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星 蔡文文 辛洪杰 杨秋玉 何璇昱 白 杨 阮伟清▲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广东广州 510515;2.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515;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 510515
亚健康状态(sub-health status,SHS)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呈现活力降低、适应力不同程度减退,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可影响生理、心理、社会交往方面[1-2]。若机体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则可发展为亚临床状态,进而发展为疾病状态[3]。护理工作是压力和强度双高的职业,护理人员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4]。由于职业特殊性,护理人员常需轮值晚夜班,频繁的昼夜轮班工作扰乱人体生物钟,造成睡眠时间颠倒、睡眠不足,导致负性情绪状态及交流意愿下降等问题[5]。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影响身心健康,更会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及健康示范作用,然而目前护士的自我健康认知不足[6],其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也低于普通人群[7]。近年来国内护士亚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但尚未有研究讨论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夜班护理人员亚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提高健康自我管理水平,预防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提供参考和依据。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 年11 月至2020 年5 月抽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440 名夜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参加临床护理工作≥1 年,且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的在岗临床护士;②夜班工作≥1 年,且近3 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2 轮夜班;③年龄≥18 周岁,性别不限;④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参加临床工作<1 年;②诊断急性或慢性疾病;③休假、外出进修或学习无法参加调查;④实习护士、助理护士、进修护士、退休返聘护士;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编制,包括性别、年龄、护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聘用形式、每周平均锻炼时间、每周按时用餐频率、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每个月夜班频率、吸烟与饮酒。②亚健康评定量表(sub-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version 1.0,SHMS V1.0)由许军等[8]编制,包括3 个子量表(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9 个维度(精力、身体运动功能、社会适应、正向情绪、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认知功能、心理症状、器官功能、身体症状)和39 个条目,其中正向记分20 条,反向记分19 条。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总分为0~100 分,各维度、子量表及总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计算公式:转化分=(原始分-理论最低分)/(理论最高分-理论最低分)×100。排除疾病人群后,当生理子量表<阈值68,或心理子量表<阈值67,或社会子量表<阈值67 时,被诊断为亚健康状态。该量表Cronbach’s α=0.917,重测信度为0.644。
1.2.2 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由本课题组负责人采用统一指导语,向各科室护士长说明本调查目的、意义、纳入及排除标准、问卷填写方法等,由经过培训的护士长将问卷分发至本科室的护士,采用无记名方式自行填写问卷,1 周后收回并及时核查问卷的有效性,填写不完整的视为无效问卷。共发放问卷440 份,回收有效问卷425 份,有效回收率为96.6%。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共调查425 名夜班护士,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纳入人群一般资料情况
425 名夜班护士亚健康发生率为77.6%,亚健康状态总分为(52.06±10.28)分,生理亚健康子量表为(57.79±12.67)分,心理亚健康子量表为(51.86±10.66)分,社会亚健康子量表为(63.95±13.85)分。见表2。
表2 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分,±s)
表2 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分,±s)
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婚姻状况、每周锻炼频率、每周按时用餐频率、每日平均睡眠时间、每个月夜班频率的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不同特征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单因素分析(例)
以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为因变量Y(0=健康,1=亚健康),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变量赋值见表4。结果显示,每周平均锻炼时间、每个月夜班频率、每日平均睡眠时间、每周按时用餐频率是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见表5。
表4 变量赋值表
表5 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调查发现亚健康发生率为77.6%,处于较高水平,高于蔡文智等[9]对全国9510 名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的调查,低于叶婵娟[10]报道的84.43%的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可能与研究所采用的亚健康评定量表不同有关。目前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方法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多采用自制问卷或量表,因此所得人群亚健康患病率差别较大。此外,还可能与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有关。①本研究中夜班护士多为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多为1~5 年,可能是由于高年资护士多已岗位转型[11]。低年资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易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12],且低年资护士相对需承担更多夜班,但收入和福利较高年资护士低,易产生挫败感和消极感[13],进而导致亚健康状态。②本研究中夜班护士多为未婚,因工作远离家、单独居住,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对已婚护士较少[13],也会导致本组夜班护士亚健康发生率高。③本研究调查对象均来自广东省,亚健康状态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和沿海地区的亚健康发生率高于贫困落后地区[14]。
3.2.1 每周锻炼频率 本研究显示,每周锻炼频率是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可能与夜班护士长时间处于站立或走动状态,下班后又缺乏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运动锻炼有关。研究显示,护士群体运动锻炼的维持度最差[15],尤其是轮班护士[16]。锻炼是促进人们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高度统一的重要媒介,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轻应激反应,缓解紧张情绪。有研究也提示,采用积极有效运动锻炼可有效降低亚健康发生率[17]。
3.2.2 每周按时用餐频率 本研究显示,与每周总是按时用餐的夜班护士比较,每周没有按时用餐和偶尔按时用餐的夜班护士亚健康发生率更高。究其原因,护理工作繁重,多数护士饮食时间不规律,进食过快,长期不吃早餐,慢性胃炎、胃消化性溃疡已成为护士最常见的疾病[18]。正确的饮食时间不仅能促进健康,预防亚健康,还能扭转肥胖和糖尿病[19]。已有研究证明,夜间进食会加重心脏、肾脏、胃肠功能负担,加速衰老[20]。此外,护士多选择快餐,蔬菜水果未达到推荐摄入量,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21],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与心理健康,导致亚健康状态[22]。
3.3.3 每日平均睡眠时间 本研究显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是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护士特殊的轮班工作制度,导致其生物节律和内分泌紊乱,引起睡眠障碍。有研究显示,夜班护士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白班护士[23]。护士的睡眠障碍患病率高达69.7%[24],睡眠持续时间明显短于一般人群。相关调查显示,每天实际睡眠时间<6 h 的人群亚健康的得分、等级、发生率明显高于睡眠6~8 h 人群[25]。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关键,睡眠异常既是亚健康状态的重要表现,又对亚健康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6]。
3.2.4 每个月夜班频率 本研究显示,每个月夜班频率是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以每个月夜班频率8~10 d/次为参照,每个月夜班频率1~3 d/次的夜班护士亚健康发生率越高,这与曹癸兰等[27]研究结果一致。频繁的夜班可能会超出护士对夜班轮转速度的适应能力,扰乱护士的昼夜节律变化,导致睡眠障碍,影响精力和体力的恢复[28],进而往往导致亚健康的发生,也易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夜班还会对护理人员的家庭及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减少了业余时间活动的机会,可能导致社会隔离[29]。
综上所述,本组夜班护士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每周锻炼时间频率、每周按时用餐频率、每日平均睡眠时间、每个月夜班频率均是夜班护士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建议管理者根据科室特色,建立改良的弹性排班制度,科学地安排夜班和非夜班岗位,保证其规律且较慢的夜班轮转速度;定期组织心理自我防护培训或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评估和疏导护士的心理问题,提高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此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小,仅调查了广州市1 所三级甲等医院的夜班护士,样本代表性欠佳。有待于今后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在选取调查对象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