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博罗县九潭中心小学 谭碧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教师一定要明白,只有出于关爱目的的批评,才是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批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越发重要,因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批评教育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批评教育缺乏针对性。 部分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忽视批评教育的针对性。当学生犯了错,教师应该围绕该错误对学生展开批评教育。但是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一开始是围绕主题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但是很快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或者班主任回忆起学生之前所犯下的错误,导致最后班主任并没有围绕主题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或者对学生其他的缺点和问题展开批评教育。这种忽视批评教育主题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教育需要趁热打铁,在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最清楚的时候,应该及时针对该问题对学生展开批评教育,而不是乱加指责,导致批评教育缺乏针对性。
(二)批评语言违背教育原则。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做到耐心、细致和面带微笑。但是通过教学观察发现,有的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学生屡教不改,或者因为学生所犯的错误比较严重的时候,很多教师到最后都开始用比较过激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要知道很多小学生的逆反心理非常强,当教师的语言过于激烈的时候,学生并不一定会服从教师,甚至还会在心里默默反抗,这样一来,教师的批评教育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一)注重面部表情的“巧”变化。 教师应该在批评过程中的神态表现方面下功夫。比如,在揭露学生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简洁明了地将学生出现的问题展示出来,同时也应该面带微笑,告诉学生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这件事情不能做,所以此刻班主任的面部表情就应该是微笑的。接着教师还应该严肃地向学生说明,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如果遇到这些问题时,不对问题进行处理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都是非常严肃的教育过程,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一件事情做错后导致的后果,所以这个时候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是非常严肃的。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在哪些地方犯错了,这些错误是因为什么所导致的,对班集体和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自己应该怎样改正等。
(二)注重心理疏导与批评教育“妙”结合。小学生处在青春期阶段,这时候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发生非常大的转变,所以离不开教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例如,班上某位学生在近段时间的上课过程中,一直表现出昏昏欲睡的状态,听课效率大受影响。班主任发现这个问题后,单独找到这个学生谈话。班主任并没有一开始就批评这位学生,而是和这个学生聊天、谈心,聊一聊最近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及通过交流、谈心的方式,和学生聊一聊最近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惑,这些困惑是怎样影响学习的,等等。因为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完全放下架子,就像一个朋友似的和学生进行交谈,所以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情也比较舒畅,很快就放松下来,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隔阂,从而将近期遇到的各种问题向班主任一一诉说。通过交流班主任知道学生近期听课效率不高的原因,并开始进行心理疏导和批评教育。
(三)定期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的“精”开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定期开展一次自我批评和相互批评的活动。活动的主体是班上全体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是班主任。学生需要针对该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大胆地在全班学生面前指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对与同一个学习小组内,组员也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对本阶段组员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出。最后学生和教师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对学生在本学习阶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探究分析,思考怎样针对不同的问题寻找最为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学生自我认识的一个过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表明学生在思想和学习上有一定的进步,由此突出了批评教育的艺术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