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产品趋于多元化,旅游者的需求也变得更为复杂,追求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方式。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形式,拥有丰富的内涵,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关注。鹤壁市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是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开发形势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阐述鹤壁市民俗资源分类及其开发现状,而后重点对鹤壁市民俗旅游开发进行SWOT分析,并结合SWOT分析结果和开发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开发策略,包括借助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加大宣传力度、完善接待设施等。
关键词:民俗旅游;SWOT分析;鹤壁
中图分类号:G127;F59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从城市居民到农村大众,旅游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普罗大众都可以享受的一项活动。单纯的游山玩水、放松身心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富有文化内涵的民俗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河南省鹤壁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但其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过于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民俗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突出等。如何解决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大力促进鹤壁市民俗旅游发展是各方主体都应考虑的问题。
马亚琦、赵鸭桥从游客体验视角出发,结合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结果为大理喜洲古镇提出了有效开发策略[1]。严旭认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是旅游业进步的标志[2]。秦竩建议运用经济学原理或数学建模的方法处理旅游开发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关系[3]。黄莹认为民俗旅游开发要遵循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开发原则,要采用多种方式加大民俗旅游宣传力度[4]。赵旭认为在民俗旅游项目开发时,政府必须明确其开发目的,并对民俗文化的开发和资源的保护作出正确指示[5]。民俗旅游开发对促进我国民俗文化的保护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故对其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都至关重要。
(一)鹤壁市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总体来说,鹤壁市民俗旅游资源可以分为建筑民俗、饮食民俗、节日民俗、工艺民俗等(见表1)。
1.建筑民俗
鹤壁代表性建筑主要有王家辿村、肥泉村、温坡村等。王家辿村位于鹤壁市鹤山区西部山区姬家山乡境内,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里青石筑屋、风格古静、民风淳朴,数百年来近乎与世隔绝,村里只有一条由青石板铺就的主街道。肥泉村位于鹤壁鹿楼,有“鹤壁第一古村,豫北聚落标本”的美誉,坐落于其中的张家大院,是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的民居。温坡村位于淇县黄洞乡,村中大部分石头砌的房屋始建于明清时期,历经数百年沧桑,延续着固有的模样。
2.饮食民俗
鹤壁代表性的饮食小吃有石子馍、浚县八大碗、缠丝鸭蛋等。石子馍是用不掺任何添加剂的精制的小麦面粉、精制瘦肉馅、大葱、盐、油等制成火烧,放到铺满鹅卵石子的锅里烤熟。浚县八大碗有四荤四素,组合了八样特色美味,其中荤菜一般都是猪肉做成的,素菜是用皮渣、海带、豆腐、粉条做成的。缠丝鸭蛋煮熟后切开一圈黄、一圈红,味道极好,营养价值较高。
3.节日民俗
鹤壁代表性的节日民俗有民间社火表演和浚县庙会。浚县民间社火于每年正月初九和正月十五举办,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惊险刺激的舞狮、奔放豪迈的盘鼓表演、精彩绝伦的武术表演等。浚县庙会是在春节期间举办的,现场人山人海,十分火爆。庙会上随处可见形象生动的泥咕咕,也可以看到许多手工编织品、花鼓、葫蘆等小玩意,更有穿着戏服表演的演员,趣味横生。
4.工艺民俗
鹤壁代表性的工艺民俗有石雕和泥咕咕等。浚县石雕历史悠久,能工巧匠辈出,产品种类多样远销国内外。浚县石雕之乡郑厂村有2 000多人口,石雕从业人员就有上千人,村头各式各样的石雕交错林立,让人眼前一亮。浚县泥咕咕历史悠久,泥咕咕是一个总称,其中包括人物、飞禽走兽等动物,其有20多道制作工序,不管是大作品还是小作品工序都比较繁琐。
(二)鹤壁市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1.以建筑类民俗旅游开发为主,其他类民俗旅游开发为辅
鹤壁市建筑类民俗旅游资源尤其丰富,当地政府和旅游开发商也看到了独特的优势,开发成果相当丰硕。笔者通过浏览鹤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网站发现,2022年春节期间,浚县景区为刺激消费,面向所有游客特推出门票半价的优惠政策,主打世袭翰林府、明代城墙、浚县县衙、文庙、明清四合院等建筑类民俗旅游景点。朝阳山景区则推出了淇县地方特产、民俗小吃、民间工艺品展示展销。
2.采用“互联网+民俗旅游”的开发模式
近年来,随着智慧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景区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鹤壁民俗旅游开发也不例外。浚县采用短视频直播、线上推广、评选文旅最美代言人等活动宣传民俗旅游;淇县数字平台“淇县公共文化云”开展主题系列活动,设置“云上村晚”“云上非遗”“朝歌文化讲堂”等板块内容,整合了全县文化演出节目、优秀非遗作品等资源,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民俗文化盛宴。
3.开发思路单一,旅游形式单一
目前,鹤壁市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景区雷同现象严重,开发形式与旅游形式单一。各个景区内旅游景点多为观赏性,参与体验性旅游活动较少,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走马观花,不能沉浸其中,故印象不深也难有重游的意愿。民俗旅游开发主打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仅标明某某名人曾居住于此或讲学于此,对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4.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当地景点大多依山而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故多数旅游景区内停车、休息区设施有待完善。游客若要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民俗便要深入农村地区,但农村地区可进入性不高。旅游业的发展会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但是在景区工作的人员学历普遍较低,也未接受连续的、系统性的专业培训,最终造成了今天服务质量不高的局面。
(一)优势(Strengths)
1.资源优势
鹤壁民俗旅游资源特点可以凝练为“多、古、全”3字。“多”首先是指民俗旅游资源种类多,涉及饮食、建筑、工艺等多方面,各个方面又包含许多亚类。“多”也指4处都有,哪个县区都有,以淇县、浚县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古”是指民俗历史悠久,鹤壁有延续2 000多年的诗经和鬼谷文化、源于隋末的泥咕咕工艺民俗、已经屹立1 000多年的太平兴国寺等。“全”是指民俗资源的种类丰富,寺庙楼台、人文工艺等一应俱全。
2.区位优势
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南邻新乡,北接安阳、濮阳,西靠山西太原、长治,东面山东菏泽、济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舒适,四季分明。鹤壁至新郑国际机场130 km,京港澳高速公路南北贯通,晋海口高速公路东西贯通,形成了高速公路的“十字”交通框架。107国道纵横南北,晋煤运输干线横贯东西,形成了干线公路的“十字”交通框架。
(二)劣势(Weaknesses)
1.开发格调低级,缺少文化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高层次主要体现在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民俗文化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6]。鹤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民俗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但目前大多数景区在开发中未能充分挖掘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景点多为单纯参观型,参与性不强,过于强调经济效益而使民俗文化内涵遭到忽略,这就造成民俗旅游开发格调较低,缺少文化内涵。
2.民俗旅游产业链短,组合旅游产品不全
21世纪是文旅产业的黄金发展时期,旅游业逐渐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产业链的长短直接决定着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指标。目前,鹤壁市民俗旅游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景区门票,“食、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还未完全展开。由于景区附近的旅游设施不够完善,难以达到游客的期望,游客停留时间较短,这直接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机遇(Opportunities)
文旅融合后国家大力提倡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能够提升旅游品味,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目前,民俗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比较受欢迎的文化旅游方式。当前,国家对能表现自己民族特色、满足游客求知需要、传承和保护华夏文明的民俗旅游支持力度较大,民俗旅游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发展机遇,鹤壁市应充分抓住这次机遇,深度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精品。
(四)威胁(Threats)
一方面,国家大力号召建立生态城市,所以鹤壁市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力度较大。目前,大部分游客还是倾向于消遣性山水生态旅游,民俗旅游赢得游客的青睐,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鹤壁与河南省内城市如洛阳、开封、郑州,及周边旅游大省山西、江苏等相比,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代表性景点优势不够突出,很难与它们相抗衡。
(一)借助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活态传承的同时增加居民收入
鹤壁市拥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8个传统村落。除此以外,还有一大批古村落虽未列入各级保护名录,但历史风貌保存完好。它们不仅是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然而,一系列因素造成传统村落没落,有的传统村落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借助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可以活态传承和保护古民居,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问题,在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同时留住村民,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
(二)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以传统庙会为代表的知名品牌
鹤壁民俗旅游资源虽然丰富多样,但宣传力度还不够。要加大营销力度,打造以传统庙会为代表的知名品牌。首先,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如邀请唐宫夜宴的演员打卡鹤壁各个景点,拍摄宣传视频并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播放。其次,可以结合鹤壁自身民俗特色策划旅游节庆活动,除民俗文化节外,也可以策划美食节和宗教文化节。再次,鹤壁要利用好区位优势,积极参加周边各个省市举办的旅游交流活动,在学习和交流旅游发展经验的同时向各个省市宣传自己以提高知名度。
(三)完善接待设施,引进高校旅游院系人才
鹤壁市旅游相关部门要及时更新和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高质量的住宿接待、餐饮、旅游购物、交通运输和公共卫生间等设施,完善组合旅游产品链。高质量的旅游产业发展除了要依赖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还要积极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定期开展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鹤壁市各旅游部门可与各个高校旅游院系开展合作,招聘优秀毕业生,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旅游服务团队。
(四)动态开发各类民俗,提高游客参与度
目前,鹤壁市民俗旅游产品多为单纯参观型,游客参与度不高,这是制约民俗旅游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通过游客的直接旅游活动来感知真实性是文化旅游活动的重要部分[7]。要提高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关键是要动态开发,与游客互动,提高游客参与度。例如,举办节庆类民俗活动节和美食文化节,让游客尝一尝、跳一跳、玩一玩;或让游客体验制作工艺产品如泥咕咕;再者可以让游客到当地居民家中做客、体验农事活动、吃农家饭等。
[1] 马亚琦,赵鸭桥.“游客体验”视角下大理喜洲古镇民俗旅游开发探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6):123-129.
[2] 严旭.娄底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问题与对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1):82-86.
[3] 秦竩.旅游开发:“伪民俗”与“真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6-14(12).
[4] 黄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J].旅游与摄影,2021(4):78-79.
[5] 赵旭.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J].度假旅游,2018(12):196.
[6] BARUDI M,ERAKU S,KOEM S.The role of folk culture in the promoting tourism a case of folklore of otanaha fort in Gorontalo Provinc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ourism,2018(6):1279-1283.
[7] CHO M H.A study of authenticity in traditional korean folk villag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administration,2012(2):145-171.
2857501186331