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伟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的工作者和管理者,始终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扮演重要角色,对学生成长成才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鉴于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价值引领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强化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以使得其更好地开展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学生真正的成才与发展。
高校辅导员作为直接面向高校学生的管理者,其工作任务繁重,不仅要完成学校内的常规规定工作,还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事务,无论是大事、小事,都与高校辅导员息息相关。在众多的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是放在第一位的。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扮演着学生价值引导的领路人角色。当前信息环境千变万化,学生思想动态不稳,很容易受错误信息思潮的影响,这增加了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难度。高校辅导员应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发挥领路人的作用,给予学生思政教育引导和日常生活关怀,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思想认知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以此带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也要审时度势,全面分析当前社会环境中的不同意识形态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影响,并深入领会党与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内涵,以使得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在学校管理指导下成才成长。
近几年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降低了思政教育实效。例如工作认知不到位、工作机制运用不灵活,辅导员基于多重角色的重叠,在工作开展中受到极大的困扰,其不仅要完成常规的事务处理,也要行之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引导,使得其精力较为分散。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不重视,整体理论水平较低,很难利用科学理论进行政治教育引导,削弱了思政教育效果。再例如缺乏明确的工作导向,要么疲于应付复杂的事物,要么缺乏进修学习的机会,其逐渐放松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面对学生思想政治疑难问题无法给予正确解答,更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再例如在工作开展中,部分高校辅导员自身岗位定位模糊,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后置,以常规事务处理为主,降低思政教育实效。此外,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最基层管理人员,一直不被关注,使得其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经常出现辅导员队伍人员流失的问题,因此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突出的辅导员队伍,真正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必要且关键。
要从源头入手,通过健全辅导员任用制度,选拔优秀的人员以充实高校辅导员队伍,让其更契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求。在辅导员任用选拔方面,应外引与内选相结合,既可以从校外选聘优秀的人员,也可以从本校挑选优秀的毕业生。要建立辅导员人才库,以合理应对辅导员人员流失问题,在任用辅导员时也要考察其素养与能力,确保考察的全面性,让其能够胜任辅导员工作。在考察中要先了解其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考察其是否具备管理专业知识,是否擅长进行人性化的弹性管理,要考察其思想政治认知觉悟,了解其思想政治基本功底,尽可能选择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的专业人才,也可以根据其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或团干部来予以聘任。此外在辅导员任用、选聘上应突破职称的束缚,也可以让高级职称教师担任辅导员,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
要想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必须要抓好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给予高校辅导员晋升学习的机会,使其了解先进的思政教育理论,掌握思政教育实施方法,能在思政教育指导与引领中做到与时俱进,让思政教育引导更契合学生实际,更具教育实效。加强辅导员的教育培训,使得其充实知识,转变思维,奠定其政治教育的基础。在辅导员教育培训中应制订详细合理的培训计划,关注到辅导员的个体差异,以实现辅导员队伍全体成员的共同提升,让其皆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并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平台,让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交流,也定期进行优秀辅导员的评选,让其分享成功的工作经验,也让其他辅导员有所借鉴,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弥补现有工作的不足。
机制是保障,也是约束。高校思政工作机制的不灵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应着手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政工作机制,带来思政工作良好氛围的创设。在机制构建与完善中应考虑到辅导员的薪资待遇和职级需求,让辅导员获得合理的薪资回报,无生活后顾之忧,使其更有精力去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要改革传统的工作评价机制,给予辅导员创新发展的机会,且多肯定、鼓励辅导员,要将外界环境与内部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辅导员工作的综合评定,给予其公正的晋级机会,激发其工作热情。
对于高校管理层来说,也应从管理层面去为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管理者应改变思想,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深入基层,了解辅导员工作现状,解决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减轻其工作压力,让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能轻装上阵。在管理中也应落实好辅导员责任,出具详细的管理计划,让辅导员对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中有数,且鼓励他们去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做好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材料的归纳整理,去探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规律,总结经验,以形成书面材料进行推广宣传,让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理论、经验得以实践运用,以此肯定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形成辅导员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辅导员作为有思想的个体,其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提升除了引导支持外,还需要发挥自身能动性,加强自我学习,加强行为自律,主动提升业务水平,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交出满意答卷。辅导员必须具备全新的政治头脑,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追根溯源、抽丝剥茧、由表及里地探明问题的本质,去做好本职工作。高校辅导员也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常抓不懈。辅导员也要具有全局意识,关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多元化发展情况,基于复杂的社会矛盾、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去做好网络舆情的关注和面对。对于伪装的邪教组织,辅导员应及早防微杜渐,给学生打好预防针,引导学生正确抵御。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构建与提升是长期性的过程,也是其个人能动性发挥的过程,需要高校辅导员自觉地努力提升。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必须要重视辅导员政治工作能力的培养,认识到高校辅导员队伍现有的优势条件,也认识到其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举措。通过健全任用选聘机制,加强教育培训指导,构建完善的思政工作机制和辅导员管理机制,多措并举,以带来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稳步提升,使其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