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军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最终结局,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导致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从而出现全身各系统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影响严重,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2]。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是针对终末期肾脏病应用最为广泛的肾脏替代治疗[3],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脏功能的丧失,即使接受规范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仍可出现诸多并发症,其中部分患者可出现顽固性失眠,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并可进一步加重相关病情,甚至影响长期存活[4]。因此,安全有效的抗失眠治疗对此类患者意义重大。本研究统计我院近2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抗失眠药物应用情况,对比分析不同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接受抗失眠药物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男45例(54.88%),女37例(45.12%);平均年龄(54.98±6.36)岁;平均透析病程(47.65±7.18)月;治疗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平均得分(17.79±1.56)分;透析频次2次/周37例,3次/周45例;合并贫血57例(69.5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53例(64.63%),中枢神经系统病11例(13.41%);服用酒石酸唑吡坦片(思诺思,赛诺菲,10 mg,1次/d,夜间睡前口服)37例(唑吡坦片组),服用艾司唑仑片(舒乐安定,浙江医药,2 mg,1次/d,夜间睡前口服)45例(艾司唑仑组)。2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统计病例性别、年龄、透析病程、透析频次、贫血、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分析组间平均入睡时间、平均睡眠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以及嗜睡、头痛、顺行性遗忘、药物耐药、幻觉、共济失调、呼吸抑制、行为异常等治疗期间相关指标与失眠加重、焦虑、药物依赖等停药后相关指标。
2.1 2组治疗期间相关指标比较 唑吡坦组服药后平均入睡时间显著短于艾司唑仑组(P<0.05);唑吡坦组服药后平均睡眠时间较艾司唑仑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吡坦组服药后PSQI平均得分显著低于艾司唑仑组(P<0.05);与艾司唑仑组比较,唑吡坦组存在相对较高的顺行性遗忘发生率(40.54%vs 17.78%),但头痛(13.51%vs 33.33%)、药物耐药(29.73%vs 71.11%)、幻觉(13.51%vs 33.33%)、共济失调(5.41%vs 31.11%)、呼吸抑制(0.00%vs 13.33%)发生率显著优于艾司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存在一定比例的嗜睡及行为异常(16.22%vs 24.44%与27.03%vs 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期间相关指标比较
2.2 2组停药后相关指标比较 2组停药后相关指标比较,唑吡坦组失眠加重、焦虑及药物依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艾司唑仑组(32.43%vs 57.78%、8.11%vs 53.33%、10.81%vs 60.00%,P<0.05)。见表3。
表3 2组停药后相关指标比较 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阶段后,随着透析年限的增加,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多,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也不断增加,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状态[3]。有研究显示,血液透析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总体为49%~98%[5],平均透析龄为75个月的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几率增加到80%左右[6]。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为习惯性失眠,表现为白天睡眠过多、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阻塞型或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不仅随着患者年龄、透析龄的增长,入睡时间越来越长,睡眠时间越来越短。另有多名学者研究表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障碍与低血红蛋白、低血清铁蛋白水平、低白蛋白、微炎症状态(如高肿瘤坏死因子-α、高C-反应蛋白、高白介素-6)、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异常、高磷、低钙等有关[7,8],由此引起的皮肤瘙痒、肾性骨病、周围性神经病变是失眠的直接原因。睡眠是维持身体机能的最基本需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睡眠障碍发生率高,不但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因此,加强患者的治疗很关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肾脏功能的严重缺失,随着病程的进展,全身器官均可随之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代偿能力下降,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均与正常人群存在较大差异[9],尤其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极可能引起病情骤变,甚至危及生命,故正确合理应用抗失眠药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治疗极为重要。
短等不足之处,故相关结论有待于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相信未来更加安全有效的抗失眠药物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显著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症状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以期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病程进展、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