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广州市真光中学 张 文
2021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通过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当前广大高中生由于自身阅历尚浅,对党史认识不深刻,难以真正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力行。思政课作为高中生党史学习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那如何更好地把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融入高中思政课?引导学生在树立理想信念,培育家国情怀。本文以统编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单元教学实践为例,作了以下探索。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顶层设计,它解决的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向哪里的问题。精准清晰的目标定位决定着课堂的高度,也为大单元教学实践提供可操作的路径。高中政治课堂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容易把政治课上成历史课,对党的历史进行简单罗列,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内在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政课党史学习教育目标站位不高,注重党史知识记忆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教师把党史“知识型”教学转向“素养型”教学,推进党史教育目标素养化,具体如何定位教学目标呢?以《政治与法治》中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例,此教学目标的素养化设计,在框架上应体现的是“四位一体”即采用情境条件、行为要求、必备知识、素养导向。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单元中的分课时“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设计中,教师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表述为,列举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救亡图存的具体案例,探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论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开展红色旅游,如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革命历史展览馆等相关教育实践基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性质,坚定党的领导,培育政治认同。
以上面目标陈述为例,“列举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救亡图存的具体案例,探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原因”。就是情境条件,“理解”就是对学生的行为要求。而“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是必备知识。“坚定党的领导,培育政治认同。”则是明确的素养指向。通过以上目标设计,培育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素养,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历史细节往往是最打动人心的。党史资源选取生活化,是指思政课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内在需求的历史细节,体验党的崇高与伟大,提升认知能力,激发爱党情感,拥护党的领导。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对课程性质的界定,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文件内容多,生活化内容少,广大师生感受到新教材难教难学,思政课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因此教师要把教材上干巴巴的文件语言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语言,提升思政课的生命力。
如政治统编教材必修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单元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把党章规定中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条文呈现给学生,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党的先锋队性质,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爱党爱人民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师在本教学环节应注重党史资源选取生活化,教师选取了红军长征时遇到紧急情况向当地藏民开借条的红色故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观看开借条的故事视频,学生看完视频后,设计问题:红军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割麦的?红军对待头人和普通藏民的青稞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区别对待?逐层设问,学生看完视频后能概括回答红军在对待头人和普通藏民是不一样的,对普通藏民在地里留一部分青稞,因为普通藏民家里不够青稞,于是又追着设问,那中国共产党是为哪个阶级利益服务的呢,学生油然而生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学生潜移默化的产生出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亲近感和自豪感。
在当前新课标、新教材实施的大背景下,活动型学习设计已经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题中之义,大单元和议题式成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新样态和新追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大单元活动设计中,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大单元,包含了“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3 大课内容,每课内容又包含2 个课时,因此在大单元设计整体思路统摄下,每个大课中的每个框题可以进行分议题式的活动设计,每个议题包括情境、问题、活动、知识。每个活动设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活动为载体,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如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课时设计中,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提示,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框架下,打破单课时的限制,将大单元众多复杂交错的党史学习资源整合成问题链: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转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的稳步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富起来、强起来?
教师把问题链中的问题(任务)与知识、情境、活动相结合,通过党史学习任务议题化设计,让学生在每个任务活动中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的光辉历程,体验党始终坚持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深刻论证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党史内容提炼单元化是借鉴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围绕大概念,对单元党史内容进行整合,实现综合学习。这里讲的单元不一定是传统课程意义中的学习单元,也可能是基于某项任务需要进行跨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在大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党史学习内容从覆盖了党的精神、光荣传统、先锋模范,红色故事、红色文艺等,可以说党史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分课时中以上“四史”均有涉及,如果仅从章节进行选取党史内容,无疑是进行片段化教学,忽视了党史发展的延续性和整体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鉴于初高中党史内容重复较多,如果在党史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按章节进行重复教学,无疑给学生带来厌倦的情绪,党史教育目标会大打折扣。教师应大胆重组党史学习内容,树立整体思想,挖掘党史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整体感,培养综合思维。
在对党史内容进行单元化提炼中,首先要聚焦大单元设计中的大概念,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本单元的大概念,然后寻找大概念统摄下的若干基本子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如图1,从而在各种子概念中寻找党史素材。
图1 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概念统摄下的内容提炼整合
总之,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教师精确定位教学目标,促进党史教学目标素养化;精选学习素材,促进党史资源选取生活化;精准活动设计,促进党史学习设计活动化;精炼学习内容,促进党史内容提炼单元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真正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厚实思想政治课红色底蕴,增强学生对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