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四史”教育 筑牢大学生信仰之基

2022-03-16 04:21:57孙佳佳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四史广大青年历史

孙佳佳

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为“四史”),以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内容各有突出之处,整体讲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和发展历程。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年人,如果不了解历史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极易出现信仰动摇缺失,危及个人、社会和国家,把握住“四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意义,探析其历史价值与实现途径,对高校未来发展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影响大学生学习“四史”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形势复杂变化

国内外形势相互碰撞、互相交错,世界、国与国、社会形势亦是错综复杂,如今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95 后、00后,全球化、信息科技化的普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日趋增大,权利、平等、自我意识明显增大,日常生活中实践更加碎片化。如今大学生虽然有着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目前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缺少对各种错误思想的认识能力,容易在各种压力下迷失方向。

(二)错误思想沉渣泛起

一些针对“四史”的错误言论开始产生,一些社会中的所谓研究者对“四史”解释的错误观点,一些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种错误观点的浸染,一些青年大学生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迷失了方向,开始否认正确思想的观点和地位。

(三)部分大学生学习方法存在问题

部分大学生在进行“四史”学习时,并未把“四史”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结合起来,并未把中国的发展历程放入历史发展的潮流之中消化,对“四史”的学习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以至于造成了严重的问题性认识。

二、加强大学生“四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认识到历史教育为谁服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观点是实现和维护无产阶级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高校在进行“四史”教育时也应该以这一主要观点为依据,坚持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要把握正确地政治方向,如此广大青年大学生才能够准确地学习和把握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和主体,才能够揭示出党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广大青年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当时的中国人民相信中国共产党的原因,同时也能够发现我们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性。

(二)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观察历史、分析历史

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应该及时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状况。此外,还要对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形有所把握。在面对各种繁杂的历史现象中,要求广大青年大学生去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三观”,采取正确的方法论去学习历史,把握历史。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保证能够准确地解释出历史发展的本质,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最终得出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进而在当代社会中能够有着正确的政治立场,能够确保自身发展的方向。

(三)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高校育人育才和增强学生使命担当

人才培养是当今高校的主要任务,育人和育才是相互统一的过程,然而其中培育成人才是根本,在育人的同时我们要把育德放在第一位。大学时期是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因此,把事实教育纳入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四史”、要怎样学习“四史”、如何学好“四史”这三个基本问题,我们必须要严加思索。坚持用党的优良传统,用伟人事迹,用成功的经验,用历史的教训来教育引导学生。在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中,要坚持把“四史”的教育和国家最新的政策和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提高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争取培养出更多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三、高校应如何开展“四史”教育

(一)把握“四史”教育的正确方向,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史”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宝贵的文化财富,其中“四史”教育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四史”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般教育,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的政治教育,在各高校开展“四史”课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性,要把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高校开展“四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教导学生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了解中国为什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认识到当时的中国人民为什么拥护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人民会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引导学生建立对我们国家制度的认同感。如今看来,在“四史”教育的教学方面,有一些高校还有着不清楚甚至错误的认知,同时也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因此,加强“四史”教育,高校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方向放在首位。

(二)把握“四史”教育的针对性,着力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

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广大青年大学生对高校教育的认同,有利于促进自身在思想和行动上的统一。对于高校教育来说,能够传授正确的知识观点,指导学生理解接受并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四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高校在讲授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解决热点问题,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另外要转变授课的形式,引导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历史担当。

(三)把握“四史”教育的时代性,着力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各大高校开设“四史”课程,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使命,根据国家发展的形势,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共同理想紧紧联系起来,把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国梦联系起来。

所以高校进行“四史”教育,首先要从党的历史理论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高校进行“四史”教育和当代中国的实事热点紧密结合,虽然高校的“四史”教育教授学生历史知识,但不仅仅局限于此,它的根本立足点是服务于当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因此,育德育人、以古鉴今就成为“四史”教育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高校对“四史”教育的重视对大学生的成才成人和正确历史观的树立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上所述,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历史。当代青年大学生只有认真学习“四史”,掌握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才能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使自己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继承者,才能够保持动力,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四史广大青年历史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2-17 06:17:31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上海工运(2020年10期)2020-11-03 01:18:46
队史连“四史”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长江学术(2015年1期)2015-02-27 07:11:08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中国青年(1983年4期)1983-08-21 03: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