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与悬吊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步行功能和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2022-03-16 05:08曾敏肖文婷王丽平陶慧简厚华王婷婷
河北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腰段步行脊柱

曾敏 肖文婷 王丽平 陶慧 简厚华 王婷婷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一般上肢功能良好,其治疗目的在于恢复下肢运功功能与平衡性。悬吊运动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可提供一个不稳定支持面,将身体表层运动肌与深层稳定肌投入平衡与协调反应中,对改善患者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具有积极作用[1]。心理干预能够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建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主观意愿,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本研究筛选37例胸腰段脊柱骨折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在手术治疗基础上,悬吊运动训练与心理干预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7.42±5.50)岁;观察组男24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11±5.98)岁。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胸腰段脊柱骨折;②自愿参与本研究;③ASIA分级C~D级,损伤节段以下存在运动、感觉障碍。

1.2.2 排除标准:①病程>3个月;②术后内固定失效,并发感染等;③先天性下肢、脊柱功能障碍;④合并神经、颅脑、下肢损伤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如四肢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减重步行训练及基础护理干预等,训练2周,5次/周,30~40 min/次。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悬吊运动训练。悬吊运动训练:①仰卧骨盆上抬训练:用两条非弹性吊带固定两侧脚踝处,使用弹性宽吊带根据腰部情况适当负重。转为单侧骨盆上抬,用非弹性吊带固定单侧脚踝,用弹性宽吊带固定腰与骨盆间,弹性宽吊带负重根据耐受调整。②仰卧位用宽带固定患者腰部,连接悬吊运动训练主绳、弹力带扣件、宽带扣件,根据患者情况,增减弹性阻力;护理人员将右手放于患者髂前上棘,左手放在患者双膝关节,辅助并引导患者进行双桥式运动训练。③双腿屈髋悬挂训练:患者取俯卧位下,取腰椎中立位,悬挂单侧单腿,水平外展另一肢。④单腿悬挂训练:患者去侧卧位,将单腿悬挂,同时提高髋部,进行反复动态训练。每组训练后休息1 min,每组训练6次,共计训练2周,每周5次。⑤心理干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极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需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积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建立治疗信心。并为患者进行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目的、意义,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改善预后结果。

1.4 观察指标 静态平衡[2]:使用日本SAKAI公司Active Balance EAB-100平衡检测仪测定,操作依照说明进行,测试先睁眼1 min、间隔30 s,再闭眼1 min测试,指标包括:轨迹长、有效值面积、矩形面积、外周面积、X与Y轴移动中心偏差,记录各参数实际值,并计算Romberg率,公式=闭眼/睁眼。步行能力使用Holden[3]步行能力分级评价,并测试10 m步行时间与6 min步行距离。患者心理情绪使用焦虑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价,抑郁情绪使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评分越低患者负面情绪越轻[4]。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74)[5]评价,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2组步行能力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步行能力Holden分级、6 min步行测试明显升高,10 m步行时间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olden分级、6 min步行测试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0 m步行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步行能力比较

2.2 2组心理状态评价 观察组治疗前焦虑SDS评分、抑郁情绪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负面情绪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2组干预前后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n=37,分,

2.3 2组静态平衡能力比较 治疗前2组静态平衡参数轨迹长、有效值面积、矩形面积、外周面积、X与Y轴移动中心偏差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单位时间轨迹长Romberg率与轨迹长Romberg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X轴移动中心偏差-闭眼、各指标Romberg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静态平衡功能比较

2.4 2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社会、心理、躯体、角色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GQOL-74评分比较 n=37,分,

3 讨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临床骨外科多发疾病,主要因外力重击所致,如跌倒、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伤等[6,7]。该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发病率不断升高,对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在积极治疗基础上,配合有效辅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8]。

自20世纪90年代核心稳定概念出现以来,在慢性腰痛与背部损伤治疗方面,取得进展性成果[9]。悬吊运动训练作为一种康复辅助治疗手段,其主要通过降低肌肉张力,如减重运动、主动运动等,改善患者四肢关节功能,辅助患者重建中枢神经系统通路,达到治疗目的;早期悬吊运动训练被应用于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治疗中,并取得较为显著成绩[10,11]。同时,文献显示,该方法在腰椎退行性病变、非特异性腰痛等疾病治疗中,对改善腰骶部稳定性,减轻腰疼等具有积极作用[12,13]。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X轴移动中心偏差-闭眼、各指标Romberg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悬吊运动训练相比于常规康复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静态平衡能力。治疗后,观察组Holden分级、6 min步行测试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0 m步行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悬吊运动训练可改善患者步行功能。经分析,悬吊运动训练是基于核心稳定概念衍生而来,为患者提供不稳定支持平面,通过后天训练,使身体压力中心更为集中,原理支撑面边缘,使机体更适应现有感觉运动功能,改善患者静态平衡[14];在骨骼肌肉系统治疗方面,通过不稳定支撑面,刺激肌肉肌腱复合体长度改变,肌肉在张力性振动反射作用下形成张力性收缩,强化了不依赖视觉反馈的本体感觉,强化躯干控制能力,改善患者步行功能。

胸腰段作为人体生理结构,一旦发生骨折,不仅对周围神经组织造成损害,同时对患者心灵造成重大打击,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负面情绪与较大心理压力[15]。对此,本研究实施心理干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进行康复训练基础上,心理干预,可使患者获益,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预后结果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相比于常规康复治疗,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悬吊运动训练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心理+悬吊运动训练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作用确切,可改善患者步行功能与静态平衡能力;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腰段步行脊柱
魔方小区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步行回家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研究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