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锡伯族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

2022-03-16 11:40孙忠芙
关键词:锡伯族交叉男女

祁 荣,郭 丽,郑 瑞,孙忠芙

(1.沈阳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2.沈阳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034) (3.沈阳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034)

人类行为特征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指标,行为学特征明显地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并已确定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人类的一些行为特征(如利眼、扣手、交叉臂、交叉腿、利足、起步走类型等)具有不对称性,这一类不对称行为特征在不同的种族、民族中常具有不同的出现率,是人类学研究的经典指标[1]. 锡伯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 近年来,我国学者已对国内一些少数民族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但尚未见到与锡伯族相关(利眼、扣手、交叉臂、交叉腿、利足、起步走类型等)的6项不对称行为的人类群体遗传学指标资料. 为此,本研究对该群体进行了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随机抽样调查,对其不对称行为特征遗传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此举可为探讨锡伯族族群的起源以及族群间的亲缘关系提供生物学方面的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应用随机群体抽样调查法,对辽宁沈阳市郊锡伯族中学、父母为同一民族的锡伯族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者年龄在14岁~18岁并且身体健康无影响6项调查指标的外伤史等. 调查前先向被调查者进行讲解和演示,然后依郑连斌等[2]、席焕久等[3]调查方法和判断标准进行正式调查.

(1)利眼:被测者端坐并凝视前方一点,然后用拇指置于眼与点的视线上,若闭左眼后,该点被拇指挡上则为R型,若该点偏离拇指则为L型. (2)扣手:左右手指相互对叉,若左手拇指在上,感到且比较习惯、自然,则为L型,相反则为R型. (3)交叉臂:又称叠臂. 即左右臂交叉抱于胸前,若交叉处左臂在上时感到习惯、自然则为L型,相反则为R型. (4)交叉腿:又称叠腿. 受试者取坐姿,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若右腿在上时感到习惯、自然则为R型,相反则为L型. (5)利足:又称优势足. 在受试者正中前方放足球,使其用脚踢. 习惯用右脚踢则为R型,相反则为L型. (6)起步走类型:受试者正常站立,使其步行. 若习惯先迈右脚则为R型,若习惯先迈左脚则为L型. 调查所得数据使用Excel处理. 遗传特征性别间和群体间的出现率差异、遗传特征两两类型间的相关性,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辽宁锡伯族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性别间出现率比较差异结果见表1;辽宁锡伯族与国内少数民族的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民族间出现率比较见表2;辽宁锡伯族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指标间的各组合特征的样本量及其相关分析的χ2值见表3;辽宁锡伯族与15个民族族群的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采用组之间链接平方Euclidean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16个族群其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见表4、出现率(R型)聚类分析结果见图1.

表1 辽宁锡伯族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出现率(%)及性别间出现率(%)的比较(χ2检验)

性别比较:*P<0.05 差异显著;**P<0.01差异极显著.

续表2 Table 2 continued

民族间的差异性检验:*为差异显著(0.01

表3 辽宁锡伯族6项指标间的各组合特征的样本量及其相关分析的χ2值Table 3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ample size in 6 indexes on Liaoning Xibe nationality(χ2 test)

组间相关:显著性差异0.01

表4 锡伯族等16个民族群体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Table 4 Frenquency of 6 asymmetrical traits of Xibe with the other 16 ethninc groups %

1.锡伯族;2.鄂温克族;3.达翰尔族;4.鄂伦春族;5.蒙古族6.朝鲜族;7.回族;8.仫佬族;9.湖南苗族;10.湖南侗族;11.恩施土家族;12.贵州彝族;13.云南摩梭人;14.贵州革家人;15.广东客家人;16.贵州屯堡人图1 16个族群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聚类图Fig.1 Dendrogram of cluster analysis on frequency of 6 Behavioral Traits of Lateral Functional Dominance of 16 ethnical groups

2.1 辽宁锡伯族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调查结果

(1)利眼 男女合计利眼的L型出现率(51.71%)高于R型出现率(48.29%). 男性与女性亦均为L型出现率高于R型出现率(见表1). 男女性别间比较的χ2值为0.0757(P>0.05),说明无性别间差异,梅盛平[4]、Plato[10]、赵微[11]等学者认为利眼的出现率与性别无关,本次调查也得出相同的结果. 辽宁锡伯族利眼R型与15个民族及其相关分析的χ2值比较发现,除了与湖南侗族、恩施土家族、广东客家人之外,均有显著差别(见表2). (2)扣手 男女合计扣手的L型出现率(51.71%)高于R型出现率(48.29%). 男性L型出现率低于女性L型出现率,男性R型出现率高于女性R型出现率(见表1). 男女性别间比较的χ2值为0.441 2(P>0.05),说明无性别间差异. 郑连斌[2]、梅盛平[4]等学者认为,扣手的出现率与性别无关,本次调查也得出相同的结果. 辽宁锡伯族扣手R型与15个民族及其相关分析的χ2值比较发现,与广西仫佬族、湖南苗族、湖南侗族、贵州彝族、云南摩梭人、贵州革家人、贵州屯堡人均有显著差别(见表2). (3)交叉臂 男女合计交叉臂的L型出现率(53.85%)高于R型出现率(46.15%). 男性L型出现率低于女性L型出现率,男性R型出现率高于女性R型出现率(见表1). 男女性别间比较的χ2值为2.1703(P>0.05),说明无性别间差异,Plato[10]等学者认为,交叉臂的出现率与性别无关,本次调查也得出相同的结果. 辽宁锡伯族交叉臂R型与15个民族及其相关分析的χ2值比较发现,与广西仫佬族具有显著差别(见表2). (4)交叉腿 男女合计交叉腿的L型出现率(53.42%)高于R型出现率(46.58%). 男性L型出现率低于女性L型出现率,男性R型出现率高于女性R型出现率(见表1). 男女性别间比较的χ2值为2.560 1(P>0.05),说明无性别间差异. Plato[10]等学者认为,交叉腿的出现率存在明显的性别间差异,与本次调查得出不同的结果. 辽宁锡伯族交叉腿R型与15个民族及其相关分析的χ2值比较显示,均有显著差别(见表2). (5)利足 男女合计利足的L型出现率(49.57%)低于R型出现率(50.43%). 男性L型出现率低于女性L型出现率,男性R型出现率高于女性R型出现率(见表1). 男女性别间比较的χ2值为0.1513(P>0.05),说明无性别间差异. Plato[10]等学者认为,利足出现率存在明显的性别间差异,与本次调查得出不同的结果. 辽宁锡伯族利足R型与15个民族及其相关分析的χ2值比较发现,与鄂伦春族、贵州彝族有显著差别(见表2). (6)起步类型 男女合计起步类型的L型出现率(47.44%)低于R型出现率(52.56%). 男性L型出现率略高于女性L型出现率,男性R型出现率略低于女性R型出现率(见表1). 男女性别间比较的χ2值为0.079 6(P>0.05),说明无性别间差异. 梅盛平[4]、张瑜珂[12]等学者认为,起步类型的出现率与性别无关,本次调查也得出相同的结果. 辽宁锡伯族起步类型R型与15个民族及其相关分析的χ2值比较发现,广西仫佬族、湖南苗族、湖南侗族、恩施土家族、云南摩梭人、贵州革家人有显著差别(见表2).

2.2 辽宁锡伯族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相关分析

利用χ2检验法对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相关性进行χ2值检验显示:(1)扣手与利眼出现率存在极显著差异(χ2=28.00,P<0.01),提示扣手和利眼间存在着相关;(2)交叉臂与扣手出现率存在极显著差异(χ2=18.67P<0.01),提示交叉臂和扣手间存在着相关;(3)交叉腿与扣手出现率存在极显著差异(χ2=12.62,P<0.01),提示交叉腿和扣手间存在着差异;(4)交叉腿与交叉臂出现率存在极显著差异(χ2=232.18,P<0.01),提示交叉腿和交叉臂间存在着相关;(5)起步类型与交叉臂出现率存在极显著差异(χ2=12.15,P<0.01),提示起步类型和交叉臂间存在着相关;(6)起步类型与交叉腿出现率存在极显著差异(χ2=9.33,P<0.01),提示起步类型和交叉腿间存在着相关;(7)起步类型与利足出现率存在极显著差异(χ2=201.28,P<0.01),提示起步类型和利足间存在着相关. 辽宁锡伯族扣手与交叉腿、交叉臂与交叉腿间具有相关性,这与李咏兰等[13]研究结果一致. 利足与起步类型、起步类型与交叉腿间具有相关性,这与付卫伟等[14]]研究结果一致. 扣手与利眼、起步类型与交叉臂间具有相关性,这与魏榆等[15]研究结果一致. 扣手与利眼、扣手与交叉臂、起步类型与交叉臂间具有相关,与刘运敏等[5]研究观点相反. 可能由于种族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及遗传因素的影响,人类不对称行为特征间的相互关系,还存在诸多异议,还有待多方面的研究证实(见表3).

2.3 民族群体间不对称行为特征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结果图1显示,辽宁锡伯族与我国其他15个民族群体聚分四类:辽宁锡伯族、鄂温克族、达翰尔族、鄂伦春族聚为第一组;蒙古族、朝鲜族、回族、广西仫佬族聚为第二组;湖南苗族、湖南侗族、恩施土家族、贵州彝族聚为第三组;云南摩梭人、贵州革家人、广东客家人、贵州屯堡人聚为第四组.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间的遗传距离最远,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既存在着差异性,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其差异性源自于遗传因素不同,其相似性源自于长期的基因交流. 锡伯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新疆伊梨等地. 新疆锡伯族是1764年,清政府由盛京(今沈阳)征调四千余人去新疆驻防而发展起来的. 在历史上或多或少存在民族间通婚,存在的基因交流使辽宁锡伯族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与鄂温克族最为接近,但不同少数民族族群各遗传形状之间的遗传关系不同,存在民族间差异. 目前对辽宁锡伯族起源研究的数据很缺乏,很多还有待人类群体遗传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进一步研究证实.

3 结论

辽宁锡伯族其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出现率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辽宁锡伯族与国内其他15个少数民族其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指标分别依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或极显著性差异;辽宁锡伯族其6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某些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辽宁锡伯族等16个民族间关系远近聚类分析显示,辽宁锡伯族与鄂温克族最为接近.

猜你喜欢
锡伯族交叉男女
民俗文化旅游攻略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男女有别
“六法”巧解分式方程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锡伯族西迁
连数
连一连
连星星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