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慧华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农业农村局,福建 三明 365400)
黑皮鸡枞菌为长根菇的一个变种,学名卵孢长根菇,又名伞把菇、长寿菇、鸡肉丝菇[1],肉质脆嫩,口感独特,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黑皮鸡枞菌属腐生或土生高温型食用菌类,喜微酸或中性环境,生产上常作覆土栽培。2021年,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泉上镇罗李村菇农利用闲置食用菌大棚和层架栽培黑皮鸡枞菌获得成功,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根据罗李村菇农的生产实践,现将黑皮鸡枞菌大棚层架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福建三明地区黑皮鸡枞菌可在春秋两季栽培,其菌丝可在13~31℃温度范围内生长、生长适温20~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15~35℃、生长适温23~25℃。罗李村地处闽西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2℃,1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因此当地黑皮鸡枞菌多以春栽为主。黑皮鸡枞菌菌龄长,菌丝培养35 d左右长满袋,继续培养30 d以上才能达到生理成熟进入出菇阶段[2],因此生产上菌袋制作时间应比出菇时间早2.5~3个月。春季栽培的,2月下旬制作菌袋,5~6月出菇;秋季栽培的,7月上旬制作菌袋,9~10月出菇。
选地势开阔平坦、交通便利、灌排方便、通风向阳、环境清洁卫生、方圆1 km无污染源、土壤坚实的地块建棚,大棚覆盖塑料薄膜,棚顶上再盖1层遮阳网。棚内用竹木搭设层架,层架宽1.4~1.5 m,共设3层,层间距50~60 cm,层架之间留80 cm宽作过道。闲置食用菌旧棚内有大量病虫杂菌,需彻底消毒后方可使用。揭除棚外遮盖物和塑料膜,晾晒2个月以上,棚内地面、层架、棚架等喷洒高锰酸钾1 000倍液,消毒后密闭大棚2~3 d,再用生石灰对地面进行灭菌消毒。
黑皮鸡枞菌分解木质纤维素能力强,生产中常选用杂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玉米芯等作栽培主料,辅料可选用麸皮、玉米粉、轻质碳酸钙、生石灰等,主料和辅料均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虫蛀。罗李村菇农使用的栽培料配方为木屑50%、棉籽壳28%、麸皮20%、糖1%、碳酸钙1%。
棉籽壳吸水速度慢,可提前1 d浸泡预湿,待主料充分吸湿后再加入辅料混合均匀,调节物料的含水量至60%左右。将栽培料用装袋机装入袋,装料要求均匀、松紧适度,每袋湿质量1.0~1.2 kg。装料后尽快灭菌,从配料到灭菌尽量在4 h内完成。常压灭菌,即100℃保持8~16 h。灭菌后迅速将菌袋移至接种室,袋温冷却至25℃左右时即可接种。接种完成后将菌袋置于养菌棚养菌。
黑皮鸡枞菌菌丝培养阶段要求温度22~25℃、相对湿度60%~70%、无光照,棚内应加强通风换气。罗李村黑皮鸡枞菌春栽养菌期为3~4月,此时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2.8℃和17.5℃(低于菌丝生长适温),且可能出现倒春寒等极端低温天气,影响菌丝生长。因此,菌丝培养阶段应关闭菌棚门窗,并尽量减少人员进出次数,以利保温。若遇倒春寒极端低温天气,可在棚外加盖草帘或芦苇进行保温,同时停止喷水,利用中午气温回升时机通风换气20 min左右。雨雪天及时清沟排水、清除积雪,保持菇棚四周排水沟通畅。养菌时间的长短与后熟期的氧气及温度条件密切相关,氧气充足、温度适宜,后熟期可缩短至25~28 d。
接种后1周,及时查菌并清理被污染菌袋。接种后30~45 d,菌袋发菌完成,继续培养30 d以上,待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才能正常出菇。料面的气生菌丝转为褐色,或基质表面菌丝扭结成黑褐色菌丝组织[2],并伴有较浓的菌香味,表明菌丝已达生理成熟。
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应及时开袋并将其排放于菌棚层架上进行覆土培养。覆土能激活土壤微生物活力,保护菌丝体并促使菌丝更好地扭结形成原基,从而使子实体发生更多、生长更健壮,达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目的。
黑皮鸡枞菌层架式栽培的关键技术是覆土灭菌。覆土前5 d需准备好覆土材料。选用沙壤土、泥炭土、腐殖质等作覆土材料,生产上常使用透气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覆土材料使用前需经长时间暴晒,晒干晒透。罗李村菇农在沙壤土中掺入5%新鲜谷壳(提高土壤透气性,为菌丝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再掺入石灰拌匀,消毒灭菌,最后均匀喷洒5%甲醛溶液。覆土材料用薄膜覆盖密闭24 h后掀开摊晾,待甲醛完全散发后备用。
在层架上铺设多层尼龙网并固定,同时将覆土材料喷水调湿至含水量20%左右。选菌丝已达生理成熟的菌袋,解开袋口,将袋口下折反卷(高出料面3~4 cm)后竖直排放于床架上,菌袋间距3 cm左右,其上覆土厚3~5 cm,盖平压实。一般每1 m2床架可排放菌袋60袋左右。菌袋覆土后,棚内需加强通风换气,以满足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要,避免供氧不足发生木霉污染。
出菇阶段管理的关键在于控温、保湿。黑皮鸡枞菌出菇的适宜温度为23~25℃、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罗李村黑皮鸡枞菌春栽出菇期为5~6月,此时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1.6℃、24.2℃,非常适宜黑皮鸡枞菌子实体的生长。
6.3.1 温度管理
菌棚温度在20~28℃范围内,黑皮鸡枞菌子实体发生数量多且菇体健壮、产量高;低于15℃或高于30℃,子实体难以分化;超过28℃菌盖易开伞,菌柄细小,子实体颜色变浅。在5~6月出菇期,若气温超过30℃应打开菌棚门窗进行通风降温,同时在棚顶覆盖草帘、芦苇等遮盖物遮阳,也可在棚内喷洒泉水或井水降温散热。
6.3.2 湿度管理
黑皮鸡枞菌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85%~9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菌柄易开裂;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易发生病虫害。覆土应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含水量25%左右,以手握成形但不粘手为宜。根据覆土干湿度、天气及菌蕾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喷水量及喷水次数。覆土略干燥时,应及时喷雾状水,做到勤喷、轻喷,尽量避免水珠冲动土粒伤及菌丝或幼蕾。菌蕾开始现蕾并逐渐长大时,喷水量和喷水次数也应随之增加。菌蕾较小时要少喷、轻喷,菌蕾较大时要多喷、重喷,选早晚多次细喷;晴好天气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
6.3.3 通风换气
黑皮鸡枞菌为好气性真菌,出菇阶段可适当打开菌棚门窗通风换气。喷水后通常通风0.5 h,以保持棚内空气清新。
6.3.4 光照
黑皮鸡枞菌出菇阶段需适当光照,应保证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2 h。光照过强或过弱均会严重影响子实体品质,光照不足时菌柄细长、菌盖小而薄、颜色暗淡,光照太强则菌柄过短、开伞早。
黑皮鸡枞菌虫害主要有螨虫和菇蝇等,病害主要有木霉和黏菌等。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绿色植保理念,做到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3],尽量不使用化学药剂。(1)选用纯度高、抗逆抗虫性强的优良品种,把好菌种质量关。(2)选用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培养料,彻底灭菌,装袋接种环节严格按规范操作,操作场所需通风透气。(3)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灭菌,将废弃料运至远离菇房的地方。(4)及时处理病害,清除污染源后使用生石灰对污染处消毒,污染菌袋要运至远离菇棚的地方撒上石灰深埋。(5)菇棚安装纱门、纱窗等防止害虫入棚,也可用杀虫灯、黄板、诱杀剂等诱杀害虫。
一般覆土后25 d左右菌袋开始出现大量菇蕾,再过7~10 d即可采收。以菌柄伸长、菌伞刚开放(呈钟形)、菌幕尚未破裂时为采收适期。采收时,用手捏住菌柄基部轻轻旋转拔起,削去柄基部假根带土部分即可。采收时应轻拿轻放,将采后的黑皮鸡枞菌置于4~10℃低温处存放[4]。
黑皮鸡枞菌可出菇4~6潮,每潮出菇5~10 d,每采完1潮菇后及时清理菌袋表面覆土及菇体残留物,停水3~5 d,让菌丝恢复生长,然后喷重水进行温湿刺激管理,15 d后可采收下潮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