机纳入课程思政的系统,同时教师本人还需有意识地对标要求,补齐思政素养不足或能力方面的短板。针对课程思政对师资的需求,无论是引进师资还是自己培养师资,都是摆在民办职业院校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课程思政建设不是某一个专业或某一个部门的任务,民办高职院校,要在整个校园内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因此需要坚持守正创新,扫除传统育人模式下教育只是教师或者辅导员的责任的固有观念,民办职业院校应该做好顶层设计,从理念上统一育人与育才共同发展,强化示范引领,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和平台建设,形成协作共享局面[5-6],达到事事有人管,生生有人爱的格局,从而推动民办职业院校更好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课程思政新路径。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2022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以及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职业教育进行鼓励和保护,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民办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治理体系,创新育人内涵,勇于探索,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实、落小、落细。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形式,利用校企共育平台,凝练特色,彰显职业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